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帝师 > 第539章座师和门生

寒门帝师 第539章座师和门生

作者:我是泡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29:58

第539章座师和门生

寒门帝师第一卷第539章座师和门生“你要搬出去住?”徐嵩眉头微微皱起,片刻后点了点头,“也好,我这里每日里都是上门求见的官员,你马上就要会试,耽搁不得!”

“这样吧,一会儿你自去账上支钱,赁个大些的院子,再买两个下人!”

徐鹤笑了:“大伯,哪要用您的钱!”

徐嵩摇了摇头道:“不要去蜀王送你的院子住!住进去了,可就说不清了!”

徐鹤当然不会去住。

现在立储之事暗流涌动,就算蜀王是个半大孩子,但那也是皇子。

自己若是个普通人住进去也就罢了。

但他身后还有徐嵩和徐家,做事时就要有了忌惮。

徐嵩在朝廷里迄今为止没有站队,他的立场很多人都在观察,自己住进去了算是个什么事儿?

见徐鹤为自己着想,徐嵩很是高兴:“你就从账上支钱,院子要大些,偶尔下值我也去你那休息休息,躲躲懒!顺便有什么事,我们爷俩还能商量一下。”

徐鹤笑了:“那能租的地方就不用挑了,肯定要放在大伯下值顺路的地方!正好前两天在豆花儿胡同看中了一处宅子,侄儿马上就把他买下来!”

徐嵩吓了一跳,豆花儿胡同就在宫墙外不远,甚至比花园胡同距离皇城都近。

那地方的院子,还要大,那得花多少钱?

徐鹤如今大小也是个有钱人了。

看着眼前三进的院子,还算满意,虽然北京城的院子没有江南的娟秀,但这家原主人是个致仕的工部主事,平日里应该没少借着国家工程搂银子。

三进的小院子,伺弄的比花园胡同那几位大佬家都好。

关键是,这主事也是个懂事的。

走大街上看这院子,普普通通,进来第一进院子也不过就是一般人家的摆设。

但进了二进、三进,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奢侈,要不然徐鹤也不会花了整整两千多两才把他买下来。

欧阳俊刚进徐鹤刚买的这座小院,就一脸艳羡道:“好啊亮声,我欧阳俊家里也算有钱的,没想到你比我们家还有钱啊!这院子,啧啧,不管了,必须分我一间,会馆里的床板太硬,我是不去了!”

“亮声,我们兄弟,这肯定也是有我一间的,啥也不说了,今天就跟我爹辞行,搬到你这里来,省得天天在府里被骂得狗血淋头!”

众人二话不说,把自己房间自发分配好了。

当然,大家也不是白吃白拿。

欧阳俊上街就找了牙行,买了两个婆子和两个丫鬟回来。

捎带手,还把其中一个婆子全家给拐来了。

如此一来,徐鹤府上的门子,洒扫,厨娘,丫鬟顿时齐整了。

忙碌了两三天,新买的这处宅子总算是有了点家的感觉。

果然,没两天,谢良才也搬了过来,大家都是来京城备考的举人,蹉跎了这么些日子,也到了该收收心的时候了。

大魏朝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会试是三级科举考试中的第二寄,是考选进士的第一阶段,也是具有决定性的阶段。

因太祖张士诚规定了“非科举者毋得与官”的科举选官制度,读书人都视科举入仕为正途,因而造成了十分激烈的竞争。

而会试是通向最高科名……进士的最为关键的一部,通过了会试,就意味着可以释褐为官,所以,会试可比后世的高考竞争更加激烈。

凡是科举中之贡生、举人、进士,皆谓之出身,而至进士打止,类似后世的博士学位。

官职有升转,只有凭考试得来的出身,则相随终身,不会移易。

进士一词,源远流长。

《礼记·王制》中记载:“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

不过那个时候的进士是指可以进授爵禄之人。

到了隋唐开科举,开始有了进士科。

唐制,应举者谓之举进士,试毕放榜合格者曰成进士,凡试于礼部,皆谓之进士。

唐代从高宗、武后,以至于后来的唐玄宗时期,对进士尤为推崇。

到了大历年间,规定非以词赋登科者,不得进用。

词赋即进士科。

到了宋代也是如此,唐代每年都开进士科,宋代到了至和二年定为隔年一试,到了宋英宗时,才规定三年一试,自此元、魏皆袭次制。

进士又称甲科,这是文人特别是官场的专用语。

比如现在有人问徐鹤,你是乙科出身还是甲科出身,那徐鹤只能说自己是乙科出身,因为乙科是举人,而甲科才是进士。

所以从中又延伸出甲榜和乙榜,因为进士几乎都是从举人走过来了。

这就有了很多人熟悉的“两榜进士”这个词。

当然,也有人说,两榜是指会试与殿试两榜。

这个并不重要。

说到会试,那就要说到座师。

徐鹤考中举人时那个也有座师,顾守元跟他形成了老师和学生的关系。

但顾守元是丁末十子之一,因为谢鲲和李知节的关系,这才跟徐鹤牵绊较深。

放在别处,乙科的座师并不太受重视。

但会试的座师那就不一样了。

士子一旦登科成为进士,则该科的会试主考官为“座师”;称呼同考官为“房师”,同榜进士,互相称呼为“同年”,同年的儿子叫“年侄”;座师、房师之子称之为“世兄。”

座师、房师所取的进士,则为“门生”。

他们称呼门生所取的进士为“门孙”。

门生称老师的老师为“太老师”。

从这里就能看得出,一旦考中了进士,门生和座师的关系牵绊究竟有多深,甚至垂直向下,关乎到三代人!

宋朝时,宰相们援引“门生”进入台谏为官,暗中指使他们借言官“纠察百官之权”攻击政敌。

有些门生指东打东,不惜指鹿为马,为座师卖命,座师获胜,鸡犬升天,座师失利,他们也会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本朝党争激烈时,人们常以座师门生的关系来推测认定言官们各自的后台,从而确定自己应该站队哪一边。

徐鹤当时为什么反对徐嵩复出?

就是因为,徐嵩从来没有任过会试主考或者同考官。

他的入阁,跟魏晋的单车刺史没什么区别。

说出来的话,没有门生们响应,那政见很难通过。

相反,出了事,也没门生站出来维护座师,是很容易被人搞下去的。

这也是秦砚为什么最后选择徐嵩入阁,却排挤松江沈家的缘故!

另:

单车刺史,即不加将军号的刺史,为刺史的等级之一。魏晋南朝制度,几庶姓为刺史又没加将军号者称单车刺史。这种刺史名字虽然好听,但实权跟真正的刺史差别很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