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帝师 > 第388章 扶摇直上九万里

寒门帝师 第388章 扶摇直上九万里

作者:我是泡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29:58

第388章 扶摇直上九万里

寒门帝师第一卷第388章扶摇直上九万里进去的是三个人,谁知道出来了四个。

谢良才沉默地跟在徐鹤他们身后,也不说话,就是跟着。

徐鹤停下脚步笑道:“德夫兄,你不必要跟我们一起出来的。”

谢亮才没有说话,反而招了招手,让自家下人将马车牵过来。

上了马车后,车厢里有点挤,大家也都不想说话。

好半晌戚继光突然苦笑道:“我说各位,怎么都不说话了?应该卖惨的是我吧?”

这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笑了。

其实大家都是害怕,现在不管说什么都是对戚继光的一种伤害。

戚继光感动抱拳道:“我戚继光能有几位作陪,一起出门,实在是三生有幸!”

谢良才叹了口气道:“元敬,我说句实话,刚开始时,我对你武人的身份也有些不以为然。”

“但亮声说得对,不能因为现在很多武人,见到文官时的各种卑微,就理所当然地觉得这都是应该的。”

“一个时代,如果要用尊严换背景,再用背景换资源,那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谢良才的最后这句话让徐鹤对这位德夫兄的观感,更上了一个层次。

用尊严换背景,用背景换资源。

这就是千古不变的,底层阶级向上跃升的唯一办法。

虽然无法改变,但作为大理寺卿家的公子,能说出这么富有哲理,这么通透的一句话,还是让人觉得谢良才的与众不同。

武夫作为这个时代,被文官狠狠压制的那一方,不正是通过巴结文官来保住自己的位置吗?

但徐鹤却对这种以文制武的政策不以为然。

老祖宗都说过了,什么事,都要讲个中庸。

若是因为避免唐末五代的惨剧,就疯狂的,没有底线地压制武人,那是矫枉过正。

没错,武将们经历了以文制武的国策,确实老实了。

但这样的政策,同样阉割了一个民族的血性。

不是汉人羸弱,不是汉人没有骨头。

汉唐时,一汉当五胡的碾压式战绩,难道仅仅是因为当时的汉人天生神力?

不,不是。那是因为国家从政策层面就鼓励开疆拓土,是因为国家从政策层面就没有什么劳什子以文制武。

想到这,徐鹤胸中激荡,转头对戚继光道:“元敬兄,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马车里的人都很好奇徐鹤这时候提什么问题。

徐鹤道:“元敬兄,以你之见,为什么汉武帝、唐太宗能够开疆拓土,一扫胡氛,最终成千古一帝?”

戚继光皱眉沉思片刻后,犹豫道:“亮声,你是说这些朝代都鼓励耕战,对外拓边?”

徐鹤点了点头道:“从老百姓到帝王,甚至世家大族,全都热衷于开疆拓土,为什么?利益驱使而已,有了战争,武将才有用武之地。而现在,正是你们这些武人最好的机遇啊!”

戚继光想了想,突然心中燃起一丝期望。

之前国家承平日久,武将一直被压制。

但现在是什么形势,在座之人心里都很清楚。

虽然表面看起来这偌大的帝国还在蹒跚而行,其实周遭早就群狼环伺。

谢良才道:“亮声,你说到利益,那文官们就是最大的利益集团,就算国家日渐沉沦,他们能舍得放弃手里的权利?”

徐鹤冷笑道:“不能,但形势会让他们主动撒手的!”

说了这么多,前言万语归结成一句话。

徐鹤语重心长地对戚继光道:“元敬兄,属于你们武人的时代很快就要来了,希望你不要妄自菲薄,你材优干济,架海擎天的日子还在后面呢!”

戚继光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就算是老师谢鲲,也只是看中了他对行军布阵、练兵锤器的那份能力,这才把他带在身边教导兵策之学。

除了这个,别的一概不教。

每次他想读点别的书时,谢鲲也只是兴趣寥寥用你年纪大了,此时再学难道去考进士吗打发掉。

可徐鹤却给他描述出一个从来未见过的新世界。

在那里,武将不必仰文官的鼻息,他们是国家的保卫者,他们是亿万子民的守护神。

这种崇高的感觉,让他兴奋得几乎想要呐喊。

这时,马车已经到了通判衙门。

下车前,谢良才对戚继光道:“元敬,以后若是遇到什么困难,小鹤不方便的,你可以直接来找我!”

徐鹤笑道:“德夫兄为人四海,很好相处,你们将来肯定也能谈得来的!”

戚继光感动地看向徐鹤与谢良才道:“多话不言,两位兄弟今晚的回护之情,我戚继光铭记于心!”

谢良才把人送到,便坐车回去了。

刚进后衙,徐鹤就看见老师李知节正在帮谢鲲收拾行装。

戚继光一看,连忙上前问道:“老师,咱们这是要走?”

谢鲲看到他与徐鹤回来,笑了笑,转头对徐鹤道:“你那大伯父消息可够灵通的,写给我的信都已经寄到了你老师这!”

徐鹤诧异道:“不是我说的。”

李知节苦笑道:“子鱼,其实是我给徐阁老写的信!”

谢鲲似乎早就猜到了,他故意道:“就是吃了你几顿饭,这么快就想撵我走了?”

李知节摇了摇头正色道:“你这人满腹才华,岂是避世之辈,国家正在用人之际,徐阁老那也需要你出谋赞化,我不想看你终日喝酒喝坏了身子,故而……”

谢鲲叹了口气道:“也罢,小石公孤身入阁,正是用人之际,我便走一遭便是!”

李知节转头对徐鹤道:“小石公筹划开放海禁,以疏缓堵,且准备在浙江弃用卫所,编练新军,想请你师伯去帮忙……”

帮忙?

徐鹤一下子心中便了然起来。

若是开放海禁,那就是坏了东南沈家与江西秦家的利益,他指望不上门生故吏的帮助,那就一定要得到皇帝的支持。

而谢鲲,作为皇帝的小舅子,从中穿针引线最为合适。

谢鲲这时看向戚继光道:“元敬,我要去北京了,给你几个选择,一是回登州老家,三年后我想办法让你袭职,二是跟着我去北京,三是留下跟亮声他们一起读书,你不是最喜欢读书吗?”

众人的目光看向戚继光,都很期待他会如何选择。

戚继光思考了一会儿后,郑重道:“老师,我想跟你进京!”

谢鲲诧异道:“哦?这个选项倒让我挺意外的。”

戚继光道:“刚刚听说徐阁老想在浙江编练新军,我想去试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