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帝师 > 第23章 东顾江乡水国中

寒门帝师 第23章 东顾江乡水国中

作者:我是泡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29:58

第23章 东顾江乡水国中

寒门帝师第一卷第23章东顾江乡水国中黄有才不知如何回答,整个人僵在那里。

他因为家中有人做官,所以消息比普通人灵通些。

县令大人的朋友,谢子鱼正是号北溟……

马夫子正被徐鹤教训得恼羞成怒之际,见到谢鲲身着儒衫,心里也没多想,以为是哪里来的读书人:“你到底是谁?未经邀请,擅闯社学,小心我去县里教谕那告你一状!”

教谕是县里专管文教工作的小官,属于不入流的那种,不过平日里也管着全县秀才,在马夫子眼中,教谕就是了不得的人了。

但谢鲲却轻蔑一笑道:“教谕?就算是本省提学来,见到我也要客客气气!”

马夫子闻言眼珠子都快瞪出来。

提学又称提督学道,专掌一省学政,一般由按察副使、佥事充任,而海陵隶属南直隶,学政更是由御史担当。

而且如果不是进士,是没有资格担任学政的。

所以马夫子听闻谢鲲大言,学政来了也不怕,心里立马咯噔了一声。

在他看来,连学政都不怕,说明也是中了进士的,眼前这人要么是在职官员,要么是省亲官员。

甭管什么,这人收拾他一个小小童生,简直是三个指头捏田螺,十拿九稳。

就在这时,突然门外传来杂乱的脚步声,似乎有不少人进了院子。

刚刚吃面条的女人问了句“是谁”。

但下一秒就没了动静。

不一会儿,县令李知节走进社学学堂。

看到谢鲲的一瞬间他笑道:“子鱼,害得我好找!”

马夫子顿时眼前一黑,进门这人身着七品官服,想来就是最近刚刚上任的县令大人了。

而李县令对来人如此客气……

“哈哈,刚刚遇到个好玩的事情,你这学生有点意思!”谢鲲手指徐鹤道。

李县令这才注意到谢鲲身后的徐鹤:“咦,你就在这社学读书?”

徐鹤连忙躬身行礼道:“老师!”

马夫子:“……”

他以为在乡里社学可以肆意欺侮徐鹤,可他没想到今天县令竟然出现在这里,更让他惊讶的是,徐鹤和李县令表现出来的关系,压根不是黄有才说的那样,仅仅是名义上的师生。

这下大发了,自己刚刚故意刁难县令大人的爱徒,自己在这县里是不想混了。

黄有才脸上也不好看,青一阵白一阵。

李县令早就注意到他了,对这个黄有才,他的观感可以说厌恶无比,这科县试,要不是看在他哥黄有望的面上,自己早治他诬陷之罪,没想到竟然又见面了。

这时,谢鲲上前在李县令身边耳语了几句。

李县令越听眉头皱得越深,他看向马夫子道:“我记得我刚上任时,教谕带着各村社学夫子拜见,徐家村是个姓谢的秀才,怎么?换人了?你是什么功名?”

马夫子的脸腾地红了,他抬抬眼皮看向黄有才,嘴里嗫嚅道:“学生姓马,是个童生。”

李县令大怒:“你一个小小童生竟然在本官面前自称学生?左右何在?”

跟着县令出来的皂班乡勇立马闪出两人,一边一个扭住马夫子的胳膊。

“拖下去,打!”

马夫子惊慌道:“大人……”

可李县令压根不看他,转头又盯着黄有才。

黄有才脸色蜡黄,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滚落在地。

李县令:“今日发生何事是否与你有关,你自清楚,我会写信与你兄长,将你近日所为一一道出!但我要劝你一句,君子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

黄有才算是跪怕了,他连忙从案后走出,整个人伏在地上道:“谨遵大人教诲!”

李县令淡淡道:“罚你回去禁足半年,在家好好反思!”

黄有才闻言顿时跟泄了气的皮球一般瘫软在地。

他这人向来秦楼楚馆去惯了的,罚他禁足比要他命还难受。

这边李县令说完,转头对身后跟着的礼房司吏道:“侯司吏,明日去将原本姓谢的秀才请来,本官的弟子怎么能要个老童生来教?没得耽误了!”

