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突将 > 第二十九章 血战马鞍山 四

三国突将 第二十九章 血战马鞍山 四

作者:爪哇边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27:16

第二十九章 血战马鞍山 四

围山已进行了五天。

几天以来,赵统以两万人在马鞍山硬抗吴魏联军近八万人。

尽管诸将打退了联军多次进攻,但是自身损失也很大,冯习、张南等亲冒流矢在前,沙摩柯须发都烧了一半,连董恢都提刀在前督战。诸部可战者,只剩一半,受伤的士卒只能在山顶养伤。

幸好赵统跟刘备预警,提前将辎重转移到马鞍山,不至于被吴军围困而没有补给。

但对魏兵来说,事情就不一样了。浩周、东里衮等军吏甚至在于禁帐内诉苦,言吴军不给长枪与铠甲,使得魏军在攻山时损失惨重。

对此,于禁脸上毫无表情。

马鞍山顶。

赵统在顶上看着,发现攻山的无甲士兵已经减少了,就对习宏道:“司马,攻山士兵开始披甲,命诸军撤到险要处设防。”

习宏立刻去传令。

长史董恢道:“将军,看那个旗号!”

赵统顺着董恢指的方向,发现两杆大旗,分别是“文”和“陈”。

董恢接着说:“那是文布和陈凤的旗号!”

赵统怒道:“可恶的吴贼,竟让吾等袍泽相残!”

董恢道:“将军且看,山下还立有一杆帅旗。”

陆议在徐盛大营被袭后,就将大帐设到原徐盛大营的废墟之上。一来表示自己不忘兵败之耻,二来可以让受伤士卒得到吴郡陆家的帮助。

徐盛大营已被打残,需要休整,虽然损失的大部是魏兵,但徐盛本部部曲被歼灭对吴军士气影响太大。如果再强行让徐盛部出战,以徐楷影响力,恐怕会引起哗变。

陆议亲自督战,并以文布、陈凤为先锋,显然绝了文布、陈凤的反正念想。毕竟武陵、零陵在樊伷的煽动下,迅速易帜让孙权和陆议对荆州文武的不信任增加。除了潘濬愿意一条路走到黑,其他荆州文武的忠诚度都是值得怀疑的。

“召安国部与吾一同拦截,其他诸将谨守本阵,诱使文布、陈凤所部入营。”赵统对董恢道,“荆州文武,除了潘濬死心塌地随从吴,其他人等皆可争取!”

董恢谏道:“文布、陈凤所部至少三千人,仅靠将军与小君侯所部,不能挡之。若将军行攻心计,陆议在督战,此二人也不敢倒戈。”

赵统想了一会,道:“那就让诱使登上山顶,断其归路。长史辅佐安国,劝降此二人。”

董恢惊道:“将军,这可使不得呀,山顶乃我军大营所在,若被敌军进入会造成士气大跌。”

赵统道:“那留大督在山顶?”

董恢道:“大督所部为吴将潘璋猛攻,不可轻离。其他诸将威望都不如将军。将军不可有妇人之仁,文、陈二人既已降吴,非我袍泽,将军当全力一击。”

赵统道:“长史之言是也,但总要给君侯旧部改过自新的时机。”

董恢腹诽:“昔在武陵时,纵骑冲阵,未见汝予吾时机。非吾临阵见机,必死耳。”

赵统突然道:“长史可如此,文、陈二人非潘濬可比。汝与安国所部牵制其登上山顶。吾与司马自率百骑断其归路。”

董恢还想再劝,就听赵统道:“召大营养伤军吏前来。”

董恢只好拱手:“唯!”

马鞍山下。

吴军诸将见陆议手持古锭刀督战,就知道形势严峻,不再仅以魏兵攻山,吴兵在后助威的形势。

甚至有些吴军士兵更是抢在魏兵前面攻山。

显然,吴军也急了。本来按照吴军诸将的想法,围山以后,蜀军应该土崩瓦解。结果蜀军不但将魏兵重创,还逼的陆议将荆州军和吴军本部都要派出。

而魏兵之所以没有哗变,也是因为家眷在北,而自己也没有反抗之力。否则按照这样的伤亡,魏兵会不会溃散和倒戈还难说。

陆议也只好将魏兵撤下来休整,换上投降的荆州军和吴军本部。当然,攻山序列是荆州军在前,吴军在后。

陆议本以为蜀军与荆州军会发生一场大战,没想到文布、陈凤都已经到达山腰都未发生过战斗。

骆统进言道:“大都督,蜀军已经收缩兵力了。”

陆议看了看山顶,拔出古锭刀,指着山顶道:“众将士,出击!”

自有军吏前去传令。

此时潜伏在山中的习宏对赵统道:“将军,吴贼全军出击了!”

赵统却看着文布、陈凤的旗号,道:“司马,你说放文布、陈凤上山是良策否?”

习宏憨笑道:“将军自有妙计,非某所能揣度。”

赵统看着吴军发动总攻,道:“以司马之才,若死在此地,可惜。”

习宏冷静道:“初在武陵,恨不能与将军一同浴血。今得偿耳,若将军不弃,宏愿与将军冲阵。”

赵统上马,枪指陆议本阵道:“不必管山顶,随吾冲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