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折玉骨 > 第117章 溯清旧案

折玉骨 第117章 溯清旧案

作者:晏西西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18 22:14:47

“盛大人,又去送卷宗啊?”

已是二月,空气中萧条的冷意减轻了许多。

盛昭宁穿的厚实,深冬的袄子和毛裘披风都未解掉,隐隐约约露出底下墨绿色的官袍,在她身上别有一番风雅。

她闻声转过头,手里捧着一摞厚厚的卷宗,手被坠着不断往下落,有些吃力。

“嗯。”盛昭宁应了一声,看向他道:“李大人是要去哪?”

李绩见她气息微喘,瞧见她手中高高的一摞,也不好意思就这么干看着,忙走过去帮她拿了一半。

“最近京中出了几桩案子,需要去寺卿大人那里去报备,你我二人正巧同路。”

听他这样说,盛昭宁便也不再推脱,颔首致谢后便捧着轻了不少的卷宗同他一道走着。

李绩走在她身边,总觉得一阵若有似无的药香缓慢飘来。

他看了看盛昭宁,犹豫了一下,问道:“盛大人最近身体可还好?”

自打年后以来,盛昭宁的身体便时常抱恙。

李绩记得她原本是不怕冷的,就算寒冬腊月也能一席薄衣踏雪而行,丝毫不见冷意。

可现在也不知道是怎么了,三天两头的就能病一场,不是风寒就是发热,眼看着都要入春了,还是穿着一身厚袄,饶是如此也常常冻的脸色发白。

盛昭宁目光顿了一下,很快恢复如常。

“已大好了。”

两日前她又发了一场热,太医院对此早就习以为常,开了几剂汤药下来,见效倒快。

盛昭宁现在已经习惯了用药养着,病来病去的,倒不觉得有什么了。

“近几日天冷,盛大人还要多加注意。”

现在整个大理寺都知道盛昭宁畏寒怕冷,是个不折不扣的病秧子。

李绩和她在同一个官舍办公,平日里也都迁就她,会在炉里多添些炭火。

盛昭宁点了点头,“多谢李大人关心。”

二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不一会的功夫便到了陶淞的书房。

寺卿作为大理寺的头号人物,是有独属于自己的办公官舍的。

李绩帮她把卷宗拿了进去,一进门,陶淞正坐在桌前凝眉翻看着什么。

“寺卿大人。”二人同声道。

陶淞从桌案上抬头,瞧见二人道:“正巧你们俩都来了。”

盛昭宁把卷宗放在一旁的桌上,闻言和身旁的李绩对视一眼,皆有些不明所以。

陶淞看见两人略有些迷茫的样子,直接开门见山道:“近日大理寺查了几桩案子,其中有几件与过往旧案有所牵连,重核复查下,发现其中疑点重重,许多尘封多年的案子竟也牵涉其中。”

打从太子殿下决定肃清朝堂以来,大理寺查办的案件多不胜数。

朝堂之上各种关系错综复杂,很容易就因一人而牵扯出一大片。

追查下去才发现,这些案子并非只是表面那么简单,有许多都牵连到曾经的旧案,且最后核查出来的结果前后矛盾。

并且,大理寺经年积累下来不少有争议的案件,都还未有决断。

陶淞近日也是头疼不已。

大理寺每日要处理的案子多不胜数,光是各个地方呈上来需要复核审断的案件就有得忙活,他有心想追溯旧案,却实在没那个精力。

“大人是想溯清旧案?”李绩问道。

陶淞点了点头。

“案件既有疑点,我们就不能不查。”

“只是此番涉及的旧案过多,要查起来需花费极大的精力,寺里如今几桩大案尚还在审查阶段,实在抽不出人手来,思来想去,这件事情还是要属你们二人办来合适。”

盛昭宁的能力他是清楚的,来大理寺的时间虽不长,但适应的极快,也足够聪明果断,胆大心细,不怕得罪人,正是绝佳的人选。

而李绩同样跟随他三载之久,心思缜密,办事干脆利落,熟知朝中人情,和各部都有往来,对寺内各项规制流程烂熟于胸,与盛昭宁刚好互补。

对于陶淞的话,二人自然不会推脱。

断讼查案本就是大理寺应尽之责,如今案情存疑,自然应该还以真相。

“是。”二人领命道。

陶淞专门给两人拨了几个人手过去,旧案繁多,要查起来并非一日之功。

魏珩听说这件事情时,专门来了大理寺一趟。

李绩这会儿正在案馆里收集旧案信息,盛昭宁则在核对当下案件的可疑之处。

魏珩一进门,盛昭宁正好抬眼看过来。

视线相对的一瞬间,二人目光皆是一软。

“殿下。”盛昭宁坐在椅子上,率先开口道。

魏珩走过去,发现她桌上铺满了一摞摞卷宗,都是近些日子查处的一批人,牵连甚广。

“病好些了吗?”他站在她身边,恰好帮她挡住一缕刺眼的斜阳。

“已经好全了。”

魏珩和李绩的疑惑是一样的。

没有人知道那个千杯不倒、意气风发的状元郎怎么会突然之间一身病骨。

现在不仅滴酒不沾,就连身子骨都都弱的风吹就倒。

魏珩只知自从那日鹊桥一吻后,盛昭宁大病一场,而后就一直病骨缠绵,始终都好不起来。

他找遍了太医院的太医过去问诊,可盛昭宁的脉象极为纷乱,让人无从探清,便只能用寻常的方子慢慢滋补着。

“今日的事我都已经听说了,大理寺旧案繁多,要查起来是要费一番功夫的。”

魏珩虽然心疼她会劳累,但他从来不会插手盛昭宁的公事。

她有她想做的事情,魏珩从不会质疑。

只是她如今大病初愈,他还是放不下心,非要过来看一眼,确认她能应付得过来才觉得心安。

“无妨,既然要查,总要还事情一个真相。”

盛昭宁是知道一个案件的结果对于置身其中的人影响何其之大。

与魏珩一同查沈同书的案子时,所有人都说他是狗官,戳着他的脊梁骨骂他。

如果不是亲自去了一趟平河县,那么沈同书将永远背负骂名,含冤而死。

那是盛昭宁第一次认识到真相对一个人来说有多重要。

她无法放任沈同书蒙冤死去,自然也不会放任旧案隐在迷雾之中。

曾经她不懂得这身官服的含义,而今却懂了。

既入朝堂,便要守住这一方清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