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帝师 > 第219章 高壁

寒门帝师 第219章 高壁

作者:我是泡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29:58

第219章 高壁

寒门帝师第一卷第219章高壁登记完,自有斋夫领着丁泽去铺床叠被,谢良才则领了徐鹤朝教授的公廨报道去了。

说实话,要是没有骚人兄领着,这乱七八糟的流程和复杂的府学建筑群,绝对让徐鹤一天都摸不着门路。

有了谢良才这就方便多了,他在府学不仅对周围熟悉,而且流程也门清。

什么地方该用钱,什么地方要钱也别给,什么斋夫人不错,什么膳夫心思歪,他全都一一对徐鹤交代了,省却了徐鹤不少时间。

来到公廨外,谢良才指了指里面道:“高壁我不熟悉,你去了少说话,有什么不好听的你也别呛声!”

徐鹤闻言顿时心中忐忑起来。

倒不是他怂,而是人到一个陌生环境自然都有这个那个的反应。

公廨中也有个门夫,徐鹤上前说了自己是来报道的附学生员,那门子不敢耽误,连忙进去通报。

不一会儿,徐鹤站在堂中,只见堂中案上堆着的卷子几乎将案后之人挡了个结实。

那人听到动静,抬起头看了眼徐鹤便温言道:“你是徐鹤吧,稍等,我批完卷子再说!”

片刻后,那人放下手中的卷子,转了出来,坐在客座上,手里拿着徐鹤的卷宗看了起来。

“县试、府试、院试三试案首!当时我听说你要转来府学,我还挺诧异的!”

高壁是个高大的中年人,圆领的举人袍子穿在他身上像是小了一号,但他说话并没有徐鹤意料中的那般严厉,倒是有两分温和。

徐鹤躬身行礼道:“大伯父告诉我,说这次从县学转来府学,高教授是使了力的,学生心中感激!”

高壁笑得很粗犷:“哈哈,确实出了力,县学不肯放人,我是找了府台大人才把你要了过来。”

徐鹤还是第一次听到转学里的细节,顿时愕然。

高壁得意道:“学官有考课法,专以科举为殿最。九年任满,核其中式举人,府学九人中举、州六人、县三人为最。不仅如此,学官还考通经,过了才能升迁,所以为了九个人中举,我对你的到来那是乐见其成的!”

徐鹤笑了,这个高教授倒也不虚伪,说话挺直接。

说白了,自己的到来就是为对方的升迁添砖加瓦,他能不高兴吗?

但是这么直白的读书人,还是很少见的,尤其对方还是师长。

这时高壁严肃道:“我对你的期望甚深,九个举人里,你必须占一个,而且我不等九年,明年乡试,你去试一科,考不考中没什么关系,但又三年,下一科乡试你若不中,那不好意思,我会让你在我任内度日如年,听到没有!”

卧槽,刚刚还让人如沐春风,怎么突然就跟换了个人似的?

威胁完了,高壁又笑道:“不过你也别紧张,我看你的文章,虽然不算炉火纯青,但自有一番见地,有机会,我还要请你给府学里的秀才公们讲讲制义之道!”

徐鹤连忙躬身道:“学生不敢!”

高壁摆了摆手:“你院试的四书题和五经题在学院里都传开了,尤其是四书题,以《汉书》、《史记》笔意写就,全文散体,简直是闻所未闻,很有新意,有机会,不仅要你给他们讲课,我也要到场听的!”

好不容等徐鹤从公廨里出来,等在外面的谢良才道:“怎么样?高壁此人如何?”

徐鹤砸吧嘴,半天才道:“看不出来!”

谢良才疑惑了:“怎么就看不出来,是严厉还是温和,总有个态度吧?”

“时而严厉,时而温和!”

“特么!”

……

所有附生进学之后都是在育英斋读书,增生是致道斋,而谢良才这样的廪生则是在明伦堂。

古代的府州县学也是讲究竞争的。

每年的科试、岁试都是官方考察学生的手段。

平日里各斋堂之间竞争也很激烈。

因为决定升斋的不仅有考试,还有民z测评。

你平日里在自己的斋堂里牛哄哄,谈经论道打败天下无敌手,那自然会赢得训导的青睐。

训导觉得你行,那测评分就高,配合科试、岁试的成绩,那才能升斋。

府学除了教授,还有很多工作人员。

官身的有四名训导。

吏员则有斋夫八名,膳夫四名,门夫八名。

训导负责日常的教学工作,斋夫有点像后世的宿管阿姨,维持住宿区号舍的日常维护,膳夫则更好理解,他们日常做饭,跟学校食堂大师傅一个职能,但也帮忙处理些学校日常管理的琐事。

谢良才一边领着徐鹤朝育英斋走,一边道:“现在府学里训导只有三人,一个斋堂一名,斋夫只有四人,膳夫倒是满员四人,门夫最惨,只有两人,足足缺额六人!”

徐鹤好奇道:“这是怎么回事?还有,刚刚那门夫不是人很多吗?”

谢良才嘿然一笑道:“这教授、学正、教谕、训导,说起来是学官,但跟别的官员又有所不同,朝廷命官有朝廷给俸禄,学官称官其实不是官,他们只管学校中的生员,教授学问,是师傅的性质,往往只由州县给些钱度日,州县里用钱的地方多了去了,怎么可能拨足额,所以学官最苦。”

徐鹤恍然大悟道:“学官们都吃不饱了,那府学的吏员们日子可不就更难过了?”

谢良才点了点头:“这些吏员里,门夫算是好的,咱们出府学,多少都要给他们意思意思,到了科试、岁试,这些人也会往各人家中报喜领些赏钱,刚刚你看到的那些打伞、举旗之人都是那门夫的亲戚,知道最近生员进学,所以专门来赚些小钱。”

“至于斋夫、膳夫们,他们这些人得钱的门路就少得多,斋夫管着日常笔墨,平日里偷些外面去卖,赚些蝇头小利。膳夫嘛……”

徐鹤扶额:“我懂了,咱们府学的膳食定然淡出个鸟来!”

谢良才一愣,指着徐鹤哈哈大笑:“没想到亮声你竟然也会说这些荤话!”

徐鹤暗想:“完蛋了,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天天豆腐青菜,将来一米五可咋好,说不得,咱也有事没事出门打打牙祭了要。”

正在他规划府学生涯时,育英斋到了。

只见育英斋大门上挂着一块木匾,上书育英斋三个大字,而下面门两旁则是一幅对联。

徐鹤驻足念道:“绛丈流风邈,琴堂化雨新。”

“好联!”就在徐鹤品味此联时,育英斋里突然传来一声大喝:“倒要叫这帮附生们悄悄,咱们扬州府学的底蕴!”

谢良才闻言狡黠一笑:“亮声贤弟,进去吧,到你露脸的时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