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帝师 > 第223章 董狐直笔

寒门帝师 第223章 董狐直笔

作者:我是泡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29:58

第223章 董狐直笔

寒门帝师第一卷第223章董狐直笔徐鹤见他一副言之凿凿的样子,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又说了一段《左传》里的内容:“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

听到徐鹤这番话,欧阳俊有些懵逼。

其实,这两段话,都是出自《左传》,而且是联系在一起的。

原文是:“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宣子曰:「呜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宣子使赵穿逆公子黑臀于周,而立之。壬申,朝于武宫。”

这个故事其实很有意思。

大概翻译过来就是,董狐是春秋时晋国的史官。《左传》宣公二年记载,晋灵公聚敛民财,残害臣民,执政大臣赵盾多次劝谏,灵公不但不改,反而想害死他。

赵盾只好逃亡。当逃到晋国边境时,其族弟赵穿带兵杀死灵公,于是返回继续执政。

董狐记载道:“赵盾弑其君”。

赵盾那个委屈啊,于是辩解,说灵公是赵穿所杀,不是他的罪。

董狐说:“子为正卿,说是逃亡但还在国境之内,而且事发后你不讨伐赵穿,那始作俑者不是你又能是谁呢?”

由此,还诞生了一个成语董狐直笔。

如果从后世的角度来看,赵盾着实有些冤枉。

但当时的史官,都是以礼仪违合作为依据的。

所以孔子赞扬董狐“古之良史”时,也对赵盾叹息不已,说他如果当时离开了晋国,那也就不会被记成弑君了!

赵盾是“古之良吏”,董狐所以能够直笔而安然无恙,还得到千古名声。

其实,要想秉笔直书,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同样是在春秋时代,齐国大臣崔杼纵容旁人杀死君主庄公,齐国史官也这样记载:“崔杼弑庄公”。崔杼恼羞成怒,将他杀害。

而史官之弟照样续记,崔杼又杀其弟。

史官的另一个弟弟不畏强暴,继续据实记录。

大权在握的崔杼也终于束手无策。这就是直笔写历史的结果,齐国史官兄弟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扞卫了历史的真实,其自身也为后人演绎了一段悲壮的历史。

从董狐开始,《左传》、《史记》均继承了求实的史学本质。

一言以蔽之,就是“不虚美,不隐恶”。

因此,太史公才会把项羽写得那么悲壮,描写刘邦却多少有点市井流氓相,并不因他是当今皇上的老祖宗而有所避讳。

那么回过头来,想想焦泽的问题。

“对据事直书怎么看?”

徐鹤举赵盾弑其君这件事,首先就是告诉大家,你们稍安勿躁,大家都说的董狐直笔的故事,但实际上在圣人经义中,圣人已经针对这件事进行了臧否。

所以,据事直书这东西在经义中不存在,你们别想挑我的茬。

接下来,我们再回归事件本身。

董狐在这件事中真的是据事直书吗?

看原文,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赵盾的族弟杀了晋灵公,董狐你凭什么把责任归结到赵盾身上。

这本身也是一种用主观判断,代替事实的行为。

你都已经用主观意识写史了,何谈据事直书呢?

真正的据事直书,应该是说明赵盾在边境没有离开晋国,赵穿就杀了晋灵公,最后得出的结论应该是赵穿弑其君,而非赵盾弑其君才对嘛。

所以说,据事直书什么的说说就是了,别当真,就连董狐直笔都有待商榷,还扯那么多干嘛?

徐鹤举这个例子,就是告诉大家这个意思。

焦泽听完,沉默不语,心中反复咀嚼徐鹤举例的深意。

但阶下的一众府学生员们却还没反应过来。

欧阳俊还在挠着脑袋转不过弯来。

“不对啊,赵盾势力这么大,董狐却在史书上记载他弑君,这不就是秉笔直书嘛?”

一众廪生、增生和附生纷纷点头,搞不明白徐鹤话中的深意。

这时,突然育英斋外传来一声轻咳。

众人被这声音惊醒转头看去,只见教授高壁从外面走了进来。

一众府学生员连忙躬身行礼道:“学先生!”

府学中教授、训导等学官,在公众场合,大家都要称呼学先生,但私底下可以称呼其官职,比如高教授,比如焦训导。

高壁冲着众人点了点头,然后来到徐鹤身边道:“焦训导的问题我在外面已经听到了,徐鹤的回答,发人深省,尔等今日回去,以赵盾弑其君为题,写个文章交上来。文章里我不要你们分析赵盾的行为,而是要从董狐秉笔直书起讲!”

众人闻言顿时哀嚎一片。

写文章没啥,大家天天写,但高壁的要求明着说,就是要考察大家有没有听懂徐鹤刚刚的阐发。

听懂了,文章也就出来了。

听不懂,那就是偏题,得分肯定不高。

但眼下,除了有几个脑子活络的绕过弯来,大家几乎都还是一脸懵逼的状态。

所以,这题怎么解?

这时高壁道:“徐鹤,你不用写这篇文章,我对你另有安排!”

徐鹤无语,这都叫什么事儿,开学第一天报道就遇到这么多事,将来的府学生涯看来很精彩啊!

想到这,他转头看向谢良才,特么,骚人兄一脸小人得志的摸样,始作俑者现在都这么狂了吗?

一旁的高壁不知道徐鹤此时的心理活动,开口道:“你是咱们南直隶第一个小三元,几个月内就得了县试、府试、院试三个案首,这么短时间里,你的成绩是有些人穷尽一生都难以达到的,这里面我相信一定有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明天就由你给大家讲讲,你是怎么学的?可以吗?”

徐鹤:“……”

好吧,三好学生上台当着全校师生的面分享学习经验……

有没有升旗仪式和唱国歌?

没有?

差评!

「求关注,求,求免费礼物,求推荐,求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