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帝师 > 第17章 面复

寒门帝师 第17章 面复

作者:我是泡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29:58

第17章 面复

寒门帝师第一卷第17章面复最后三人收取白糖,共得一斤二两。

约莫三分之一的折损,这在徐鹤看来尚能接受,可这些在老甲长父子眼中可是了不得的事儿。

这么多白糖,漫说吃了,徐鹏就算见也没见过。

“小鹤,这真是白糖吗?”此时的徐鹏如坠梦中,还是不敢相信。

“简酿酒,枕为囊,更余风味胜糖霜,鹏哥,如假包换!你尝尝!”徐鹤心情大好,哈哈笑道。

徐鹏小心翼翼捏起一点如沙似雪的白糖放入口中,一瞬间,甜味给身心带来的快乐瞬间让这个很少吃甜的家伙升华了。

“这就是白糖的味道……”徐鹏这昂藏汉子眼眶都红了。

试验成功,三人也顾不得疲惫,一直忙到半夜才将剩下的红糖全都制成白糖。

看着盆中约莫五斤多的量,三个眼睛亮晶晶的家伙全都兴奋得说不出话来。

好半天后徐鹤这才找出一个竹筒来,往里装了约莫一斤的白糖留着自用,剩下的全都交给老甲长父子。

老甲长这时才醒过神来,连连摆手道:“不不不,小鹤,这东西,太,太贵重了。还是你自己去……”

徐鹤笑道:“大伯,咱们都是一家人,制作时我都没有避你父子,还会害怕你拿了白糖一去不返吗?”

老甲长闻言更紧张了:“啊呀,老汉把这茬给忘了,鹤哥儿,你放心,这件事我们父子就烂在肚子里,谁要是用你这法子牟利,断子绝孙。”

不管什么时代,人们对传家的手艺十分看重,向来不示外人,老甲长害怕徐鹤多想,这才发下重誓!

徐鹏在一旁也赶紧跟着老爹发下毒誓。

徐鹤叹了口气,拉着父子俩在灶台边坐下:“大伯,鹏哥,咱们都是亲戚,又是邻居,两家向来交往甚厚,我父亲死后,多亏你们照拂我家!”

“小小技艺,我本就没准备瞒着您!”

“可是!”徐甲长满脸为难,“我们也没做什么啊!”

徐鹤摇了摇头恳切说道:“至今我家还欠您那三钱银子,我虽然读书,但也知道大家日子都不好过,您能周济我们母子,属实不易了,徐鹤铭记于心!”

“再说了!”他继续道:“我一个读书人,经商多有不便,正好见鹏哥农闲时无事,所以想两家合作,一起把这生意给做了!”

言已及此,老甲长感动得连连叹气:“这,这,这……”

倒是徐鹏想得开:“小鹤,既然如此,事情我们来做,你安心读书就是,到时候给我们父子一点腿脚钱即可!”

徐鹤摇了摇头:“不,我们五五分账!”

“什么?这可不行,不行不行!”老甲长和徐鹏父子两连连摆手。

虽然父子俩不肯答应,但徐鹤还是坚持,终于,两人答应下来,并且商量着先在海陵县里,将这些白糖分开卖了,然后再用发卖的钱购回红糖、木炭,到时候大批量生产。

到时候小小海陵肯定吃不下那么多白糖,好在海陵周围的扬州、金陵、南通州、高邮州都是富商云集的富庶之地,销路是不愁的,到时候就得辛苦老甲长父子了。

这也是徐鹤将两父子拉进这个生意的原因,自己读书习文,哪有时间操持这些琐事?

没有个实诚贴心的人,生意再好也没办法展开。

等送走老甲长父子,推门而出,月上柳梢头。

徐鹤此时才突然想到明日还要县试。

连忙囫囵吃了几口,便睡下休息了。

第二天,徐鹤与储渊早早就来到县衙。

面复比较随意,李县令就安排在县衙后堂。

这次考试,考的不是名次,只是看有没有滥竽充数之人,大多数时候县令都不会改动之前三轮考试结果。

县衙后堂,虽然有为官不修衙的传统,院落房屋很是破败,但一方小院倒是占地颇广。

假山奇石,一汪碧水,煞是可爱。

就在徐鹤与一众考生站在廊檐下欣赏知县私人花园时,突然李县令急匆匆地走了出来。

众人见他面色不虞,心中全都咯噔一下。

李县令先是环顾四周一圈,然后目光落在徐鹤身上。

他朝徐鹤招了招手。

徐鹤不知出了什么事,连忙上前躬身道:“老师!”

李县令点了点头交代道:“一会儿考完先别走,去二堂,我有事问你!”

听说李县令单独召徐鹤问话,周围一干人等全都朝他投来羡慕的目光。

徐鹤连忙躬身回道:“是!”

李县令点了点头,又转身看向众考生:“今天面复,尔等用……嗯!用春江水暖鸭先知为题试做一首诗来!”

面复作诗也是常例,众人并不奇怪,一时间全都地头苦思。

徐鹤想了半天,并没有什么好句子,县试面复,被预定案首的他,如果一会儿做不出诗来,落的不仅仅是自己的面子,县令那里也不好看!

想到这,他有点着急。

就在这时,突然他转头看向花园假山下的水池,心中忽有所感。

李县令一直在观察着自己县试亲自点中的案首。

刚开始时,徐鹤眉头微蹙,他心中也跟着一紧,这关键时候,要是做不出诗来,或者诗作得不好,他的面子往哪搁去?

但下一秒,徐鹤脸上露出兴奋之色,李县令也跟着高兴起来。

“就算我亲儿子,我都没这么担心过!”

就在这时,徐鹤躬身行礼道:“老师,我诗已得,请试吟之!”

周围人全都抬头一脸惊讶地看向徐鹤。

这短短一会儿,诗就做出来了?

李县令点了点头,示意徐鹤开始。

“试做苏轼、慧崇《春江晓景》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鸭头新水暖,暖处鸭先知,

江上寻春日,栏前放垛时。

萍茵浮动早,花信较量迟,

绿香波心蘸,晴随舵尾戏。

携雏眠浩荡,侧翅晒囄揓。

隔浦芦抽笋,横桥柳空丝。

薰炉分笃耨,画箔展琉璃。

倘具能巧言,鸡窗共尔期。”

一首诗诵完,众人你看我我看你,面面相觑完全不知道徐鹤作的诗到底如何。

这里面每个字都听清了,但好像每个字都没搞懂。

只有李县令笑容中带着一丝赞许,连连点头。

就在这时,突然从后堂传出一个声音来,大声道:“好诗好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