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 第1117章 不敢反对,主动请缨

看着满脸慌乱的王大人与章大人,许举人的心中很是不屑。

这两人不仅能力平庸,目光也甚是短浅,若不是承荫父辈的官职,又岂能步入到官绅的行列。

最为主要的一点是,这两人都不知紧紧跟着榆国公的脚步,反而还在为着些许赋税斤斤计较,实在是愚蠢至极。

许举人读的书多,看的也比较长远,心里早就确定了一个事实,只要紧紧跟着榆国公的脚步,那前途定然是一片光明。

若是能得到榆国公的赏识,说不定日后也能捞个从龙之功。

没错,就是从龙之功!

许举人没有丝毫怀疑,以榆国公越来越强的实力,将来登上九五之位的宝座,肯定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如今朝廷的实力已是越来越弱,大明境内到处是各种天灾**,辽东边地更是遭遇惨败。

而反观榆国公的实力,却是在不断的增长,且又有着天下第一的威武军在手。

此消彼长之下,朝廷又如何是榆国公的对手。

只要紧紧跟着榆国公的脚步,响应榆国公的号召,还怕没有泼天的富贵。

许举人已是下了决定,待回到家中之后,便立即上书给榆国公,积极表明自己赞同官绅一体纳粮之事。

缴纳一些赋税而已,哪里比得上榆国公的赏识。

况且,许举人也逐渐的发现,如今田地的收益竟然比不过经商的利润。

在越发繁荣的市场经济下,经商的利润也是越来越大,很难不让人垂涎欲滴。

损失田地的收益,可以从经商的利润中弥补,这怎么都是不亏的。

想清楚这些后,许举人没有再理会面色慌乱的王大人与章大人,而是当即起身站起,朝着两人拱手道:“王大人、章大人,许某家中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处理,就先告辞了。”

说着,许举人便要迈步走出雅间。

“许举人,那你对官绅一体纳粮之事,到底是何看法啊?难道你也赞同榆国公的做法吗?”章大人连忙追问道。

“是啊!许举人,你还没有说说你的看法啊?”王大人也连忙问道。

许举人停下了脚步,转头看向两人,说道:“章大人、王大人,许某告知你们一句,莫要在乎眼前的这点蝇头小利,只要紧紧跟着榆国公的脚步,必然少不了一番荣华富贵。”

说完这一句后,许举人便头也不回的走出了雅间。

只留下面面相觑的王大人与章大人。

........

正月二十三日。

随着推行官绅一体纳粮之事逐渐的发酵,整个延绥镇内的官绅们也越发的频繁走动,相互打探着风声。

对于这件事情,可是关乎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怎能不时刻上心。

官绅一体纳粮,乃是国朝二百多年来从未有过的事情。

自高祖定下优待官绅的规矩后,官绅们就不用再上缴赋税,享受着高人一等的待遇。

可是如今,榆国公竟然强行打破高祖定下的规矩,向官绅们征收赋税,这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要知道现在的天下,可还是属于大明的,还不是他榆国公的天下。

榆国公强制推行官绅一体纳粮,难道不怕遭到天下官绅们的反对吗?难道不怕受到朝廷的降罪吗?

得罪了天下的官绅,榆国公不怕他的治下不稳吗?

然而。

纵使延绥镇内的官绅们如何的不满,如何的反对,但却没有一人敢站出来公开反对,都是在等着其他人当出头鸟。

毕竟谁也不是傻子。

当了出头鸟,搞不好就是家破人亡的下场。

榆国公的残忍手段,谁能不惧怕。

........

正月二十四日。

榆国公府,官厅之内。

“启禀国公爷,这是京城情报司传来的情报。”

萧华躬身行礼,将手中的情报递到了刘博源面前。

刘博源摆了摆手,说道:“本公爷就不看了,还是你来说吧!”

萧华低首应是,随即说道:“国公爷,据情报上所言,朝廷为了应对越发糜烂的辽东局势,已经下旨抽调山海关总兵马科、玉田总兵镇北伯曹变蛟、密云总兵唐通、蓟镇总兵蓟东伯白广恩、山西总兵周遇吉、大同总兵姜镶、宣府总兵王通等九边各镇总兵,立即率军前往辽东增援。”

“除此之外,朝廷还抽调了三万京营新军,总计六万援军前往辽东。”

“六万援军,应该是足够的。”

刘博源暗自点了点头,又问道:“那此次的大军统帅,还是英都伯吗?”

萧华连忙施礼道:“国公爷,属下正要向您汇报一件事情。”

“哦?是什么事情?”刘博源疑惑的问道。

萧华回道:“据辽东情报司昨日传来的急报,英都伯已经身患重病,似乎快要不行了。”

“什么?这怎么可能?”

刘博源神色微惊,连忙细问道:“可确定了此事没有?英都伯怎么会身患重病呢?”

“国公爷,据情报上所言,原本英都伯在去年时便染上了风寒之症,后因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与休息,才导致病情逐渐恶化。”

“再加上这次的义州惨败,导致英都伯吐血昏迷,从而引得重病复发。”

刘博源沉默的点了点头,脸上也浮现出担忧之色。

如今英都伯重病缠身,必然是无法担任大军的统帅,那此次大军统帅的位置,就必须要另选他人。

可在当今朝堂或地方督抚之中,又有谁能胜任这个位置。

刘博源在脑海中细想了一遍,根本挑选不出合适的统帅。

沉思了片刻后,刘博源当即吩咐道:“萧华,你速去写一封奏折,向朝廷主动请缨,出兵增援辽东。”

“国公爷,这是为何?”萧华疑惑的问道。

刘博源沉声道:“本公爷原本以为,有英都伯作为大军统帅,必然能遏制东虏的嚣张气焰,使得东虏不敢肆虐。”

“可是现在,没有英都伯作为大军统帅,纵然明军的兵力占据优势,也难以是东虏的对手。”

“这......国公爷,难道东虏真有这么厉害?”萧华越发的疑惑。

刘博源摇了摇头,说道:“不是东虏厉害,而是明军需要一个像英都伯这样的统帅。”

“也只有英都伯有这样的统帅能力,可以将各镇总兵充分的调动起来,发挥出明军的优势兵力。”

“原来如此,属下明白了!”

萧华一脸大悟的点了点头。

两刻多钟后。

数匹快马从榆林城疾驰奔出,朝着京城方向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