他身后一个吏员打扮的人连忙躬身应下

听闻谢夫子要被请回来,学堂里轰然叫好,学童们山呼“知县大人英明”!搞得李县令意外收割一波民意,心情大好。

处理了一桩小事,李县令心情稍稍好转,他冲徐鹤招了招手道:“你跟我们出来。”

徐鹤闻言,在一众同窗羡慕的眼光中跟着李县令、谢鲲一行人走出学堂。

来到院中时,马夫子被两个皂班乡勇正按在地上打屁股,一旁嘴上有黑痣的女人撒泼似的在地上乱蹬乱骂。

李县令见状,黑着脸冷哼道:“成何体统!”

说完,一甩袖子出了院子。

来到院外时,李县令皱眉对徐鹤道:“这种小人,以后不要跟他们纠缠,有什么事可以直接去县衙找我,若我不在,可以托人带话给你谢师伯!”

李县令这人虽然做事有点冲动,但对徐鹤是真的好,为人也正直,疾恶如仇。

徐鹤心中感激,躬身对李县令道:“老师之恩,学生没齿难忘,如今无以为报,只能发奋读书,以期将来能为老师臂助!”

李县令终于露出一丝笑容点了点头。

他看着近处大河,又远眺影影绰绰的海陵县,转头对徐鹤道:“你谢师伯海内大才,不仅文章做得好,诗画更是双绝,趁他在此,不如你赋诗一首,请他点评一番如何?”

谢鲲闻言一愣,接着意味深长地看向李县令。

徐鹤搜刮肚肠,还真有首诗挺应景儿。

这是明代海陵诗人储瓘的《自柴墟归海陵》,只要稍稍修改一番便符合眼前风景。

东顾江乡水国中,

帆悬十里满河风。

白萍无数依红蓼,

昨日凤凰墩已空。

“好诗!”谢鲲听完用折扇一拍左手掌心赞道。

“东顾江乡,帆悬十里写景,白萍无数,凤凰已去述情!没想到你小小年纪竟有如此诗才,我大魏将来诗坛必有你一席之地!”

李县令闻言不由抚须微笑。

他跟谢鲲的想法一样,都认为徐鹤未来可期,于是他微微一笑道:“社学夫子毕竟学识有限,子鱼兄最近逗留海陵,不如帮我教教这个学生?”

谢鲲一副我早知如此的表情道:“也不是不行,我的束脩可不是五十文咯!”

众人闻言一愣,然后全都哈哈笑了起来。

徐鹤恭敬道:“师伯教我,是我天大缘分,我定备下厚礼再行拜见!”

谢鲲抚了抚须笑了,但却没有说话。

李县令见此便对徐鹤道:“你先回去吧,每月逢五、八日去县衙找你师伯请教学问!”

“是!”徐鹤又施一礼退下了。

等徐鹤走后,谢鲲似笑非笑地看向李县令:“慎行,我观你似乎很看好这个小子!”

李县令点了点头:“十五岁的年纪,破题沉稳,诗才惊艳,关键是这么多年,无人发掘这块璞玉,现被我第一个发现,早早结点善缘,等他将来发迹,也好给我儿子当个现成的老师!”

谢鲲闻言先是震惊,然后沉默片刻道:“自你授官,没想到眼界也放宽放远了,官场确实锻炼人啊!”

李知节自嘲一笑:“你呀你,要不是会试考场恣意挥洒,也不会落得个黯然回乡,下一科可不能妄为了!”

说到这个,谢鲲有点心烦,他摆了摆手道:“刚刚你那学生诗中提到凤凰墩,是不是望海楼东边城墙下那高处?”

李知节闻言,不由吐槽自己这个朋友思维太过跳跃,他点了点头道:“正是!相传是南宋抗金时,在城外取土堆砌而成,是东城墙内地势最高的地方。”

谢鲲思索片刻后笑道:“回去时路过凤凰墩看看,走,我们继续在周围看看地形,怎么也得做到心中有数才好!”

本章中原诗是明朝海陵神童进士储瓘所写。

储瓘号柴墟,是明朝有名的诗人。

这首诗名叫《自柴墟归海陵》,原文:

北望江乡水国中,

帆悬十里满湖风。

白萍无数依红蓼,

唯有逍遥一钓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