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帝师 > 第214章 亮声

寒门帝师 第214章 亮声

作者:我是泡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29:58

第214章 亮声

寒门帝师第一卷第214章亮声“小石公!”

“大老爷!”

“徐公!”

徐嵩虽然致仕多年,但他是大魏名臣,不管是乡间还是朝堂,余威尚在,刚走出来,祠堂里不管是徐家人还是宾客全都吃了一惊,连连致意。

只见徐嵩搬了把椅子刚刚坐下,沈瑄就凑上前来,欣喜道:“没想到侄儿这次来竟然得见小石公,真是晚辈三生之幸!”

徐嵩早从徐鹤口中得知他要求见,见他这副略显夸张的惊喜,徐嵩只是微微一笑道:“原来是宗干兄的佳儿!”

沈瑄的老爹名叫沈翰,字宗干,翰字通干,有骨干之意,《诗经·大雅》有云:“大邦维屏,大宗维翰。”

沈翰的字就是从这来的。

沈瑄恭敬道:“我爹总说小石公文武全才,乃是当世之秀,晚辈幸而得见,请小石公拨冗一见,晚辈也好当面听您教诲!”

徐嵩微微点头笑道:“教诲不敢,一会儿请到府中一叙!”

说完后徐嵩朝李知节点了点头道:“李大人,取字之前耽搁一二!有劳了!”

李知节显然是收到了徐嵩的书信,对流程都是心底有数的,于是他点了点头,做了个请的手势。

徐嵩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转身道:“诸位,感谢大家能来参加我徐家晚辈徐鹤的冠礼!”

说到这,他指着徐鹤道:“我身体不好,也不想耽误大家的时间,有话就直说了!”

来宾们闻言纷纷凑趣一笑。

徐嵩笑道:“徐鹤之父早故,家中只有寡母,这些年也是我们大宗没有尽到责任,让他们母子吃了很多苦。”

“但……”

“徐鹤这个孩子很懂事,穷且益坚,不多青云之志,大家应该都听说了,县试、府试、道试三个案首,小三元啊!”

“府尊大人……”说到这,他朝陈华拱了拱手:“还有海陵的父母官陈大人都亲自题了匾额送来。”

“为励徐家后学,老夫今日专乘鹤儿冠礼之时,将两块匾额悬于祠堂之上!”

众人闻言,全都一惊,

匾额挂在祠堂,在这个时代简直是无上荣耀之事。

有些小家族,家里中了个生员那也是要挂个牌匾喜庆一番的。

但徐家可不是什么小家族。

看看徐家祠堂梁上的匾额。

正中间是皇帝亲书的科甲流芳匾,那是徐嵩中了进士,刚当上皇帝的至正帝听说徐家父子同朝为官后,亲自题写的褒扬之匾。

在科甲流芳左右则各有一块进士及第的大匾,这是徐蕃、徐嵩父子中进士后,朝廷专发的匾额。

除此之外,梁上再无其他。

但徐家能不能挂别的匾额呢?

事实上是可以的。

因为就算是做个贡生,也可以花钱请府台大人写个匾挂在自家祠堂上。

不过这种纯纯属于在脸上贴金,徐家不屑这么做罢了。

这时,徐嵩拍了拍手,只见抬匾的徐家族人掀开了第一个匾额。

这是陈华专为徐鹤题写的少年明经。

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龚遂、翟方进等皆以明经入仕。

明经就是通晓经学,之后代指儒生。

能叫通晓经学,说明咱们这位陈县尊还是对徐鹤的学问十分认可的。

这代表陈华知道徐鹤,至少十三经熟读,不然写了这个匾,人家一问徐鹤经义,徐鹤万一拉胯,打的就是人家陈华的脸。

陈华虽然是七品县令,但也是进士官,很要脸面的,所以匾额就算恭维,但也不可能瞎写。

一众宾客看到这,心里对徐鹤的才学进一步加深了印象,从刚进门时这小子运气不错到现在的这小子三把刷子少一把,中间就差这么个匾。

事先找好的匠人,这时连忙爬上梯子,当着众人的面将这匾挂了上去。

这匾虽然不能排在进士匾后,但位置也颇为显眼,徐家一众后辈见到这一幕,眼睛都憋红了。

陈华见状得意地抚了抚须,自己字能挂在徐家宗祠里,那也是可以吹一辈子的事情了。

这时,徐嵩道:“请彭知府匾!”

红绸拉下,徐鹤就见匾上写着四个大字三元及第。

“我去!”徐鹤吓了一跳,老彭这也吹得太过了!

三元及第那可是乡试、会试、殿试才能叫三元及第,咱这分量不足啊,注水了属于。

但定睛细看,原来在三元及第的三前面,还有个小字。

额……

小三元及第。

好吧!

老彭也会玩花活的吗?

比如你去有些人家的祠堂,刚进门就看见硕大的进士匾。

千万不要以为这家里一定出过进士。

你要仔细走进端瞧好了。

说不定就在这匾上哪个犄角旮旯上写着恩、岁这些字。

这是因为国子监的学生中有岁贡、恩贡,他们因为跟举人、进士一样,也被视为正途出身,所以社会地位还是挺高的。

亲朋好友们为了恭维一二,便会凑钱请地方官写个匾挂起来。

直接写恩贡、岁贡又没进士响亮,干脆……

这种情况在后世,尤其是清朝时十分泛滥,没想到老彭不学好,竟然在这个时代也拾起来用了。

大魏朝这种情况还是不多的。

但众人不仅没有废话说,反而特别眼馋。

毕竟人家彭知府向来清名在外,肯定是不会为了拍徐家马屁写这种匾额的。

那唯一的解释就是,人家看好徐鹤,自愿行为。

特么,不能想,越想越嫉妒徐鹤这家伙。

等小三元及第匾挂上了祠堂,徐嵩朝徐鹤招了招手。

等徐鹤过来后,他指着少年明经道:“陈大人此匾,何意?”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堂下宾客闻言连连点头,这小子回答得好!

徐嵩也满意地点头,又指了小三元的匾额问:“彭大人此匾,何意?”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徐鹤朗声回答!

台下众人听得击节赞叹,恨不得这徐鹤是自家子弟才好。

徐嵩叹了口气道:“真徐家鸾凤也!”

接着他转头问李知节道:“慎行,徐鹤之字可曾取好?”

李知节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徐鹤温言道:“吉月令辰,乃加元服。懋敬是承,永介景福!赐尔字曰亮声。”

自此之后,徐鹤徐亮声长大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