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帝师 > 第377章 勾结倭寇

寒门帝师 第377章 勾结倭寇

作者:我是泡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29:58

第377章 勾结倭寇

寒门帝师第一卷第377章勾结倭寇徐鹤虽然心中还有很多问题想问清楚了。

但见师伯这幅勾动回忆,神不守舍的样子,便也不敢打破砂锅问到底了。

戚继光也发现了老师的不对,于是重归正题道:“倒也不全是咱们卫所子弟不争气,实在是现在武人的地位太低了,听说前阵子大宁都指挥佥事在路上遇到祁州知州,一个堂堂五品刺史,竟然因为没有避让,被那知州李玉按在路边杖打……”

“亮声,你说说,袭了武职也是没几分体面,还不如家财万贯受人尊敬呢,谁还愿意习武?”

祁州就是后世的保定市安国市,唐末分定州而置,到了大魏朝,祁州是为散州,知州是从五品,但都指挥佥事那可是都指挥使的属官,秩正三品,光从品级上讲,不知道甩那李知州多少条街去了。

但奈何文官势大……

徐鹤相信,一个国家,如果不尊重军人,不提高军人待遇的话,那他的军队肯定是散漫无用的。

没错,五代的教训太过深刻,但文官治国,两宋就没有教训吗?

不能因为没有大的战事就贬低武人,无限拔高文官的身份,这是很危险的。

更何况,眼看着大魏朝这破船早已千疮百孔,若是还像以往那样不只是武人,放任卫所自留,想想远在广西的选锋兵,真的会让人夜不能寐的。

但这种现象说实话,也是积重难返。

别看戚继光现在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其实受到政策的影响,一个人,不过是时代洪流里微不可查的一滴水珠罢了,能做的只有随波逐流,要不然戚继光这么羡慕读书人呢?

“你看看我,到底书读得少,说话总是乱岔!”戚继光笑道,“说袭职的事情吧!”

从戚继光那了解到,每年朝廷的兵部武选司都会在两京都督府的大校场上考察袭职武将。

大校场监比,演武厅上内臣中坐,锦衣卫,兵科给事中下手左方坐下,都督府的属官则坐在右边。

其实英宗以前,袭职的比武都是由五军都督府单独负责,但从英宗八年起,比武的监考就陆陆续续加进来这么多衙门。

可想而知朝廷对武将的防备之深,远超历朝历代。

这袭职的比武,有点类似武举,先要笔试,笔试的内容实则就是纸上谈兵,让考生们在考卷上用文字搞兵器推演。

第二项则是弓马、步战,这是考验考生的身体素质,比如射箭来说,五发三中者叫单收,全中或者四发中的者为全收,这两个等级就算过关,其他就是不及格了。

第三项则是实际的战争模拟,当然,场面没那么大,考校的是武将扎营、领兵作战、侦查斥候,随机应变的能力和临敌战斗的勇气。

“若是考得不好怎么办?”徐鹤问。

戚继光摇头苦笑道:“若是三样有两样过关,还是可以袭职的,但是俸禄减半,来年再考,三次未能全过,则流放边陲!”

这处罚还算人性化:“但若是有人到了袭职的年纪不去应试呢?”

戚继光听到这脸色突然难看了很多,半晌后才道:“褫夺武职,本卫听用!”

徐鹤不明白好好的,戚继光怎么突然脸色这么难看。

戚继光看了徐鹤一眼,叹了口气道:“亮声,实不相瞒,我虽然自幼家贫,但出钱去京中赴试的钱还是能凑得出的,可是……,可是上下打点却要花费很多银钱,我怕到时候三年期满,若是不能通过考试,就要被流放了……,故而你问不去可否时,我,我在犹豫!”

徐鹤听到这,突然感觉这个世界真的很荒谬。

堂堂的戚继光,年轻时不是意气风发的少年,想的也不是卫国戍边、驱除倭奴,反而因为能不能袭职而犹豫着干脆不去应考,最后成为卫所的一个普通大头兵,天天为卫所的武官们端茶递水,耕田种地。

想到这,徐鹤对戚继光道:“师兄,你可能也听说了,我的大伯父……”

谁知还没等他说完,谢鲲道:“别提小石公了,三年后等元敬袭职时,你那大伯父能不能还在朝廷里尚且两说呢!”

徐鹤闻言苦笑道:“原来师伯也不看好我大伯父……”

谢鲲听到这,难得正经地坐直了身子道:“小石公是朝廷难得的良臣,懂兵法,知兵事,他若在朝中,倭寇虽不说能立时剿灭,但也不会放其做大,但奈何还有那姓秦的任首辅,吴兴邦也是个没用的,我看啊,小石公就算手腕通天,也不是这些人的对手。”

徐鹤听到这话,实在是好奇,便问道:“师伯,上次你亲自进京催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谢鲲听到这,脸色渐冷道:“陆……陆部堂到任后,整饬军备,训练士卒,浙江军民士气提振极大,更是在台州和义乌间被陆部堂带领的边军和永康县的矿工们杀得大败,一战剿灭倭寇三千余级。”

“倭乱以来,一战而削三千贼首,已经是前之未有的大胜了。但……”

徐鹤皱眉道:“怎么了?”

“但捷报和要粮的折子传到北京,秦砚竟然压下捷报,当着朝臣的面质疑陆部堂杀良冒功,最后不仅没有奉赏,甚至连粮饷都没有拨给。”

“消息传到军中,士卒哗然,陆部堂委我为筹粮委员,令我进京要粮,谁知到了北京,各衙门推诿塞责,明明拿着内阁的文书,却始终提不到粮食!”

徐鹤听到这,感觉这情节怎么这么熟悉呢?

拍拍脑袋这才恍然,师伯的遭遇不就是自己在漕司衙门的遭遇吗?

想到这,他脱口而出道:“是不是秦砚压根不想给粮?”

谢鲲眼神冰冷的点了点头。

“最后给还是给了,但陆部堂终究熬不到粮食到的那一天了!”谢鲲冷冰冰道。

徐鹤好奇道:“为什么?秦砚为什么要扣着粮食不发?他跟陆部堂不是老相识吗?而且陆部堂南下浙江,还是他运作的?”

谢鲲看向徐鹤,用冰冷彻骨的声音道:“因为秦家是江西最大的茶叶、瓷器和丝绸商人!”

徐鹤大惊失色:“师伯,你的意思是……”

谢鲲呵呵一笑,喝了一口酒看向船外平静的湖面淡淡道:“刚刚你们不是说了吗?有人勾结倭寇走私贩卖丝绸细布,那怎么能少了瓷器和茶叶呢?”

“轰……”一声炸雷在天边响起,早上还晴空万里的天色,到了这会儿,不知不觉间阴云密布。

“回去吧!”谢鲲意兴阑珊自嘲道:“大冬天的游什么湖,我也是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