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鼎定南北朝 > 第0025章:太原王氏

鼎定南北朝 第0025章:太原王氏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1-18 23:28:46

第0025章:太原王氏

胡太后禀性聪颖、多才多艺、精于权谋,这一次执掌大权,堪称是强势复出。之前,她以皇太妃之身铲除了外戚高肇,逼迫皇太后高英出家为尼,尊自己为皇太后。时人将其和皇帝元诩并称为“二圣”。其所重用的妹夫元乂(yi)、侍中刘腾等人发动“宣光政变”,将她囚禁于北宫。后又联合高阳王元雍夺权,再度把持朝政。

这一经历,也让她不再信任朝中要员,她一边清洗对她深有威胁的人,一边在洛阳培植党羽。与此同时,她觉得新近崛起、家道弱小的边地将领容易掌控,远比洛阳那些权贵可靠。故而破格提拔了尔朱荣等边将。

此期间,她也想清洗权贵部署在地方上的子弟、门生、故吏,换上底蕴浅薄的寒庶,然而一直缺少令人心服的证据。而席卷北方的六镇之乱的暴发,给了她天赐良机。等到战事稍定,立刻以从贼名义对地方官场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大清洗。而这,正合名门世家之意。

名门世家势力无孔不入,除了本家子侄后裔之外,还有通过联姻、栽培、扶持等手段拉拢到自家势力中的寒庶,而这些受命于某个名门的有的遍布朝野,坐等晋升契机,还有一些人坐等入仕大门敞开。

诚然,其中一些人的水平不高、治理能力勉勉强强,可是他们在文盲高达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大魏王朝,却是不可缺的基层官员。而胡太后手上没有人,她要想让天下安宁、繁荣,只能把基层官位割让给人才众多的各大名门。

胡太后这份心思、以其清洗地方官场的举动,无疑是给所有名门创造了一个绝佳机会。

太原王氏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有着数目众多的人才、有着无处不在的人脉关系;堪称是并州河东一霸,与南部的裴氏世世代代分礼抗庭、分据河东地区南北。他们当然也想通过这次大世之争,掌控河东更多地盘,只要王氏子弟和门生、故旧等外围势力子弟纷纷入仕,那么他们就能凭借手上庞大的人际关系、政治资源,轻而易举的帮助这些人“创”下不世之功,使其通过升迁或平调等方式向中枢靠拢。

可是现在,他们的利益诉求和尔朱荣出现巨大的冲突。

尔朱荣历代先人都是部酋,手上也有很多属于自己的人才;他为了赌上一个美好前程,在六镇之乱发生之初把族产全部卖了个干净,如今好不容易打下一块地盘,岂能把到手的肥肉割让给王氏?

再者说了,王氏实力雄厚,本身就是并北之霸,若是尔朱荣再把基层官位割让出去,王氏轻轻松松就能把他拿捏。

正是基于此等认识,尔朱荣除了接受朝廷任命的官员,一个官位都没有让给王氏,其所任命官员,皆是他的人。

人数不够,尔朱荣再以大都督等等官职身份,吸纳和收揽了大量并州寒庶,使之成为自己的部下,并任命之。而这等举动,却又严重的触犯了王氏利益。

王氏在并州斗不过兵势鼎盛的尔朱荣,便发挥自身优势,将战场移到洛阳,让王遵业、王广业、王季和、王诵、王松年等要员利用王氏的人际关系,一而再再三而的给尔朱荣创造麻烦,企图逼尔朱荣就范、让步。

尔朱荣的“恩主”元乂是囚禁胡太后的主谋之一,虽然没有受到清洗,可是胡太后甚为厌恶之,当她听王氏说尔朱荣和元乂的关系,于是信任不再。先是断掉尔朱荣钱财和粮食的供给,接着又提拔与尔朱荣不和的斛律洛阳为恒州都督,从北方牵制尔朱荣。

而此间种种矛盾,也使尔朱氏、王氏势同水火。

王氏家主名叫王延业,其兄王遵业乃是司徒左长史、黄门郎,王广业是国子寺祭酒;其弟王延业是中书郎。

午后,王延业从晋祠回到王府邸,满面春风的疾步走向一间宽敞的厅堂。

堂内跪坐着十多名王家族老,虽然每個人都是白发苍苍的老,可是他们颈项笔直、腰杆挺拔,其精气神不亚于壮年,完全没有迟暮将朽的感觉。

王延业年过五十,可是在这些长辈族兄反衬之下,仿佛是个年轻人一般,他一一见礼,便坐到主位之上。

他得意洋洋的向在座的族老们说道:“哈哈,尔朱荣区区一介蛮夷,竟要与我王氏斗,着实是自取灭亡。虽是得意一时,可他仍旧是个底蕴不足的小人物,无论如何腾挪、挣扎,也改变不了大势……哈哈,我王氏仅只举办一场诗文会,便令他诸多布局化为乌有。”

