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帝师 > 第199章 阅卷(3)

寒门帝师 第199章 阅卷(3)

作者:我是泡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29:58

第199章 阅卷(3)

这时,吏员们已经将卷子的糊名揭开了。

众人比照着大宗师给出的评级,结合四书题、五经题和试帖诗的得分权重一一将之排序。

但这种排名只是粗略大概的。

他们只是结合三个考试项目将考生们的名字分为十等。

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至于第十等,那就是名落孙山,下次加油吧。

按照杨寅秋的设想,他在分数权重最大的四书题中,已将徐鹤所作之文给了个点的评级,

现在徐鹤面临的情况有三种,一是点加圈,那他就用试帖诗做文章,最后给他个下山的名次。

点加横,下中。

点加点,按例是不取的,但他再以试帖诗做得好的名义,将其取个下下。

这样无论如何,他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所以,这时的杨寅秋特别关注下上、下中、下下这三个分类。

他叫来吏员,找出这三类试卷一一翻了起来。

果然,在翻到第二十七张卷子时,他看到了徐鹤的破题——圣人所谓孝之至者,德所发也。

可当他看到卷首的名字时整个人都傻了。

“海陵储渊?储渊是谁?这,这,这,这不是徐鹤的卷子……”

杨寅秋脑袋上突然汗冒了出来。

他赶紧将手头上的卷子全都翻阅了一遍,可徐鹤的卷子并不在其中。

“难道是发挥失常,被罢落了?”杨寅秋这个念头刚刚升起便被他否了,“不可能,以我上次在徐家族学观之,此子之才胜过常人多矣,没理由院试时冥然众人吧?”

想到这,他面无波澜,强压下好奇,将手里的卷子又大概分出了些名次。

“去,把中段的卷子全都拿过来!”杨寅秋吩咐伺候在旁的道台衙门书吏。

等书吏们将几筐卷子抬来,他又是一阵翻找。

彭汝玉和书吏们见状心中不由好奇,这大宗师到底在做什么?拿到卷子不是一一比照,而是先看页首姓名,倒像是专门找谁的卷子来着。

但考场之后,有些话能说,有些话不能说,大家全都选择缄默不言,准备看看杨寅秋到底在寻找谁的卷子。

可是一通翻找下,杨寅秋还是没有在这些卷子里发现徐鹤的试卷。

他终于有些坐不住了。

“不可能吧?难道是上选之文?”想到这,他后背浮出一层热汗。

这时候叫他把中段卷子看完再看上段,这就有些强人所难了。

他皱眉急切道:“去,把上段的卷子全都给我捧过来!”

书吏们一头雾水地相互看了看,全都搞不懂杨大人这是抽了什么风。

但大家终究不敢多问,几个人去了,又将上段的卷子拿来。

杨寅秋几乎是瞪着眼从第一份卷子看起的。

四书题的筐中,当他看到三十多份时,徐鹤的名字突然出现在他的眼帘,他心中“咯噔”一下,转而看向文章,下一秒,脸上火辣辣地蔓延开来,瞬间让他那不怒自威的脸皮通红。

彭汝玉见状好奇地凑了过去一看,首先卷面上那笔字就让人心情舒畅,一笔一划规规矩矩,再看破题之言:“圣孝之大,一德之所致也。”

老彭见到这个熟悉的开头,恍然大悟道:“原来大宗师找的是这篇佳作!”

杨寅秋心中有苦难言,他哪里是找文章,他明明是寻人来了。

可是万没想到,被他大加赞赏,牛皮吹上天的文章竟然是徐鹤这小子做的。

杨寅秋此刻连骂娘的心思都有了。

可一旁的彭汝玉似乎并没有察觉他脸色的难看,在看到徐鹤的名字后惊呼道:“是徐鹤那小子的文章啊?难怪难怪,这家伙写出来的诗文,篇篇让人读了口齿留芳,若是他的文章,倒也不奇怪!”

杨寅秋:“……”

彭汝玉接着道:“想起那日大宗师点评此文,说他随题叙置,而其剥落呼吸,掉折渡落处,时文中史、迁也!大宗师竟然将这小子比作司马迁,这可不能让那小子听到了,不然该生年纪尙小,恐受不住骤然拔高……”

见彭汝玉至今还是一副为徐鹤思量的样子,杨寅秋心中只想哭。

这徐鹤怕是个妖孽吧?

大魏朝的文章大家,能掌握一种笔意就已经了不得了。

可这小子不仅骈文的对偶写得文采斐然,就连散体也颇类《史记》、《汉书》。

文章嬗变,无可捉摸。

失策了。

想到这,他突然发了疯似地将卷子丢下,又在五经题的筐里寻了起来。

片刻后,他看着《周南·卷耳》为题的徐鹤卷子。

怀人之诗,备道其所为怀者焉。

再看卷子下方正中间那个因为激动,他亲手画下的大圈圈。

杨寅秋此时只想仰天长啸,然后疯狂抽自己的脸。

补刀的老彭又跳上来疯狂按a了:“哎呀,这也是徐鹤写的?不得了不得了!没想到这小子四书题做得好,五经题也是这场中做得最好的,大宗师如此喜欢他的两篇文章,看来这小子道试案首肯定跑不掉了!”

“噗……”杨寅秋闻言心在吐血,噗噗的那种。

一众吏员听到彭汝玉的话后,全都不约而同上前恭维杨寅秋道:“大宗师慧眼如炬,将来必为士林一段佳话!”

一直期望佳话传播士林的杨寅秋本来听到这话应该高兴来着,但此时此刻他是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他脸上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脸,强让自己镇定下来,着人去将自己抽出的那十多份试帖诗拿出来。

踏马地,我就他妈的,杨寅秋看着试帖诗卷中,其中一个名字赫然写着徐鹤二字,他眼睛一黑,差点昏死过去。

只见试帖诗上,他兴之所致,觉得徐鹤的诗做得最好,还特意在下面画了个圈圈套圈圈。

彭汝玉眼尖,第三次a了上来。

这次试帖诗是以漂母饭信为题,说得是淮阴侯韩信的故事。

只见徐鹤是这么写的。

谁识垂杆子。英雄志未降。

分餐逢漂母,落日此韩江。

剑有干霄气,萧余乞食音,

天心思混一,国士待无双。

……

“好!”一个吏员大声道,“剑有干霄气,萧余乞食音,天心思混一,国士待无双。这是状元之诗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