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 第999章 议定封赏,百姓安置

看着御阶下的一众阁臣,再听着他们请封永昌侯的话语,崇祯皇帝的脸色显得很是难看。

之前的多次朝议,崇祯皇帝故意避而不谈这个话题,就是想要拖延一下封赏之事,待到兵部尚书陈新甲从辽东归来之后,再来商议如何封赏。

可是现在,以周延儒、傅淑训、李侍问、张伯鲸等为首的大半阁臣,都在请谏崇祯皇帝下旨封赏。

颇有一点逼宫的意思。

这使得崇祯皇帝怒火顿生,恨不得撤换了这些阁臣。

但话又说了回来,在这些阁臣当中,还是有数位阁臣是真心为公,丝毫没有半点私心。

对于这样的阁臣,崇祯皇帝也不敢随意处置。

不然的话,一个昏君的帽子就很有可能扣在了头上。

而且朝堂之事,也并不是崇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还是需要众位大臣辅佐。

因此,崇祯皇帝不得不压下心中的怒火,再次面对永昌侯的封赏之事。

“诸位爱卿,那以你们之见,该如何封赏永昌侯?”

又是周延儒最先站了出来,躬身作揖道:“回禀皇上,永昌侯大败流贼,擒获巨寇李自成,彻底解决了流贼之祸。”

“此等泼天大功,当以公爵之位待之,并位列三公。”

“只有如此封赏,方能体现皇上英明,厚待有功之臣。”

依旧是先前商议未果的封赏。

公爵之位!

位列三公!

这可是何等的权势啊!

他刘博源怎配得到如此厚赏!

崇祯皇帝心里压下去的怒火,再一次涌了上来,神色也越发的阴沉。

“皇上,依微臣之见,永昌侯立下此等大功,确实当爵升一级,以公爵之位待之。”张伯鲸也站了出来,躬身回道。

“当是如此!皇上,微臣也赞同周大人的建议。”傅淑训也点头回道。

“回禀皇上,还请厚赏有功之臣,以此体现皇上的英明大度。”

“皇上,臣也认为,确实当厚赏永昌侯。若是赏功过薄,怕是会寒了将士们的忠勇之心啊!”

“......”

一众阁臣之中,有大半的阁臣纷纷出言建议,应当厚赏永昌侯。

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就算崇祯皇帝有再多的怒火与不满,也还是不得不强压了下来。

事实也确实如此,刘博源立下此等大功,是当厚赏以待。

否则的话,日后谁还会为朝廷效力。

崇祯皇帝自然也是明白这个道理。

无奈之下,崇祯皇帝终是下了决断,轻轻的点头道:“永昌侯大败流贼,并生擒巨寇李自成,彻底解决了流贼之祸。”

“此等泼天大功,宜加爵厚赏,以公爵之位待之,食禄五千石,赐丹书铁券,世袭永封。”

“另赐永昌侯为天下兵马大将军,太子太傅。赏伞盖旌旗,公爵仪仗,蟒袍冠服,金玉犀束带、常服罗各一套。”

“皇上圣明!”

听得崇祯皇帝的厚赏,周延儒等一众阁臣皆俯首跪地,大呼圣明。

随后,当即便有司礼监秉笔王承恩拟定好了圣旨,交由崇祯皇帝御览。

在确认无误后,又交由司礼监掌印高起潜加盖传国玉玺之印。

最后,圣旨便交由司礼监太监,会同东厂、锦衣卫等护卫,前去宣旨。

........

六月二十二日。

洛阳城。

知府衙门,官厅之内。

刘博源端坐在上首之位,细听着李岩汇报河南府的政务工作。

“侯爷,至目前为止,河南府境内的总人口数已经高达两百六十七万五千多人,屯田数也高达六百五十七万五千多亩。”

“现在周边的州府百姓们,在闻听侯爷实施的仁政后,皆纷纷拖家带口来投,每日至少有上千百姓......”

“目前库存的粮食已经有些不大够用,若是照这样的情况下去,怕是就要......”

李岩一条一条的列数,将河南府目前的情况汇报了出来。

“嗯!”

刘博源轻轻的点头,说道:“粮食紧缺的问题不用着急,本侯会从延绥或陕西运调粮食过来。”

“除此之外,本侯还会命人运来一些红薯与土豆的种子,争取尽早种下,以便解决目前的粮食问题。”

“红薯?土豆?”

“侯爷,红薯与土豆能种植吗?产量如何?”李岩疑惑的问道。

对于这两种农作物,李岩也是有所耳闻,但却了解的不多。

刘博源轻轻一笑,说道:“李岩,你可别小看这两种农作物,若不是有着红薯与土豆,以延绥镇的贫瘠之地,如何能养活数百万人。”

“如今,这红薯与土豆的亩产,至少都在七石以上。”

“七石?这怎么可能?”

李岩惊呼一声,似乎有些难以相信。

“这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就算将红薯与土豆种植在贫瘠之地,也能达到亩产五石以上。”

“所以,这两种农作物就是救命的粮食。”刘博源解释道。

李岩愣神了片刻,随即欣喜道:“有了这两种农作物,百姓们将再也无需忍受饥饿,这真是天大之幸啊!”

“侯爷,还请速速运来红薯与土豆的种子。”

刘博源笑了笑,摆手道:“这事无需着急,当前还是先想想办法,如何安置越来越多的百姓。”

“河南府境内只有这么多的田地,根本容纳不了这么多的人口。”

李岩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问道:“侯爷,那以您之见,该如何安置越来越多的百姓?”

刘博源思索了片刻,随即吩咐道:“目前的延绥镇,已经是人口过足,怕是安置不了。”

“不过,以陕西当前的土地面积,安置上百万的百姓还是没有问题的。”

“另外在关外的东套平原,还有数百万田地有待开垦,安置数十万的百姓,也是可以的。”

“这......”

听得刘博源的话语,李岩的脑子还有些转不过弯来。

这几句话里之间,可是包含了很多的信息。

侯爷能随意的在陕西安置上百万百姓,那就说明在陕西境内,都是以侯爷说了算。

而且在关外的东套平原,侯爷也能安置数十万的百姓,那也就直接说明,侯爷已经收复了遗弃百年之久的东套平原。

这可是复土之功啊!

当朝的文武当中,谁能比及侯爷一半。

能在侯爷麾下效力,何其有幸啊!

李岩心中敬重不已,再回想当初投靠李自成,真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