王氏的触角早已伸入到境内一每座城池、每一个乡镇;境内只要发生什么事,他们很快就能知晓。而远在南方的中枢之中,王氏子弟更是占据了诸多要职。

有着如此雄厚底蕴和实力,也让王氏在与尔朱荣博弈之时,想输都难。

众老见到家主如是轻松惬意,亦是笑将起来。

“家主所言极是。”一名老者抚须而笑,矜持而不失高傲的说道:“尔朱天宝确实是一个能征善战的大将,可他毕竟是从小地方来的蛮夷,且又年轻气盛、春风得意。他不通博弈之道、不懂取舍和妥协自也正常。等他碰得头破血流,便会知晓政治不同于战争,世态更非如他所想那般简单。有朝一日,他迟早会向我王氏妥协和臣服,若他继续刚愎自用,我王氏包管教他举步维艰,一步也不能动。”

“哈哈。”众人哈哈大笑。

“家主,此番递交诗文的文士极多,其中不乏优秀之作,但不知有多少人愿拜入我王氏门下?”另一人问道。

“境内寒庶终究不乏明白人,他们知道并北由我王氏说了算,尔朱荣的得势只在一时,故纷纷匍匐在我王氏面前。除开我们子弟、门生、故旧,另有四百余人希望入我王氏族学,受我王氏教育和庇护。”王延业倒是没有鄙弃投奔王氏的寒庶子弟。

对于王氏而言,前来投奔的寒庶子弟越多,王氏声势越大、地位越稳固。他日只要逐一安排入官场,凝练成一片强而有力的“森林”,便是再大风暴,也摧毁不了王氏。

稍稍缓下,他又说道:“夺得第一名的河东卫铉,文采斐然、书法优美,是个不错的人才。此人并不到场,由尔朱天宝之女代为领走了翡翠马,可见他是尔朱氏的人。”

这场诗文评比,堪称是王氏与尔朱荣争夺人才的一场战争,他们爱惜羽毛,并没有弄虚作假,对上交的所有诗辞文章比是从严审查,所以那篇《太原赋》是以实力取胜,而“河东卫铉”也在今天之前,步入了王氏高层的眼帘,并且将之视作重点拉拢、收服的人才。

一名老者闻听“他是尔朱氏的人”,立时重视起来,郑重的询问道:“家主,可知此人是何来路?与河东卫氏又有何种干系?”

“叔父,已然打探清楚。”王延业欠了欠身,一五一十的说道:“卫铉现为梗阳一名幢主,梗阳官员发来的密报上说此人正是卫家后裔,其祖是卫玠。只是卫家在大魏已然不复存在,故卫铉堪称是卫家北支家主。”

“据说此人年方十五岁,曾流落一座名叫上清观的道观之中,并成为一观之主。他和上清观老少在尔朱天宝灭道大略之中沦为劳工。而在北上太原途中,凑巧的救了尔朱天宝的女儿尔朱英娥、侄子尔朱智彪,于是他不仅摆脱劳力之身,还当上了幢主。”

“他定居梗阳时日不足一月,地位十分卑微。其祖卫玠之母出自王氏,乃是玄冲公(王浑)之女。若能续上这段前人关系,承诺助其恢复卫家荣光,我认为收服此人当非难事。”

听完家主介绍,问话老者对卫铉失去了兴致:尔朱氏积累三代,才造就一个尔朱荣。这还是尔朱荣能力强悍、果决刚毅,及时抓住机会融合各方力量,方才拥有权势极盛,可想逆天改命有多难。而卫铉只是一个懵懵懂懂、一无所有的小孩子,要想恢复家族荣光简直是可笑。

老者顺势说道:“晋朝妖妇贾南风为祸江山和五胡南下之时,卫家就完了。其势早已也被裴氏势力瓜分一空,一个小孩子要想恢复家族荣光,其难处不啻于登天。”

停顿了一下,复又长叹一声道:“此子落到这等田地,也不容易;念在先祖份上,令子弟们何要刻意刁难。若他聪明识趣,主动依附王氏图存,给予些许资助却也无妨。”

其余诸老也不反对。

太原王氏是一头凶悍的猛虎,对手要么是名门世家,要么是朝廷要员,要么是尔朱荣这种地方军阀。他们独步天下的时候,焉能将脚下蝼蚁放在心中?

如果自降身份去刁难无权无势、蝼蚁也似的卫铉,只会污了自家声威、平白成就对方之名。

不值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