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 第1281章 挥师而上,暖阁议事

崇祯十六年三月二十九日。

距离枪决吴三桂与高起潜等人之事,已是过去了两天时间。

在这两天的时间里,不断有逃散各地的明军将士与百姓们返回了锦州城。

至于这些明军将士与百姓们为何愿意返回锦州城,这皆是邱民仰、黎玉田等人的功劳。

自从邱民仰、黎玉田等人跟随着刘博源返回了锦州城后,却是没有任何的事情可做,而刘博源也没有给他们吩咐事情。

这就自然使得邱民仰、黎玉田等人,感到非常的无所事事。

既然已经跟随着榆国公返回了锦州城,岂能就这样无所作为。

虽然榆国公没有给他们吩咐事情,难道他们自己就不能找事情做吗?

看着被烧成一片废墟的锦州城,邱民仰、黎玉田等人在经过一番商量后,决定重新修建锦州城。

而重新修建锦州城,自然也就需要充足的人手与钱粮物资。

当即,邱民仰、黎玉田等人广派军中夜不收,在整个辽西走廊大肆宣传着当前的辽东局势,并号召逃散各地的明军将士与百姓们返回锦州城。

只要返回了锦州城,那就有着充足的吃食。

以吃食为诱惑,逃散各地的明军将士与百姓们必然是难以抵挡,不断地朝着锦州城汇集而来。

虽然锦州城内根本没有充足的粮食,且这种带有欺骗性质的行为,容易引起明军将士与百姓们的不满。

但邱民仰、黎玉田等人也是明白,要想重新修建锦州城,那就需要召集充足的人手。

为了保证明军将士与百姓们的吃食,邱民仰、黎玉田等人只好向刘博源求助,而刘博源也是毫不吝啬的拿出了三千石粮食,算是资助邱民仰、黎玉田等人重新修建锦州城。

........

四月一日。

又在锦州城休整了几日后,从宣府方向运送而来的武器弹药与粮草物资,终于是抵达了锦州城。

也幸好威武军有着高度的骡马化,才极大的减短了运送时间。

在补充了足够的武器弹药与粮草物资后,刘博源当即下令,大军挥师向东。

四月二日。

刘博源亲率第一军骑兵团与炮兵团、第二军骑兵团与炮兵团、第三军骑兵团与炮兵团、第四军骑兵团与炮兵团、第五军骑兵团与炮兵团、安北军炮兵团,以及三万蒙古附庸军,总计六万五千兵马,浩浩荡荡的从义州城出发,直逼东面七十里外的广宁城。

面对着数万威武军气势汹汹的进逼而来,坚守在广宁城的两千多名清军,当即就被吓得弃城而逃,没有做出丝毫的抵抗。

当日傍晚时分,刘博源率领大军进驻了广宁城。

至此,这座被东虏占据了十数年之久的城池,终于是被刘博源收复了回来,再次回到了大明的手中。

而东虏不做丝毫抵抗,就这么轻易弃守广宁城的举动,刘博源的心里自然也是十分明白。

东虏无非就是想要拉长威武军的战线与补给线,然后再暗中派出东虏骑兵袭扰威武军的后路,使得威武军不敢深入辽东。

在没有充足补给的情况下,威武军必定难以维持猛烈的进攻之势,

最后,威武军就会因为缺少武器弹药与粮草物资的补给,不得不狼狈的撤回大明境内。

东虏的想法确实是美好的,但现实却是残酷的。

在强大的实力面前,东虏骑兵的袭扰就是一个笑话,根本难以成功。

........

大明,京师。

自从皇太子朱慈烺开始主持朝政后,朝堂上的气氛就显得很是压抑。

朝中的文武大臣们心忧不已,不仅是因为当前的辽东局势一片糜烂,更是因为崇祯皇帝的病情。

听闻宫中传出消息,皇上已经多日卧病未醒,逐渐到了药石难救的地步。

说的简单一点就是,皇上命不久矣了!

对于这么一个不好的消息,朝中的文武大臣们自然是要关注万分,时刻关切着崇祯皇帝的身体情况。

一旦皇上驾崩的话,他们也好立即作出应对之策,拥护新皇登基,或该选择站队,以此最大程度的避免遭到新皇的清洗。

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

新皇登基之后,必定是要培养自己的心腹之臣。

而崇祯皇帝之时的旧臣,就得让出位置来,让新皇的心腹之臣坐上高位。

为了保住自己屁股下的位子,为了保住自己手里面的权力,朝中的文武大臣们纷纷相互走动,打探着他人的口风。

整个京师之中,很少有官员百姓议论当前的辽东局势,都是在关注着崇祯皇帝的病情。

........

紫禁城,东暖阁内。

皇太子朱慈烺身形挺正的端坐在龙椅之上,略显稚嫩的脸庞却是故意装着一副威严的模样,俨然像是一个小大人。

在朱慈烺的左右两侧,站着司礼监秉笔王承恩,以及一众宫女太监。

御阶之下,则是站着有内阁首辅兼兵部尚书陈新甲、都察院都御史李邦华、吏部尚书郑三俊、户部尚书李侍问、礼部尚书倪元璐、刑部尚书刘泽深、工部尚书苑景文、兵部左侍郎魏藻德、兵部右侍郎张伯鲸等一众阁臣。

“......国库早已空虚,实在是拿不出五万石粮食......微臣也明白六万援辽大军不能短缺粮草,可今年的赋税还没有收上来,微臣也是没有办法......”

“还请太子殿下从内帑之中拨出钱财,以解当前之急。”

户部尚书李侍问满脸愁容,向朱慈烺诉苦着户部的艰难。

“这......”

对于李侍问诉苦着户部的艰难,朱慈烺也是没有什么应对的经验,当即便将目光看向了内阁首辅兼兵部尚书陈新甲。

感受到皇太子朱慈烺望来的目光,陈新甲微微扬起了嘴角,脸上露出了一副得意之色。

看来太子殿下还是器重老夫啊!

随即,陈新甲站了出来,向着朱慈烺拱手行礼道:“启禀太子殿下,虽然国库早已空虚,实在拿不出五万石粮食,但户部可以提前向百姓们征收今年的赋税,如此便能暂时解决援辽大军的粮草问题。”

“微臣也知道这样的做法,容易引起百姓们的不满,但只要太子殿下宣旨昭告天下百姓,说明当前朝廷的艰难之处,相信百姓们还是能够理解与支持的。”

“只要等到辽东局势稳定了下来,那么朝廷就有休养生息的机会,恢复我大明国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