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帝师 > 第149章栟茶场

寒门帝师 第149章栟茶场

作者:我是泡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29:58

第149章栟茶场

盐者,国之大宝,食盐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重要物品。

大魏太祖初年,两淮都转运盐使司设于海陵,后改设扬州。

两淮盐司下辖海陵、通州、淮安三个分司和海陵鲍坝、淮安两个盐引批验所。

国朝两淮盐业的生产集中在海陵分司所辖的淮中十场。

淮中十场共有灶房717座,卤池4279口,亭场5316面,产盐约183296引。

而淮盐每年共有352000余引,可见海陵盐场的产盐量超过两淮产盐量的半数,十分重要。

尤孝一下子拿出十万引给徐家,虽说这是灶户手里的余盐,但也可想而知其下的本钱之大。

海陵分司下辖十场分别是富安、安丰、梁垛、栟茶、角斜、东台、何垛、丁溪、草堰、小海。

其中栟茶场又名南沙,由于在古代海水冲击,两晋南北朝时渐渐聚沙成陆。

唐初便设为煎盐茶亭,开始有百姓移居此处。

栟茶之所以得名,是因为相传唐时,栟茶海边有生栟树、茶树各一,干高逾丈,冠大如盖。

渔人下海捕捞,海天一色,时常迷路,故皆以栟茶二树为标,过往来去,继而设摊易货,搭棚为居,凿井成市,名为栟茶。唐宋以来一直沿用至今。

此时,栟茶场上一个胖乎乎穿着绸缎的老人带领着一帮灶头、保甲长站在场门口等着贵客驾临。

其中一个灶头来到老人身边道:“窦场长,这次徐家来人所为何事?”

老人摇了摇头道:“终究不会是免了今年的荡滩钱,且等着吧!”

过了没多久,就见远处一行人朝他们走了过来,其中一人坐在肩舆上由两个下人抬着。

当这帮人走到近处,窦场长看到来人顿时吓了一跳:“是长岳公,快,快点跟我上前接人!”

没错,这次徐家来栟茶商谈之人正是徐岱亲至,他对于山东盐司判官一职志在必得,栟茶又是淮中十场中规模较大的场子,离海陵又不是很远,所以他想用自己的身份和徐家二号话事人的身份唱好这第一出戏。

“长岳公!”窦场长带着栟茶场中有头有脸的人物一齐躬身行礼。

徐岱有求于人,闻言立马下了肩舆扶起老场长道:“茗生,你怎么亲自来了!”

茗生是窦场长的小名,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他这个小名已经很久没有人用了。

乍听到这个名字,窦场长泪目了,他想起小时候父亲带着他去海陵徐家,那时候徐家的文简公还在,他就是那时认识的徐岱。

徐岱这人少时生在诗书之家,很少能有机会见到外人,终日只能在书房苦读,窦场长他爹有意让儿子结交徐家二少爷,于是就在徐家暂住的几天里,天天给窦场长些散碎银子,让他带着徐岱去市面上买吃食。

几十年过去了,少时的记忆历历在目,徐岱看着窦场长挽起的稀疏、花白的头发感慨道:“几十年过去了,窦大哥老了!”

窦场长老泪纵横:“长岳公眼角也有皱纹了!”

徐岱下意识地摸了摸眼角苦笑道:“能不老吗?族里乱七八糟的事情全要操心,老窦,这些年你日子过得怎么样?”

窦场长抹掉眼角的泪花笑道:“托徐家的福,日子还算过得去!”

两个老人相互搀扶着走进凉亭,刚刚坐下,就有人奉上茶水。

窦场长给徐岱介绍道:“长岳公,这里都是场里的灶头和保甲长,听说徐家有事相招,这不,全都到了。”

徐岱看着亭外众人,难得露出一丝笑容,众人心说这海陵徐家的二老爷还挺和气的。

不过徐岱接着就问道:“老窦,这些年栟茶场情况怎么样?”

老窦听到这里,叹了口气道:“咱们栟茶场一共有灶丁3800余人,亭场170面,灶房600间,卤池170口,在淮中十场中虽然不如东台这些场,但也比吕四这些场规模大得多!”

“不过这些年灶丁逃户的情况愈演愈烈,就算朝廷设置保甲,但还是没甚大用!”

灶丁逃跑的原因有很多,情况非常复杂,徐岱也略有耳闻,但这时候,他不想就这个问题继续谈下去,这不利于一会儿说的正事。

于是他拍了拍老窦的肩膀道:“那些不去说他,我看你们这些人穿着打扮可不是缺钱的哦!”

老窦自认为跟徐岱关系颇近,于是笑道:“那还不是咱们徐家赏饭吃,这些人里,哪一个没有租徐家的荡滩田,徐家这么多年知道我们困难,也没给我们涨租子,大家心里感激得紧!”

徐岱闻言,笑着点了点头。

老窦这时道:“长岳公一路过来辛苦,我在寒舍备了酒菜,还请赏脸!”

徐岱用手指虚点了点老窦笑道:“你呀你,还是这么客气!”

于是他也不再坐肩舆,跟老窦出了亭子边走边聊。

在他们不远处就是制盐的场所。

栟茶场制盐有三个办法。

一是之前说的,将芦苇投入卤池,等芦苇沾满卤水后经过暴晒析出盐晶。

第二则是草木灰制盐,其实就是在卤池里投入芦苇等烧完的草木灰,等这些草木灰进了卤池吸收水分后,也就结出了盐。

第三是熬煮法,有很多人觉得煮盐就是直接将海水舀出,然后投入锅中熬煮就行。

其实不然,海水的盐度其实很低,需要经过暴晒后形成卤水再行熬煮,最后才能得出盐。

而熬煮时使用木材成本太高,所以大多也是用芦苇等物作为燃料。

徐岱协助大哥掌管徐家多年,对盐场之事自然了解颇深。

想到盐场处处需要芦苇,而他徐家正是最大的滩田地主,徐岱对此行说服盐场众人便更有信心了。

就在这时,突然远处有十来个场丁打扮的家伙,推推嚷嚷着一人朝众人这走来。

窦场长见状眉头一皱,想要叫人驱赶了事。

但这些人已经离得很近,其中一个场丁见到窦场长还小跑两步,跪下谄媚笑道:“场长,小的们抓了个逃跑的灶丁!正要寻您老去呢,请您老发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