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 第1315章 东虏故都,顽抗到底

四月二十九日。

在鸦鹘关休整了一夜时间后,刘博源当即率领着四万两千大军,浩浩荡荡的东出长城,向着八十里外的赫图阿拉城进逼而去。

由于担心赫图阿拉城内的东虏弃城而逃,刘博源立即下令全军加快行军速度,并命萧华与王良等人率领着一万六千威武军骑兵,提前奔袭至赫图阿拉城,将赫图阿拉城四面包围起来,不能放跑任何一个东虏。

在当日上午巳时末(上午11点),萧华、王良等人率领着一万六千威武军骑兵,抵达了赫图阿拉城外。

随后,在萧华、王良等人的命令下,一万六千威武军骑兵四面包围了整座赫图阿拉城,一只苍蝇也飞不出去。

处在城内的东虏人数,大约不到两万人左右,其中老幼妇孺占据了绝大多数,而真正能够提刀上阵厮杀的东虏人数,还不到十分之一。

毕竟,奴酋多尔衮为了能够打败大明,可是抽调了全国所有的青壮汉子,就连一些上了年纪或身有残疾的男子,都被征召进入军中。

原本这场战事,东虏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胜利,眼看着就要占据整个辽东大地。

可战争的局势向来是变幻莫测,大明榆国公刘博源突然率领着近十万大军,赶来了辽东支援。

在近十万天下第一军的威武军面前,本就战力不如威武军,且兵力又处于劣势局面的东虏军队,立时就被打得伤亡惨重,刚刚占据的宁远、锦州、义州等城池,也是被威武军收复了回去。

这还不仅如此,就连占据了二十多年之久的辽阳、沈阳等城池,也全都被威武军收复了回去。

如今,数万威武军更是东出长城,已是进逼到了赫图阿拉城下。

........

负责守卫赫图阿拉城的东虏将领,是满洲正黄旗中的一名甲喇章京,名字叫**新觉罗裕庸。

听其名字就知道,这是东虏之中的皇室宗亲。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爱新觉罗裕庸才会安排到赫图阿拉城,负责守卫这座东虏故都的安全。

爱新觉罗裕庸年约二十多岁,正值年轻气盛,自认为老子是天下第二的年龄。(天下第一自认为是奴酋多尔衮。)

可当他登上城头,见得那无边无际的威武军骑兵时,当即吓得脸色一片煞白,就连双腿也在微微的颤抖着。

爱新觉罗裕庸并不是傻子,也能认清自己到底有多少实力。

若是面对着四五千明军骑兵时,爱新觉罗裕庸自认为还能坚守住赫图阿拉城,可是城外的明军骑兵,至少是在一万五千以上。

这哪里守得住赫图阿拉城!

不过,爱新觉罗裕庸也并没有就此弃城而逃,而是打算坚守城池,誓与城外的明军骑兵死战到底。

毕竟他爱新觉罗裕庸好歹也是皇室宗亲,怎么可能被吓得弃城而逃,这岂不是丢尽了他皇室宗亲的脸面。

若是百年之后,他还有什么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而且在爱新觉罗裕庸的心里,还存在着一丝希望。

在威武军于四月十三日攻破沈阳城的第三天,爱新觉罗裕庸就已收到了这个消息,并连夜派出求援信使,向东征倭国的满洲正红旗旗主礼亲王代善汇报了此事。

若是礼亲王代善能够及时的领兵回援,说不定还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

“大清国的勇士们,我们脚下的这座城池,是我们太祖皇帝浴血厮杀夺来的。如今明军进逼城下,想要攻占我们的城池,杀光我们所有的人口。”

“你们说,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爱新觉罗裕庸站在城头上高声大吼,神情一片激昂。

“明军残暴不仁,欺压我等上百年之久,幸有太祖皇帝起兵反明,才使得我们能有今日的温饱生活。今日明军想要赶尽杀绝,那我们就与明军死战到底。”

“说的没错!明军不给我们活路,那我们就与明军血战到底,誓死也要守住我们的赫图阿拉城。”

“太祖皇帝能以十三副铠甲起家,打下了如此广袤的疆土,我们身为大清国的子民,必当要守住这份疆土。”

“死战到底,与明军拼了!我们要让明军知道,大清国只有战死的勇士,没有投降的懦夫。”

“对!与明军死战到底,守住我们的城池,要让明军付出惨重的伤亡。”

“......”

城头上的一千多名东虏士卒,也是神情一片激昂,似乎一点也不畏惧城外的一万六千威武军骑兵。

这不得不说,真是无知者无惧。

........

对于城头上不断传来的高吼之声,萧华、王良等人皆是毫不在乎,脸上甚是露出了轻蔑的笑容。

区区一座只有上万人口的东虏城池而已,可战之兵更是不到十分之一,面对着一万六千威武军骑兵的包围,竟然不知半点的畏惧,也不知是哪里来的勇气。

待得榆国公率领着大部兵马到来后,也不知城头上的那些东虏士卒,还能不能高声大吼的那么激昂。

“立即传令下去,严密包围整座城池,不能放跑任何一名东虏。”

萧华、王良等人并没有下令进攻,而是严密包围了赫图阿拉城,等待着刘博源率领大部兵马到来。

........

当日下午酉时三刻(下午17点45分)。

刘博源率领着威武军大部兵马,抵达了赫图阿拉城。

望着城头上惊慌一片的东虏士卒,刘博源没有丝毫的神色变化,目光来回观察着整座赫图阿拉城。

‘赫图阿拉’是为满语,汉意为横岗,即为平顶山岗。

其始建于大明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在大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正月初一,奴酋努尔哈赤于此黄衣称朕,建国号‘大金’,建元天命,史称‘后金’。

大明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皇太极尊此城为‘天眷兴京’。

作为后金的肇兴之地,赫图阿拉城依势筑于一条东西走向的山岗之上,地形峭壁峥嵘,三面环水,易守难攻。

城内的地势南高北低,四周筑有高高的城垣,城墙高有七尺,以土石杂筑,分内外两城。

外城周长约十里左右,内城周长约五里左右。

外城设有九门,即南三门、北三门、东二门、西一门,并驻扎着满洲八旗精锐兵马。

另外,外城还建有点将台、校场、仓廪区等建筑。

而在内城之中,则是设有南、北、东三个城门,建有汗宫大衙门、八旗衙门、关帝庙、城隍庙、启运书院、文庙等。

汗宫大衙门呈八角形,俗称‘金銮殿’,也就是奴酋努尔哈赤处理朝政与居住的地方。

“传令下去,准备发起进攻吧!”

待得观察完整座赫图阿拉城后,刘博源当即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