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龙吟壮歌 > 第279章 等待

龙吟壮歌 第279章 等待

作者:张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2:14:38

韩秀君和柳瑞云难以入睡,再回看岳家军的军营,陆文龙也是一样。虽然很早就熄灯了,可是他躺在榻上,辗转难眠。

朱仙镇会战,陆文龙可以说是一战惊天下,如今的他俨然已是天下无双的少年英雄。在宋人看来,他弃暗投明,认祖归宗,立下了盖世奇功。可是,在金人看来,他是叛徒,是养不熟的狼崽,他的背叛使得无数的大金勇士魂断他乡。

陆文龙归宋,于岳飞和岳家军多了一位勇武无双的大将,于韩世忠则得以兑现当年的承诺,能得如此佳婿他自然也是脸上有光。而对完颜兀术来说,他失去自己的儿子,自己视为接班人的希望。

在同样在这里,陆文龙失去了他曾经拥有的一切,殿下的身份,令人仰视的骄傲,深爱自己的爱人,并肩作战的兄弟,还有……那个养育他十三年的父亲。当得知自己的身世之时,他做出了足以改变命运的选择,可是,这个选择所付出的代价确实太大了些。

来到宋营,起初他没有得到岳家军军中将领的接受,甚至有的人还因为他曾经杀害岳家军将领而耿耿于怀。那时候的他虽然理解却也感到迷茫,委屈,无助。

彼时的他已别无选择,他能做的只有坚持,尽管这种坚持很难。好在在他困难的时候,岳云、严成方、黑蛮龙等人的情义打动了他,韩世忠一家人也给予了他关心和爱护,让他体会到家的温暖。也正是这些人的情意,感化着陆文龙。

而真正让他走出迷茫的,是当他看到岳飞后背上那“精忠报国”四个字的时候。

是啊!报效国家,护佑百姓,不正是他认祖归宗的主旨所在吗?也正是元帅的教诲,让他又一次找到了前进的方向,精忠报国,不辱家风。

随着时间的推移,陆文龙的表现逐渐征服了军中的所有人,大家对他的态度逐渐从心存芥蒂到接受,又从接受到视作兄弟同胞。尤其是以牛皋等人为首的功勋将领,他们用长辈关心子侄般照顾陆文龙。

当他私放兀术,犯下弥天大罪之时,众将为他求情,令他倍感欣慰。当他身受杖刑之苦,韩秀君为他敷药疗伤,让他体会到韩秀君对他的爱。当风波过后,岳飞和韩世忠来看望他,他也了解了他们的良苦用心。

即便如此,陆文龙始终还是觉得自己的心中少了些什么,只是他现在不想再去想那些。大战得胜,北伐在即,他已经做好准备,只等战鼓敲响,他便会一马当先,勇往直前。只为偿还在朱仙镇的战场之上,所犯下的弥天大罪。

朱仙镇战役,是南宋抵抗金国的一次大胜。岳飞、韩世忠、刘琦、张信,岳云、张宪、严成方、牛皋、韩彦直……太多的英雄豪杰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与外敌舍命一战。他们用自己的行动铸就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他们扞卫了民族主权,保护了黎民苍生,他们的功绩足以彪炳史册。

当然,也有许多宋军将领为了驱除外敌,收复河山,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如舍生取义的汤怀,勇闯敌阵的杨再兴,壮志未酬的曹宁……他们都长眠于地下,默默地守卫着故土。

守土卫国,击退外敌,朱仙镇见证了宋军将士浴血奋战,这里是他们的荣誉之地。而对陆文龙来说,这里更是他的伤心之地。

那枚耀眼夺目的冰菊花,她绽放的绝美娇艳,却又凋零的令人心碎。她弥散的瞬间,也几乎浇灭了一个少年的情爱之火,便是其他人用尽全力也再难将其重新点燃。而她留在少年胸口的那道剑痕,更像是一道封印,将少年十六岁之前的快乐、豪爽、不羁统统的封住,让他再难找寻从前的自己。

陆文龙起身,走出寝帐,来到外面,他遥望北方,思绪万千。夜空中的太白星,已不再是照亮归途的明灯,更像是助燃他战意的火种。那遥远的大都,已不再是魂牵梦绕的故乡,或许有一天他会再回去,可那时等待他手中六沉枪的必将是锋利冰冷的戈矛。

在陆文龙的记忆中大多的美好回忆都是在大都的岁月,从他儿时的玩耍嬉闹,到小小年纪就拜师学艺,再后来与木先生相识,直到师承下山。十三四岁就追随父王平定叛乱流寇,率领飞龙卫踏平天狼山之时,一个少年战神已然横空出世。南下攻宋前,与金弹子的终极对决,使陆文龙成为真正的北国第一人。这些时候,他的身边有琼芳,芯草,金弹子,银铃子,还有兀术,乳母张氏……,如今这些人或不在身边,或已永远离开了他。

陆文龙心中有些悲凉,可如今的自己也已不再是从前的昌平王殿下,他是宋军中的一员,哪怕仅仅只是一名步卒。

有时候,他会感觉空落落的,那是失去之后的直感。他不想让自己有太多回忆的时间,因为那太过美好的过往令他难以接受现实的诀别。

此刻的他似乎只等着冲锋的号角,他渴望去战斗,似乎只有战斗才能填满他内心的空虚。

此时的宋军将士也在等待,岳飞、韩世忠、刘琦和张信四位元帅的联名请战书已经发出数日了,可是朝中没有任何回音。

眼下大战告捷,军心大振,正是挥师北上,收复中原的绝佳时机,做为军中的统帅,他们自然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可是,朝廷的意思是怎样的?是战还是和?朝中主和派手握实权,又深得陛下宠信,这会不会成为北伐的变数?这个问题令他们的内心很是不安。可是,战场之上,他们可以奋勇杀敌,眼下,他们却无法决策,所能做的只有等待。

就在宋军将士们在战场之上奋勇杀敌的时候,那位坐在临安行宫龙椅上的人,在干什么呢?当他看到众将的联名请战书时,他在想什么呢?当收复中原的大好时机摆在眼前的时候,他又将如何决断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