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谋定三国之贾诩文和 > 第63章 徐州之战(1)

谋定三国之贾诩文和 第63章 徐州之战(1)

作者:狼内个浪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2:13:18

公元193年,许昌。

经过近两年的发展,曹操不断收编着周围弱小势力,自己已经得以壮大。

“听说,这长安城已经破烂不堪,我们何时去迎接汉帝?”曹操问着在台下的荀彧和郭嘉。

“大人,既有汉室忠臣之心,理当及早迎接,越是早,越能让天下人看到大人的忠心,便于我们广纳贤士。”荀彧说着。

其实早在吕布撤离长安之时,荀彧就曾经对曹操说过相同的话,只是当时曹操还在忙于收缴鲍信的残部,没能及时做出反应。

曹操看向了郭嘉,郭嘉却只是在笑,并未言语。

虽然郭嘉是荀彧举荐的,但并不代表郭嘉就一定会和荀彧想的一样。郭嘉之才确实是真材实料,虽然只是小打小闹,但是周遭的几场胜利已经证明了郭嘉并非浪费得虚名。

“好,此事我会考虑,今天就此退去。”曹操看出了郭嘉有别的意思。

荀彧知道曹操这句话的意思,他看向了身边的郭嘉,每当郭嘉和自己意见不一致之时,曹操总会用这种说辞,这次荀彧是有些心虚的,他懂事的自行退下了,只留下了曹操和郭嘉。

“奉孝(郭嘉字)有何见解?”曹操看到荀彧走了之后便问郭嘉。

郭嘉还只是笑。

“奉孝为何不言,只顾独笑?”曹操有些纳闷。

“我笑荀彧不说真心话。”郭嘉恭敬的鞠躬了。

“你是如何知道文若(荀彧的字)不说真心话的?”其实曹操也有种直觉,荀彧刚刚的意见虽然有理,但不是荀彧的真心话。

“我自幼和荀彧交好,他所思亦为我所想。”郭嘉说,“他刚刚的建议虽然名正言顺,但是却选择了一条荆棘之路。”

“何谓荆棘之路?”曹操追问着。

“曹大人试想,现在迎取皇帝必然是易如反掌,但绝非最佳时期,其一,李傕郭汜实力尚强,若等起内斗,两相残杀,实力削弱之后再赢取汉帝,是为最佳时机。”郭嘉分析着局面。

“这荆棘之路还有其他意义吗?”

“其二,主公虽拥四十万青州兵,且收缴周边势力,但我军实力尚弱,未曾经历大的战役,士卒没能得到考验和锻炼,一旦我们此刻迎取献帝,北方袁绍,南方袁术,东方陶谦,西方马腾无不会对我用兵,到那时四面受困,再练兵就迟了。”郭嘉说出了这么早迎接汉帝的隐患,“这献帝离我最近,已是囊中之物,早晚必为我所取,不急于此一时。”

“为何文若会如刚刚进言?”曹操问着,这时候,郭嘉听出了曹操话中有些异样,或许,曹操也早就看出了荀彧的问题。

“荀彧选早迎接皇帝这条路会造成较为困难的处境,但是他不是愚钝之人,他自然明白这一切,为何会如此进言,下官是在猜不透,还请大人明示。”郭嘉故意说着。

听到郭嘉的回答,曹操哈哈大笑起来。好你个郭嘉,你又怎会不知!就是不踩坑!够机灵的!

其实君臣两人都知道,荀彧很聪明,但是他对汉室的忠心最终凌驾在了谋略之上。在荀彧的思想里,千谋万计要基于立汉的原则,早日迎取皇帝,就能早日让汉室脱离痛苦,这是身为汉臣荀彧的操守。

曹操也明白此事,便不再难为郭嘉。

“刚刚卿言时机未至,可是当下,我又当如何做?”这一次曹操是在真心发问了。

郭嘉也听出了曹操态度语气的转变,也就坦诚献策了:“依臣之见,应当练兵,同时能破一路包围,是再好不过的了。”

“你觉得对何处用兵最好?”曹操问。

“遍观四方军阀,最弱也最适合练兵的,莫过于徐州陶谦了。”郭嘉的话令曹操点了点头。

“纵然陶谦可以征伐,但凡战应师出有名,我们以何名攻之?”

“近闻曹大人先父新逝,还未对外公布,不知是也不是。”郭嘉低头不语良久,才张开了口。

一开始,曹操只当郭嘉在思索计策,直到郭嘉开口,曹操才明白郭嘉在掂量自己要说之话的轻重。

“难道奉孝要利用我父之死?”曹操声音变得严厉了起来。

郭嘉不敢说话,又是许久,才小声的回复:“若是大人父亲死后有灵,必会为自己仍能为子女大业做贡献而欣慰。”

沉默,良久的沉默,直到曹操突然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哈哈!”

曹操笑的如此放纵,让人琢磨不透。

“郭嘉呀郭嘉!你倒是让我想起一个人和你很像!”曹操停住了大笑开始说话了。

“不知大人所说何人?”郭嘉知道已经没事了,俏皮的语气又回来了。

“董卓身边的那个毒士李儒!”曹操说出了李儒的名字,“说吧!你要怎么利用家父的遗体!”

“需找一无名之辈,假借过道徐州,在徐州境内发布死讯,嫁祸陶谦。”郭嘉说。

“这岂不是虚假的罪名?”曹操琢磨了起来。

“只要我们赢了,那这消息,就会是真的了,历史由胜利者书写。”郭嘉说的很明白了。“到时候我军出征,可让荀彧守护许昌,一可免除荀彧尴尬之心,二么,借由后方的空虚,或许还能钓出一条大鱼,这条大鱼只能仰仗荀彧之智压制。”

“何为大鱼?”曹操好奇地问。

“大人,您不觉得吕布消失的太久了吗?”郭嘉提起了吕布。

听到吕布,曹操又开始大笑了,是啊!这条大鱼,藏得已经够久的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总要把他拉出来才是!

当郭嘉从曹操府上出来之时,看到了早已在门外等候着的荀彧。

“想必,奉孝劝得主公先不救驾了吧!”见到郭嘉以后,荀彧张开了口,“如果不出我的所料,你应该劝得主公先去攻打徐州。”

正如郭嘉和曹操的推断,荀彧早就知晓了一切,只是他过不了自己。

“你既已知,何故问我?”郭嘉回答着。

“唉,主公也定会听你,曹大人是务实之人,不会被‘忠’所累。”荀彧叹息着。

“文若啊,您是曹大人的‘子房’,此刻又怎能犯糊涂?”郭嘉看着荀彧,充满笑意。

荀彧看着郭嘉,等待解释。

“有实力护驾之人才有资格被称之为忠臣!无实力之人还不如皇帝身边的一位走卒,空有忠诚之心,又怎能称得上忠臣?曹大人先增强自我实力,又怎知不是为‘忠’?”郭嘉说着。

这话听得荀彧顿悟了,愣在了那里。

郭嘉看了看天,天色快接近中午了。

“文若,吃了吗?”郭嘉又开始他那独特的问候了。

“要吃了,就要吃了。”荀彧也看向了天。

“吃得下吗?”

“我想,我吃的下了。”荀彧对着这位自幼的好友拱了拱手,转身离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