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帝师 > 第428章周举周尚宾

寒门帝师 第428章周举周尚宾

作者:我是泡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29:58

第428章周举周尚宾

寒门帝师第一卷第428章周举周尚宾想到这,徐鹤问周举道:“周朋友以前读过兵书?”

周举闻言,又要作揖回话。

徐鹤拦住他道:“不用拘礼,坐着说会话,也不用叫我解元公,你比我大,称我表字亮声即可!”

周举闻言,很是诧异。

这年头,举人在乡里那简直横着走了,就算到县里府里,大老爷也是要客客气气的。

甚至有些举人的父母,在乡间以封君自称,对他们这种人,连眼皮子都不带抬一下的。

可这位徐老爷,听大人说,那可是南直隶开国以来的第一个小三元,且还是刚刚被皇帝钦点的解元公,没想到竟然如此平易近人。

他恍惚了好一会才道:“不敢称解元公表字,我就叫您徐老爷吧!”

徐鹤见他拘礼,倒也不便再劝,于是等他坐下后开口道:“刚刚问尚宾兄,你是不是读过兵书?”

周举点了点头:“读过一些,家里也传了一本《李卫公问对》!”

徐鹤诧异道:“原来还是家学渊源!”

周举苦笑:“祖上曾跟随太祖北上扫元,曾任千户军中司马,后来受伤残疾,便回乡耕读,兵书也是祖上留下的,可惜我辈后人再无从军之人,这些书便也荒在家中!”

徐鹤挺诧异,原来这位竟然祖上也曾阔过,可惜没有坚持到开国,不然家里世袭个卫所武职,说不定还能光宗耀祖。

不过也不绝对。

就拿周举这三班衙头的位置来说吧,什么无奈弃文,都是扯淡。

一个府衙捕头,日子过得可比秀才潇洒多了,再遇到个精明点的,甚至比他这个举人收入都高。

所以,出人头地靠科举,那是正途,但离了科举,活得自在潇洒的,也大有人在。

徐鹤笑道:“我观尚宾兄为人谨慎,贼人来便召船上众人备御,乃有名将之风。”

周举连连摆手道:“徐老爷,您可别笑话我了,当年就是因为看多了这些杂书,才让我乡试屡屡落榜,家里人都埋怨死我了!”

徐鹤这才知道,原来这位并不是什么伤仲永,而是因为喜欢课外读物啊。

他笑道:“既然尚宾兄熟读兵书,不知对浙江倭乱可有见解?”

徐鹤见他摆手,于是笑道:“船上无聊,打发时间,尚宾兄无需客气。”

周举闻言道:“既然徐老爷不嫌我学识浅薄,那我就姑且试说之?”

徐鹤示意他请了。

“李卫公有云:千章万句,不出乎致人而不致于人已!”

徐鹤闻言,眼睛一亮好奇道:“怎么说?”

所谓致人而不之于人,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就是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让敌人受制于己方,而不让己方受制于敌人。

徐鹤也看过《李卫公问对》,其书中提出的奇正、虚实、攻守……,其实都是为了实现周举所说的这句话……致人而不致于人。

这位提纲挈领,一下子就说出这点,看来确实是读过书的。

“单以灭敌而论,朝廷的兵马如今都聚集在浙东,这点其实是不对的。”

徐鹤道:“为什么?”

“咱们浙江的地形自西南向东北呈坡状倾斜,西南以山地为主,中部以丘陵为主,东北部都是平原,海岛无算,自古就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我们在无险可守的平原上御敌,单以现在的军力而言,毫无胜算可言!”

“且万里海疆,海上小岛星罗棋布,倭寇从哪里登陆,朝廷兵马便集结往去,还没等到地方,倭寇便抢掠泛海而去。”

徐鹤皱眉道:“浙东、浙北乃朝廷粮税、丝绸重地,不可能轻易让之。”

周举点了点头道:“在下不是叫朝廷把大好的江山拱手让人,而是要吸引倭寇深入,借用地形优势灭之!”

徐鹤听到这话,不由想起卢镗带着倭寇在山里转圈圈的故事,心中不由点头。

周举继续道:“还有,这么长的海岸,不能仅靠几个散碎卫所盯着倭寇,倭寇登陆浙江,大多避开卫所。甚至有的时候还会避开大城,专挑小县下手,防不胜防!”

徐鹤恍然道:“尚宾兄的意思是,要在沿海布防,各村互为倚靠,寇来则府县俱闻,贼走则都司皆知。”

周举一拍大腿兴奋道:“没错,这样的话官军就不会成为瞎子、聋子,任凭倭寇深入腹地,如入无人之境了!”

说到这,他皱眉道:“可惜此法不太可行!”

徐鹤好奇道:“为何?”

“朝廷卫所自有体例,不可随意调集,若是想用卫所兵,等虎符到了,倭寇早就走了!除非府县告急,且有上面便宜行事的调令方可。但上峰是不会轻易下这种调令的,若是卫所有什么闪失,动静可就大了!”

“至于府县则更加不敢妄动,倭寇屠村灭集,那仅是小患,若是破城,就算首领官侥幸得脱,事后也是守土失责,是要杀头的!”

徐鹤心中默念:“体制僵化,制度把人束缚在规则内,地方军民全都不敢伸腿,小错无妨,大错杀头,那还管普通百姓死活作甚?”

徐鹤把他记在脑海中,想着一定要把这里发生的一切,写信告知大伯。

他接着问周举道:“那可不可以沿海布置烽堠呢?”

烽堠就是小的狼烟所,贼来举烟,是南方一些州县,尤其是广西、贵州一带地方官府必有的配置,贵各衙门兵房派人专门管辖。

周举点了点头道:“可行,但也不可行!”

“怎么说?”徐鹤问。

“徐老爷这办法可以说御敌于海,狼烟起,则百姓进城躲避,倭寇虽然作战凶猛,但大股贼人甚少,想要围城,力有不逮!”

“那为什么又不可行呢?”徐鹤请教道。

“一是靡费甚重,负担不起,二是总有漏洞,倭寇里很多都是沿海的百姓,他们知道什么地方登岸隐蔽!”

靡费甚重这一点,徐鹤觉得不是问题,这种烽堠不需要多好的建筑,见到人,点上烟,等烟起来,你就算跑了也没关系,不需要修成什么永久工事。

且用的人只要一个烽堠里二三人即可。

这样总比被倭寇抢掠去大量的财物划算得多。

当然,前期投资大些,但结合卫所,以珠帘状分布海疆,沿海村落皆备,花费并没有想象中的恐怖。

所以,问题又转回来了,有内奸,这就不仅是政治军事层面能解决的了。

说白了,为什么有人冒充倭寇?

一是不劳而获抢掠发财,二是走私冒险,打破世家大族的走私垄断。

那么,解决世家大族的走私垄断和提高沿海百姓的生活水平,这才是治标且治本的办法。

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难,徐鹤听完周举的话,心中为大伯又捏了一把冷汗。

就算大伯算无遗策,那也只能解决战术问题,可现在的难点是国家大政方针有问题。

想到这,徐鹤突然眼前一亮,其实这两个问题,只要解决一个,其它问题迎刃而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