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帝师 > 第133章论笃是与

寒门帝师 第133章论笃是与

作者:我是泡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29:58

第133章论笃是与

寒门帝师第一卷第133章论笃是与按例,大宗师按临地方,地方上的主官是需要陪同的。

但此时的海陵县县令李知节刚刚升任扬州府通判,新任县令还在来的路上,直到大宗师下轿,胡县丞才从院外腿着气喘吁吁地进来伺候了。

一时间呼啦啦院中挤进来一群人,徐岱父子、闫夫子、衙门司吏、书办像是众星捧月般围着大宗师打转。

这幅景象让徐鹤感叹地小声对一旁的储渊道:“难怪人人都想做官,这派头,谁见了不眼馋?”

储渊也是一副神往的样子点了点头:“将来我要是能这么出息,那也算光宗耀祖了!”

这种级别的官员落轿肯定不会立刻办事的。

徐岱和胡县丞先是将他迎入闫夫子的书房待茶,所有人又等了两柱香的功夫,这才看见提学大人在众人的拥簇下朝学堂走来。

所有人在看到大宗师的一瞬间全都低下脑袋齐声道:“见过大宗师!”

提学看了看众人,转头对徐岱道:“徐文简公当年按临江西吉安,本官那时正在吉安府学读书,文简公考教提点之恩,本官铭感五内!今蒙圣恩,提督南直学政,奈何文简公仙逝已久,思之怅然啊!”

徐文简,就是徐嵩徐岱的父亲,海陵徐家发迹的第一代徐蕃最后的谥号,壹德不解曰简,平易不疵曰简。

简属于美谥,有德而不懈,平和而无暇可谥之。

能得到这样的美谥,说实话,就是因为他从江西学政任上回家教子的故事在大魏朝流传甚广,最后皇帝虽然不喜欢徐蕃,但也捏着鼻子给了美谥!

徐岱没想到,大宗师跟自家还有这层联系,闻言顿时感佩道:“一饮一啄,自有天数,归根结底还是大宗师学问通达,家父不过是见锥露出袋中而已!”

大宗师严肃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容,又问道:“听说小石公抱恙,可有此事?”

徐岱面上露出忧心忡忡之色:“家兄自越冬之后,便缠绵病榻!”

大宗师点了点头:“等事毕我去探望一番!”

徐岱闻言,一方面觉得自家跟大宗师渊源颇深,脸上有光;一方面又因为大宗师进门后仅对自己说话,更是高兴,他连忙带着儿子躬身道:“大宗师莅临,寒家蓬荜生辉,大兄知道后心里定然也是欢喜的。”

一旁的徐鸾更是得意,此时的他不用转头,都能想象到周围看向他父子的目光中全都是艳羡之色。

这时,大宗师转头看向屋内众人,他的脸上早已敛去了和善之色,那股浓浓的官威顿时又爬上了他的脸颊。

“我看你们站在前面的都是身着澜衫,想来是海陵县学的生员了?”大宗师道。

台下一众生员全都拱手称是,弯着腰不敢起身。

“钟灵毓秀之地,读书人果然非同凡响!”大宗师道:“都把头抬起来吧!不必拘礼!”

这时候,院内外所有读书人这才抬起头来,可以正大光明打量这位一省文教系统最大的官儿了。

“县学有生员几何?”大宗师发问。

本来这种回话的角色应该是县令,但奈何县令还未到任,胡县丞只好赶鸭子上架,战战兢兢回道:“禀大宗师,县学共有生员六十八人,按朝廷规制,共有廪生二十人,增生二十人,附生二十八人,除老病不能成行者二人外,其余六十六人俱已到场!”

徐鹤心中暗暗佩服老胡,这明显是事情做过功课了,别小瞧这些数字,有些惰政的官员还真未必知道。

大宗师点了点头,然后接着问道:“县城内外社学,学童入学情况如何?”

老胡擦了把汗继续回道:“凡在城四隅,大馆统各社学以施乡教,子弟年八岁至十有四者皆入学,父兄纵容不肯送学者,规劝之,再不肯,罚之!”

大宗师闻言非常满意。

老胡见他没了下文,便主动退了下去。

这时,大宗师的目光看向县学的生员。

他随意抽了一个站在中间的中年士子道:“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徐鹤听到大宗师出的这题,其实还是挺简单的。

这文出自《论语·先进》。

论笃是与,就是赞许言论笃实的意思,这是“与论笃”的倒转说法,与是动词,表示赞许,论笃只是提前的宾语,而是用于动词和宾词间的倒转,没有什么意义。

搞清楚这一段,就明白了圣人之语是说的什么。

翻译过来就是孔子说,要赞许说话稳重的人,但这种人是真正的君子呢?还是仅仅从容貌上看起来庄重呢?

要说孔子是华夏历史上最有名的思想家,这么说真的名副其实。

就拿这句话来说吧,几千年来,教会了多少人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评价一个人,不能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

或许在知识爆炸的后世,这句话听起来没什么,道理几乎人人都懂。

但在这一世,书籍是很珍贵的,当一个农家子弟第一次听到这种道理,那感觉真的可以说是振聋发聩。

大宗师道:“试解之!”

那中年生员没想到自己第一个被点起作答,面对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顿时满头大汗。

好不容易整理心情,终于磕磕巴巴解道:“君子高品,有道貌岸然者,识之颇……颇为不易!”

“嗤……”徐鸾见他那熊样,忍不住在落针可闻的学堂中嗤笑出声。

徐岱闻言顿时冷汗直冒,大宗师也皱了皱眉头,转头看去时,见他是站在徐岱身后,便装作若无其事状又看向那中年生员:“还算不错,可有读史?能不能用前朝之事阐发圣人之言。”

这道题徐鹤稍稍思索便有了答案。

但无疑,在唯八股论的当世,很多读书人读史只是稍稍翻一翻就过去了,很多人是不求甚解的。

大宗师让那中年生员用历史上的一件事举例,来阐述圣人之言的正确,这对现在的读书人来讲简直就是附加大题。

果然,那生员冷汗直冒,不知该如何解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