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突将 > 第一百一十二章 五路

三国突将 第一百一十二章 五路

作者:爪哇边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27:16

第一百一十二章 五路

孙权的使者在洛阳向曹丕分析了南下的好处,言汉军大将诸葛亮、赵统远离成都、襄阳,正是平定刘备的大好时机。

曹丕与亲近大臣商议后,司马懿等人认为,以曹真为镇西将军,替换在长安的安西将军夏侯楙,统雍州刺史郭淮,将军费曜等取子午道进军汉中。

征南大将军夏侯尚从宛城触发,取道新野,收复襄阳。另派征东大将军曹休驻扎寿春,观望形势。

唯独侍中刘晔厉声反对,道:“吴人屡屡背信弃义,不如趁孙权远离扬州,与刘备在荆州相持时,派征东大将军渡江收扬州。”

尚书陈矫拉住刘晔的衣襟,让他不要那么激动,但刘晔依旧如故。

曹丕忍住心中不快,沉声问道:“刘卿意以为何如?”

刘晔底气更足了,朗声道:“臣数日前,曾与蜀军放归的于禁、东里衮、浩周等诸将言蜀军诸将。”

“刘备亦学先帝,分中军与外军。其中军,又分前、后、中、左、右五军,以军中子弟充之。”

“其中军统率,皆平庸之辈。其外军,以镇南将军赵统所部最为骁勇,军中谓其有关羽之风。”

“于禁言其用兵,以一当十。以坚城待之,仍不免城破身亡。”

曹真也出列道:“侍中之言是也。臣在当阳,为赵统所迫,仅得率亲随脱身。”

但曹休却道:“昔蜀将张飞号为‘万人敌’,马超谓有‘信、布之勇’,臣在武都大破之。飞遂退走。赵统,小子耳,所遇非名将,不足惧也。”

曹休之言,让在场众人沉默,曹真甚至有羞赧之色。但曹丕却大壮之,问道:“朕若以卿为帅,当何如?”

曹休给出了具体方案。

以夏侯尚督徐晃等从新野出发,往上庸而去,不管是打汉中,还是打永安,都可让蜀军大乱。

曹真出长安,佯攻汉中。雍州刺史郭淮,凉州刺史张既出羌中,从武都攻汉中阳平关。

曹休镇宛城,督兖、豫出襄阳。

但曹休建议曹丕假意答应孙权的要求,因为他的目标并不是荆州,而是濡须口。

武昌。

汉军使者邓芝在诸葛瑾的引导下见到了孙权。

孙权脸色倨傲,道:“伯苗来此所为何事?”

邓芝道:“为救大王而来。”

孙权不屑道:“孤在吴地,带甲十万。何须伯苗来救?”

邓芝不紧不慢:“哈哈哈,大难临头,尚且不知。就让外使来为大王解惑。”

“自赵统出峡以来,大王麾下大将可能御之?”

孙权计较一番,才道:“不能。”

“吴政可比荆、益?”

“亦不能。”

邓芝看了看诸葛瑾,又问:“大王之臣下,可比诸葛?”

“孤若得孔明辅佐,岂有今日?”

“大王命世之英,以我主上之雄才,诸葛亮亦一时之杰,赵统亦当世名将。汉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大王今若委质於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内侍,若不从命,则奉辞伐叛,汉必顺流见可而进,如此,江南之地非复大王之有也。”

孙权沉默良久,才道:“君言是也。”

邓芝拱手:“如此,外臣使命已成,当归襄阳。”

邓芝走后,张昭、孙邵、顾雍从背后走出。

孙权问道:“卿等以为,与魏还是与汉连和?”

张昭道:“至尊,老臣以为,汉军虽强,但魏军兵多将广。蜀使不过口齿伶俐,其国力不如,不如可让陆议在夏口观望形势,如果魏军破襄阳,则立刻进兵江陵。”

孙邵、顾雍也赞同。

于是,孙权派陆议率三万人进驻夏口,步骘、全琮率三万出益阳。

对于邓芝出使失利,刘备并未放在心上,而是让陈到紧守江陵,关兴若能守则守,不能守就退回江陵。只要江陵不失,荆州自然不失。等赵统平定交州回师时,吴军自然讨不了好。

对于魏国,那是“汉贼不两立”,如果可以,正好一波打到宛城,随时北伐中原。比起千里秦岭,从南阳北伐,出兵更加容易。

刘备麾下在荆州的这两万五千中军,再加万余外军,三万余人当年关羽守得住,刘备没理由守不住。只要不从江陵抽调后备军力,就算吴军全上都能坚守。

至于益州,魏延的汉中诸围皆实兵守,魏军要进汉中,得攻破一个个围戍,还有得打。

正当天下以为,刘备必败时,一条消息从交州传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