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帝师 > 第361章 你怎么教的?教教我好不好?

第361章 你怎么教的?教教我好不好?

寒门帝师第一卷第361章你怎么教的?教教我好不好?沈家的事情,着实让徐岱茶饭不思,紧张了许久。

但徐鹤却不以为然地带着顾姐姐和李思夔等人去了扬州。

出了沈家这档子事,瘦西湖边沈瑄送的别院算是住不成了。

他叫丁泽拿着钥匙去趟松江,交给沈瑄。

自己则先叫吴德操帮忙赁套雅致的院子,先把顾姐姐和娟儿等人安置下来再说。

这边刚安顿好,便带上李思夔去向老师交差去了。

到了李知节放衙的时辰,徐鹤带着李思夔通报之后求见。

原本想着是师母来了,终究是女眷,提前通报一声,这是礼节。

谁知进了后衙,竟然发现老师和一个瘦削的女子坐在院中等他们。

李思夔看到那女子,“嗷”的一声便钻进了女子的怀中。

徐鹤见状,哪还不知道对方的身份,连忙躬身行礼道:“师母在上,请受晚辈一拜!”

说完,恭恭敬敬磕了个头。

师母柔声笑道:“是亮声吧,你老师经常在我面前说起你!说你才思敏捷,为人沉稳多智,很多事他都要听听你的意见呢!”

李知节一听这话,顿时觉得失了师道尊严,连连咳嗽板着脸道:“你带着思夔先去后面,我要跟亮声说会儿话!”

师母见状,微微抿嘴一笑,便带着李思夔进了房间。

李知节等他们走后,这才咳嗽一声问道:“最近在家里,学业可曾耽搁了?”

徐鹤早知他会有此一问,于是从袖中摸出这段时间写的文章。

李知节拿起,真就一张张细细读了。

看了小半个时辰,他才看了不到五分之一,但这就够了,他点了点头道:“文章愈发老辣,倒是可以在桂榜一试了!”

徐鹤想到乡试,于是将沈家的事情对老师说了。

李知节听到沈家便皱起了眉头:“松江方知府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了,一个小小童生,竟然仗着家中势力,当众羞辱朝廷命官,逼迫其人挂冠而去,国朝百多年,这还是第一遭的奇闻,沈阁老教子无方,迟早受其所累!”

说完后,他宽慰徐鹤道:“以你现在的学问,就算那王良臣挟私报复,你也无须担心,大不了写信给小石公,让他安排你提前入京,以子侄辈的身份,在京师参加乡试,亦无不可!而且,在南直隶这种文风昌盛之地,你尚且独占鳌头,更别提北上乡试了,不拿个五经魁首,你都叫发挥失常!”

“卧槽!”徐鹤心中骇然,这算是中考移民吧?

众所周知,江南,尤其是南直隶、浙江、江西、福建都是科举大省,每年不知多少读书人挤破头想走科举这条独木桥。

但北方相比南方,科举水平相对而言就差多了。

大魏虽然没有另一世的大明朝的南北卷分录,但在这一世,北方的考卷相对而言朝廷还是照顾一些的,相比江南考卷,比较容易一些。

如果徐鹤能去北京应乡试,真的可以说是三指捏田螺,十拿九稳了。

但徐鹤还是摇了摇头道:“学生想今年岁考试试再说,若是大宗师真的有意刁难,到时候再另想他法吧!”

李知节点了点头道:“虽然去北京乡试于你而言更好,但你这么做也不错,小石公毕竟刚刚入阁,若是这时帮你安排此事,恐生物议!”

徐鹤也是这么想的。

不过事情还没发生,也没必要自己吓自己。

聊完了学生的学业,李知节又问起了自家儿子的情况。

李思夔小朋友的情况,这半年以来简直好得不能再好了。

人黑了、瘦了,但身体因为锻炼结实多了。

眉宇间也没了官二代的傲气,天天跟张三让一起耍,让他不知不觉间丢掉了那种老气横秋的味道,整个人天真烂漫多了。

学问上更是了不得。

他跟着徐鹤读书,如今四书已经通读,正在研究注疏。

徐鹤甚至还嫌这个进度太快,他觉得小朋友就是要锻炼阅读能力,不要过早接触枯燥的经义。

所以经常拿些闲书给他看。

比如最近被李思夔每日里催更的西游记,徐鹤都已经抄到人间恐怖狮驼岭了,把人家小朋友馋的,天天跟在他屁股后面催更,搞得徐鹤疲于应付。

这时,他从袖中又拿出一叠纸递给李知节道:“老师,这是师弟这阵子做得文章,我没让他多些,只是试了试水,您看看如何!”

李知节听到自家儿子竟然开始制艺,顿时大吃一惊接过徐鹤手里的卷子。

翻开第一张,只见页眉徐鹤一手熟悉的馆阁体在上面写道:“致远恐泥!”

这道题出自《论语·子张》:“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以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想要作文,首先要搞懂题目的意思。小道者,异端也;泥者,不通也,这句话是勉励人要学大道正典。

小道为异端邪说,百家之语也。虽然是小道,但小道也有道理,但时间长了,则恐泥难不通,所以君子不学小道。

再看李思夔的文章。

道有是非之辩,学者有去取之择焉。

盖是在所取,非之所取。

小道之在天下,似是而非者也,学者何取焉?

故子夏曰,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看到这时,李知节惊讶地抬头看向徐鹤道:“这,这是思夔所写?”

徐鹤笑道:“正是师弟自己所制!”

李知节又重新读了一遍文章。

破题开宗明义,直接说大道小道有区别,学习要懂得取舍。

可以说这破题虽然简单,但每个字都说到了点子上,从此观之,自家儿子对论语这一篇可以说掌握得非常完美了。

然后说对的要学,不对的要摒弃,小道对于天下之人来说,那似乎有些道理,但其实是错的。

进一步点题。

接着,李思夔说,子夏说过,小道学的时间长了,恐怕会狗屁不通,所以君子不能选小道!

再次用子夏的口吻点题。

三连点,完美!

这才半年啊,自家儿子以前虽然聪明,但他从没教过儿子八股文章。

这才半年啊!

别看这文章简单,但拿去考个秀才都绰绰有余了!

不是,徐鹤,你是怎么教的?教教我好不好?

李知节心中呐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