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 第1131章 决定出兵,东虏出击

二月二十日。

正当刘博源启程离开山西太原,准备前往河南洛阳巡视春耕时,却是突然收到了两份情报。

一份是京城情报司送来的情报。

一份是辽东情报司送来的情报。

而这两份情报所说的内容,都与当前的辽东战事有关。

京城情报司送来的情报所言,洪承畴、符应崇等人联名奏请崇祯皇帝,请派榆国公率军增援辽东,但却遭到了崇祯皇帝的驳回。

当中还有陈新甲与崇祯皇帝在东暖阁的对话,也详细的写在了情报之上。

辽东情报司送来的情报所言,则是详细说明了当前的辽东局势,对于明军很是不利。

除此之外,情报上还汇报了洪承畴的身体状况。

看着手中的两份情报,刘博源在沉思了片刻后,当即做出了出兵增援的决定。

尽管崇祯皇帝驳回了洪承畴等人的联名奏请,但对于刘博源来说,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顾忌。

只要刘博源想出兵增援,难道崇祯皇帝还敢下令阻止吗?

这必然是不会的!

在刘博源强大的实力面前,崇祯皇帝还是能看的清双方之间的形势,不会做出如此愚蠢的事情。

而刘博源决定出兵增援,也是不想再次看到明军的惨败。

先前的义州之战,明军实在是败的太过突然,只是短短不到十天时间,明军就伤亡四万多人。

可谓是损失惨重。

这一次的锦州之战,刘博源原本是没有想着出兵增援,可作为明军统帅的洪承畴已是重病缠身,无法亲临指挥明军作战,那刘博源就不得不出兵增援。

因为刘博源清楚,如果辽东的近十万明军没有洪承畴的统筹指挥,那各镇的明军必然会出现各自为战的结果。

一旦各镇的明军各自为战,那终将会被东虏逐一击破。

足以可见,洪承畴在当中起到多么重要的作用。

当日下午,刘博源率领着警卫连骑兵,急急的往榆林奔回。

与此同时,刘博源还派人传信给王良、赵通、刘三更等人,命他们各率领一个骑兵团与一个骑兵营,速到榆林集结。

......

二月二十二日。

辽东,流水堡。

堡墙之上。

宣统皇帝多尔衮举着手中的千里镜,正遥望着南面方向的锦州城。

虽然流水堡与锦州城之间相距有二十里之远,在千里镜中也根本看不清锦州城的情况,但多尔衮依旧是喜欢这么做。

按照多尔衮的话来说,朕身为大清国的皇帝,就应该要做到亲身躬为,时刻关注着战场形势,保证能在第一时间做出应对之策。

正当多尔衮还在遥望着锦州城之时,噶布什贤侍卫统领隆科多登上了堡墙,快步来到了多尔衮的身边。

“启禀皇上,刚刚哨骑来报,明军又有一万援兵到来。”隆科多躬身施礼道。

“什么?明军又有一万援兵到来!”

多尔衮神色大惊,手中举着的千里镜也放了下来。

“是的,皇上!”

隆科多点了点头,说道:“据哨骑来报说,明军的一万援兵,好像是明国的京营军队。”

“明国的京营军队?”

多尔衮愣神了片刻,随即脸上露出了笑意。

“朕还以为明军的一万援兵,是明国九边各镇的兵马,却没想到竟是明国的京营军队,那这就不必太过在意。”

“皇上,明国的京营军队不是号称最精锐的明军吗?为何不必太过在意?”隆科多满脸疑惑的问道。

多尔衮面露讥讽之色,笑着解释道:“如果说在两百年前,明国的京营军队确实是最精锐的明军。”

“但是现在的话,明国的京营军队就是一群贪生怕死的老弱病残而已,恐怕连我们大清国的朝鲜八旗与倭国八旗都不如。”

“记得在崇祯二年时,朕随着八哥攻入明国腹地,大掠明国的京畿之地,甚至还在明国的京城之下耀武扬威。”

“而当时防守在明国京城的十数万京营军队,根本不敢出城与我大清勇士交战,只会龟缩在城池内据守。”

“就这样的京营军队,又能有多少战力!”

“原来如此!”

听得多尔衮的讲明,隆科多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脸上也露出了嘲讽之色。

显然在隆科多的心里,也对明国的京营军队充满了不屑。

不过,虽然多尔衮有些轻视明国的京营军队,但明军的人数优势还是摆在眼前。

在沉思了片刻后,多尔衮道:“依照当前的形势来看,明军之所以一直据守在松锦防线,必然是在等着援军的到来。”

“皇上,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是否也与明军一样,等待着从国内或从朝鲜与倭国征召兵马过来?”隆科多问道。

多尔衮摇了摇头,问道:“隆科多,目前我们从国内或从朝鲜与倭国征召了多少兵马?还需要多久的时间才能到来?”

“回禀皇上,目前我们从国内征召了三千兵马,大概还需要三日时间就能到来。而从朝鲜征召的一万兵马,大概还需要十日时间到来,还有从倭国征召的五千兵马,大概还需要十五天的时间。”

“还需要这么久的时间?”

多尔衮眉头微皱,似乎有些不大满意征召兵马的速度。

隆科多连忙解释道:“皇上,朝鲜与倭国实在是距离太远,礼亲王在接到皇上的旨意时,还在倭国征伐德川幕府。”

“嗯!”

多尔衮应了一声,表示自己知晓。

“既然这样的话,那就不必等着征召的兵马到来,明日便对锦州城发起进攻。”多尔衮当即决定道。

“这......皇上,如今辽东的明军足有近十万之多,而我们才只有六万兵马,局势实在不利我大清啊!”隆科多面色担忧的说道。

多尔衮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说道:“朕也明白这个事实,但以如今的形势来看,我们已是不能再继续等待了。如果明军还有援兵到来的话,那辽东的局势将对我大清越发的不利。”

“我们唯有立即发动锦州之战,才能将辽东的局势掌控在手,不使得我大清落入劣势。”

“另外还有一点,虽然明军兵马众多,但需要防守的地方也是很多。除了锦州城之外,松山堡、塔山堡、宁远城等城池,都需要明军派驻兵马防守。”

“依照朕的推断,锦州城的明军最多不超过八万人,实力与我们相差不大。”

“只要我大清国一鼓作气的攻下了锦州城,那今后的辽东局势,将彻底的掌控在我大清国的手中。”

“皇上英明!”

隆科多满脸敬佩之色,大拍着多尔衮的马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