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龙吟壮歌 > 第369章 聚义结盟

龙吟壮歌 第369章 聚义结盟

作者:张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2:14:38

陆文龙和杨继周英雄相惜,结为异姓兄弟。陆文龙为兄,杨继周为弟。

凤凰山众将士迎接杨继周、董耀宗和王彪三人上山。杨继周、董耀宗还祭拜了先父杨再兴和董先。

待一切做完,山寨摆酒设宴为杨继周三人接风,众兄弟把酒言欢,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这些少年英雄的命运相似,他们都是忠良之后,而父辈或是为国捐躯,或是被陷害身死,大多是悲惨的结局,没有几人能够善始善终。小兄弟们说到伤心之处,也都悲愤交加,潸然落泪。

当陆文龙讲述自己身世的时候,杨继周等人也不免唏嘘,凭地里更加佩服陆文龙的忠义和勇气。

当晚杨继周、董耀宗、王彪三人便在山上住下。

次日晌午,牛皋等人也赶回山寨。

陆文龙等人先行回去御敌,牛皋心下惦记,便同郑怀、张奎商议加紧行军,二人担心牛皋的身体,可牛皋不依。就这样,他们加快了行军速度,这才只晚了一天。

得知杨继周、董耀宗、王彪三人身世和来此的目的后,牛皋方知是虚惊一场,如今却是皆大欢喜。

想起杨再兴和董先等人,,牛皋有些伤感。

董耀宗的父亲董先是在朱仙镇战役中,葬身于铁甲连环马阵,和他一起战死的还有陶进,贾俊,王信、王义和数千兵士。

而杨继周的父亲杨再兴则是在会战初期阵亡的。杨再兴乃是杨家将后代,人称“杨矛子”,一杆杨家枪所向披靡,屡建奇功,杀得金兵闻风丧胆,是当时岳家军的头号猛将。

只可惜,英年早逝,为追杀金兀术,误入小商河,被陷淤泥潭,最后落了个万箭穿心的悲惨命运。

杨再兴战死,对岳家军的打击很大,岳飞更是痛不欲生,他亲自为杨再兴清洗尸体,将他葬于凤凰山上。

后来岳飞曾派人往杨再兴老家寻找他的家人,却被告知杨家人已没了音讯,他不知杨继周少年豪杰,年纪不大便已是一身的本领,他带起了一支人马,重霸九龙山,做了山寨之主。

后来,杨继周遇到董耀宗和王彪,一番较量,杨继周胜了二人。互报了身份后,董、王二人同上九龙山,三人结义,杨继周虽然年纪最轻,还是坐了头把交椅。这个很好理解,论本事,三人中杨继周最强,而且山寨是他建的,那些喽啰也都是杨继周聚的人马。如今九龙山声势壮大,已有数千兵马,方圆数百里,众多山头,皆听号令。

杨继周三人自上山来,便与凤凰山众将士众十分亲近。父辈便是出生入死的兄弟,子辈也当是兄弟待之。尤其是杨继周对陆文龙更是投契,两人时常彻夜长谈,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几日下来,兄弟之情越发深厚,王佐提议,众人拜香奉供,结义叩首。

于是,这老少英雄便在凤凰山山寨之上聚义结盟。

牛皋、郑怀、张奎、王佐、陆文龙、严成方、关铃、狄雷、樊成、欧阳从善、牛通、宗良、杨继周、董耀宗、王彪、乌天鼎、寇嗣宝、张元、陈京等人一同饮了血酒,盟了誓言。

这些人中有牛皋、郑怀、张奎、王佐这样和岳飞同辈分的久经沙场的老将,他们已不再年轻,却经验丰富,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基石和精神支柱。也有如陆文龙、严成方、关铃等人一般的少年将军,他们虽然年纪不大,却已是抗金的中坚力量,并注定要肩负着更为重要的职责。有如牛通、宗良、杨继周等初出茅庐的小将,他们继承了父辈的血脉,渴望像他们一样战场杀敌。也有如乌天鼎、寇嗣宝、张元、陈京这样的追随者,他们更多的是效力于主公,但他们的勇气和忠诚不容置疑。

这些战乱中挺立的英雄们,他们继承着父辈的遗志,挥舞着父辈的旗帜,重复着父辈们的脚步。

或许他们会有所不同,他们没有效忠某一个人的愚忠,却心系苍生百姓,为了国家社稷,他们可以尽忠报国,为了黎民同胞,他们可以浴血奋战。这便是华夏民族的图腾,不屈,勇敢,坚韧,而这样的民族精神还将延续不休。

众人欢喜之时,却收到太行山施全书信,信上说平阳府金兵频繁调动,并有北方蒙古诸部也在调兵遣将,统由降金的辽将耶律林珍率领,沿平阳关南下,大有攻宋之意,望牛皋速速回去主事。

这边陆文龙想起韩秀君递来的消息,也有些焦急。

事不宜迟,大家商议之后决定,牛皋由郑怀、张奎护送着赶往太行山主持大局。

而欧阳从善则同牛通、宗良立即动身赶往岳飞老家汤阴,保护岳家人。

杨继周、董耀宗、王彪三人速回九龙山,整备兵马,随时准备驰援凤凰山。

待一切安排妥当,便是分别时刻。

临行前,杨继周拉住陆文龙的手,说道:“哥哥聚义凤凰山,并遭朝廷妒恨,绍兴乞和,此地已是众矢之的,如今敌寇复来,望哥哥小心应对!”

陆文龙道:“兄弟之言,为兄记下了。”

杨继周又道:“待小弟回到九龙山,便带上家底全伙下山,驰援哥哥,小弟当恭听号令,你我兄弟并力杀敌!”

陆文龙点了点头:“兄弟保重!”

杨继周道:“哥哥保重!”

别时难免伤感,毕竟已是情同手足的兄弟,如今却不得不分开,只叹世事,无可奈何。

几波人先后离去,陆文龙各自叮嘱,随后又修书一封给红桃山高青鸾,说明利害,叫她做好御敌准备,差人送去。

陆文龙并不想红桃山也卷入战火,可是金军所至,大宋的各地义军都有责任抵抗外敌,再者以高青鸾的脾气秉性,是不可能将自己置身事外的。如果高青鸾能够按照陆文龙回来前的叮嘱,据险而守,以红桃山的地势和高青鸾等人的本领,完全可以与敌人周旋。

安排妥当之后,陆文龙与王佐、严成方、关铃、狄雷、樊成等人商议各执其责,加紧操练,严密布防,积极备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