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帝师 > 第240章 版权保护

寒门帝师 第240章 版权保护

作者:我是泡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29:58

第240章 版权保护

寒门帝师第一卷第240章版权保护这不巧了吗?

哎……?这不巧了吗?

瞌睡有人送枕头。

自己这边正准备做文抄公,那边书坊的老板就送上了门。

徐鹤其实对书坊老板登门早就有所准备。

这个时代的书坊里,历年院试、乡试、会试的高中者,书坊都会购买他们高中时的程文汇印成册,卖给读书人学习。

但院试这一层,可不是谁的文章都能入选的。

因为质量原因,书坊只会购案首的文章与历年乡试、会试的好文汇编成册。

不过这次广陵书坊的季掌柜亲自登门,肯定没有这么简单。

若是只要徐鹤一两篇文章,那书坊找个人过来就行。

果然,季掌柜道:“徐案首是咱们南直隶的第一个小三元,府试的文章我看了,每每想到歌九德而间九功,雍雍乎凤鸟之和鸣也,而声孰尚之。舞九韶而协九奏,跄跄乎百兽之率舞也,而容孰尚之这两句,我都不禁击节赞叹!”

“所以,本书坊想将徐案首将县试、府试、院试的文章全都买下,然后再请徐案首选一二十篇平日习作之文一并编成册子!”

“放心,价格方面我们按照往年南直隶中式进士的文章价格购之,一篇文章二两银子!”

徐鹤点了点头,书坊的规矩,他听谢良才说过很多次。

这个季掌柜出得价格可以说是很有诚意的。

想到这,徐鹤道:“这是好事啊,季掌柜稍待!”

说完,他转身进了书房,取出一叠文章出来递给了季掌柜。

这些文章前几篇都是自己考完录写下来的应试之文,别的则是与谢良才一起切磋时写的文章。

质量什么的都还是有保证的。

季掌柜突然拿了厚厚一叠纸稿,连忙喜不自胜地翻阅起来。

得了三个案首的文章自不必说,季掌柜看完后连连赞叹:“徐公子案首之名,名副其实,名副其实!”

说完,他又翻阅起徐鹤别的文章。

第一篇题目是《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这是一篇《中庸》题,大意是智慧、仁爱、英勇这三者是天下的大德行。

来看徐鹤的破题:“德行于天下,统言之而知人皆可以行道矣!”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就是德作为天下古今同得之理,总而言之,说明了人人都可以践行人伦之道。

季掌柜虽然是商人,但这个时代的书商,眼光不比普通读书人差,一看这破题,他顿时精神一震。

徐鹤这破题可谓之分严谨。

一下子就让人明白,他的这篇文章,不是说德,也不是说天下大道,而是重点突出一个践行二字。

也就是题目中的达字。

智、仁、勇是人的通性,是普遍存在于人身上的品格,无论贵贱、贤愚、圣凡,无不具有智仁勇的种子。

但达犹如车子,它的存在,或者说使命就是车子需要运载的东西。

那这东西是什么呢?

是道!

都说八股最重破题。

徐鹤用短短一句话,就说出了这么多的道理。

这文章不用看,下面的内容根本不会差。

这就是李知节所谓的一字立骨,提纲挈领。

季掌柜心道,若是都是这种水平的文章,那这程文集估计要大卖。

看完一篇,他又迫不及待地看了下一篇。

果然,徐鹤的水平可以说十分稳定,而且文风嬗变,不管是喜欢排偶还是散体,都能在这些文章里学到一些东西。

季掌柜当即拍板道:“徐公子,这些文章我们广陵书坊要了,我开价二两五钱银子一篇!但我也有个条件,这些文章,除了我们书坊,你不可以再卖给别人!”

徐鹤点了点头,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别以为在古代,就没有版权保护。

最少从宋朝时,对作者和书坊的着作权、版权保护就写入了法律。

其中,最有名的一件公案就是理学的大圣人朱熹。

南宋大儒朱熹作品一纸风行,自印自售《论孟取义》一书,却遭到浙江书商非法盗印。

朱氏气恼,忙向好友吕祖谦致信求助,希望身为地方官员的他出手相助,禁止翻印销售,并不惜告状打官司维权,以震慑小人嚣张气焰。

朱熹版权意识如此高涨,与其外祖徽州巨商祝确有关。

祝氏为宋代刻书大家,富甲一方,家产几占歙县县城之半,故时称“祝半州”。

早年丧父、被寡母抚养成人的朱熹耳濡目染,对出版行业自不陌生。

后人统计,朱熹一生出版收入不下两百多万贯,相当于七八十万两银子,富比王侯。

朱熹这位历史上刻书最多的大学者,儿子女婿负责经营,门生弟子参与协助。

后裔出版《朱子文集》八百年,独家垄断直到清代。

其他书坊只有羡慕的份,绝不敢染指盗印。

华夏已知的最早的保护版权的文件正是朱熹的表侄祝穆要求官府颁发的。

祝穆开刻自撰的地理着作《新编四六必用方舆胜览》共有71卷,雕印成本惊人,为防竞争对手嗜利盗版,他于南宋嘉颐二年请求两浙路转运司与福建路转运司颁发榜文:“穷年矻矻,接手自抄录,寝食为废,乞行约束,庶绝翻版之患。”

祝穆特意在自序后附上榜文,警告盗版者:一旦发现,有权告发,追人毁版,严惩不贷。

有了法律撑腰,他的作品销售量自然水涨船高。

元人方回的《灜奎律髓》记载:“蜀中人士来购,一次竟以千部计。”

但你想要保护版权,其实是要去衙门报备的。

当然,其中上下打点,花费着实不少。

这也从侧面反映,季掌柜对徐鹤程文集的销量十分看好。

确实,最少在来年乡试之前,像徐鹤这种案首的文章都是十分畅销的。

更何况徐鹤还顶着个小三元的名头,估计书籍一旦出版面世,别的地方不说,南直这一块绝对洛阳纸贵。

这真不是吹牛,为什么?

因为大家都想从徐鹤的文章中摸索出杨寅秋这个大宗师的口味,以待来年临摹文风,投其所好。

谈完了正事,季掌柜爽快付了钱,又请了这块儿的甲长做了中人,双方签署合同,等交到衙门,这售卖文章的合同就算正式成立了。

季掌柜笑道:“徐公子之才,想必来年乡试必登桂榜,到时少不得还得上门叨扰。既然这样,在下先告辞了!”

徐鹤笑道:“季掌柜,稍等,我这还有点东西想请你看一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