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帝师 > 第407章 你取我中

寒门帝师 第407章 你取我中

作者:我是泡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29:58

第407章 你取我中

寒门帝师第一卷第407章你取我中按照常理,被初步遴选出来的卷子是不用主考上手的。

而是应该交给一众同考官抽签决定谁拿哪一捆。

但因为卷子不多,所以顾守元便带着一众同考一齐阅卷。

一般判断一篇文章好与不好,通常从四个方面入手……“理、法、辞、气”。

理是对经书的掌握程度和对朱子注释的理解。

法是八股文的文章结构,这个很严谨,一眼就能看出结构对不对。

辞是考验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水平。

气则是文章思想性和考官对这篇文章的主观认可度。

看了约莫十来份卷子。

基本上都没有让顾守元眼前一亮的。

只有一篇尚且不错,他给了旁边的同考和副主考看后,他们也觉得还行。

最后副主考在取得顾守元的首肯下,用黑笔在卷子上写了个大大的取字。

按照流程,这时候如果顾守元想要让这人中举,只要再在卷子上亲笔写个中字,那这人就一飞冲天,迈过了从生员到举人的巨大鸿沟,从此成为大魏朝上层阶级的一员了。

可顾守元在副主考写完了取后,并没有写出那个中字。

显然,他还是不甚满意这个考生的文章,故而没有取中。

一众考官见顾守元的笔这么难下,全都为这科乡试生员们哀叹。

遇到这么个较真且眼光高的主考,实在是一种不幸。

其实也不怪顾守元。

之前出了泄题这档子事,要不是徐鹤出谋划策,他现在说不定大好的前途已经毁了。

人不可能在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更别说,取中的卷子是要拿到礼部堪磨的,以他的能力取中了一般的文章,说不定又是一番口水仗,还不如谨慎一点,让别人无话可说。

就在这时,他手中拿起一份卷子。

刚到手,看到第一篇文章的破题时,顾守元就情不自禁地点头道:“都说要把国家搞好,需要王者有推心置腹之诚、有府修事和之术,像文、武、成、康那样,不结党营私,不骄奢淫逸,竖立了榜样,老百姓自然讴歌感戴!”

说完,他指了指手里的文章道:“你们听这句……必也如文武康成之无偏无党,必也如黄农虞夏之不识不知,维时政宁道济,俗美化淳,法虽立而不犯,刑虽设而不用,休哉!”

众人听到这,刚刚还有些昏昏欲睡的状态一下子被这篇文章整醒了。

三代君王一直是儒家梦想中的治世,这个考生用三代之例直接把题目给写活了。

什么叫必也使无讼乎?

这不就是吗?

而且此文理气贯通,读之朗朗上口,用典也很恰当,就是不知道点题如何。

顾守元已经重新开始从第一个字再看一遍了。

只见他口中缓缓念道:“讼有不待听而自服者,为政者实使之然也!”

“好破题!”

“妙啊!”

“故讼不待听而自明也,圣人之言巧而变之,可谓灵变通顺,实在是上好的破题!”

顾守元通篇念完感叹道:“此文从破题、承题便解释了无讼和朝廷用政的关系,起讲说明无讼并非不要刑律,起比……”

“全文秩序井然,层层相扣,对比整齐,文采斐然!真是这么多年来,我看过的难得好文啊!”

要是刚刚大家还是在拍主考大人的马屁,但现在却都是真心夸赞起这篇文章了。

“我最喜欢里面那句若圣王有象魏之悬,而君子怀刑,小人畏法,即一时偶有猜嫌,亦即自知愧悔,而不欲诉于元后之庭!”

众人听了连连点头道:“这句确实厉害。”

别的不说,象魏一词,估计就有很多读书人搞不懂什么意思。

象魏是古代天子,诸侯宫门外一对高耸的建筑,因其魏然而高,谓之魏阙。

因为悬挂教令,故而谓之象魏。

这句话的意思是,像圣明君主一样在魏阙悬挂各种法令,让君子知道犯罪就要被处罚,让平民知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样人们即使出现一些失信猜忌之事,也会自觉后悔,而不会诉讼到君主设立的公堂之上。

厉害。

典出有故,且非无的放矢。

句句切中要害,紧扣题目。

这样的文章还有什么好说的?

顾守元是个精细人,他明明心中已经决定取中该生。但他就是不说,让大家畅所欲言。

等所有人都谈过看法后,获得了一致好评,他却摇了摇头道:“这只是第一篇,还要看看后面!”

第二篇、第三篇……

看到第七篇时,顾守元放下手里的卷子感叹道:“今晚看了这么多卷子,大多首篇尚能入眼,越往后质量便越差。可这个生员的文章,我连看七篇,竟然口齿留香,你们大家都拿去看看吧!”

“什么?主考大人竟然……”

所有人都诧异的看向顾守元。

一是因为能让这位说出口齿留香四字,实在是了不得。

二是乡试七艺,能一气写完,其中两三篇不错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谁知这主考大人竟然说对方的文章,七篇俱佳,他看了还想再看。

这就有点恐怖了。

王良臣第一个拿过卷子翻到第二篇。

“凡事同一本,其无二无杂者,默会乎五常百行之原,而万物统一太极也!”

儒家的中和之道,不是中不拉几,模棱两可,不是无原则的和稀泥,而是生命与生存的正道和常规,是世界万物存在的根本。

行之则生,离之则死,履之则昌,背之而亡。

该生员将儒家的高明的生存智慧,融了易上的太极说,将之概括为“大本达道”。

这是什么?

这已经不是仅仅一篇文章了,他是思想,他是对规则的理解。

什么样的人物,能够把一篇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文章,写出这种境界来。

王良臣心中不由感叹,这下面的文章,还需要看嘛?

若他是主考,看完这两篇,什么也不说了,取中那是必然的。

甚至名次都要放在五经魁中。

顾守元这时候再故意拿捏,那就是适得其反了。

他转头看向副主考。

副主考二话不说,直接在上面写了个大大的《取》字!

顾守元接过卷子,毫不犹疑地签下来《中》字!

今年南直隶乡试的第一个举人快要诞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