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帝师 > 第554章聪明人烦恼更多

寒门帝师 第554章聪明人烦恼更多

作者:我是泡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29:58

第554章聪明人烦恼更多

寒门帝师第一卷第554章聪明人烦恼更多初九当天,徐嵩三更天便下了值来到小院。

进了院门,正在吃饭的徐鹤等人连忙下桌躬身行礼。

“大伯,刚下值吧,您赶紧做!”

说完,徐鹤转头吩咐丁泽道:“给大伯盛碗粥来!”

徐嵩笑着摆摆手道:“今天会试,这么重要的日子,你们就别管我了,快点坐下,都吃饱些!”

谢良才和欧阳俊都有点局促,站在一旁不敢入座。

徐嵩随和地朝他们招招手:“快点坐吧,一会儿就要出发了!”

其实这会儿已经三更,因为小院距离会试考场不远,所以几人才刚刚吃完饭。

见徐嵩和蔼,谢良才,尤其是欧阳俊终于战战兢兢坐了下来。

徐嵩看着欧阳俊道:“听亮声说,你是我们海陵人,还跟他是府学同窗?”

欧阳俊连忙站起身拱手,结结巴巴道:“回,回阁老,是得,家父欧阳叙,在海陵做些石材、粮米的生意!”

徐嵩点了点头。

这时他又转头看向谢良才:“德夫,你府中不住,跑到这儿来,你父都跟我抱怨好些回啦!”

谢良才连忙道:“我是想沾沾亮声的才气!”

徐嵩哈哈大笑,用手点了点他道:“你呀,果然跟你父亲说得一样,是个惫懒的小子!”

说到这,他笑道:“会试第一场跟乡试一样,七篇八股文,但跟乡试不同的是,你们写文不仅要写出漂亮的文章出来,还要揣摩风气!”

“国朝初期,民风淳朴,八股文也不过讲明书旨即可,短小简朴!”

“到后来纬以义法,文体渐成!”

“至武宗、睿宗时则裁对整齐,机调圆熟。”

“这些年,唐荆川等都是以古文为时文,使时文与古文呈现融合之势!”

“但本科主考,尤其是次辅吴大人,最喜纯正典雅,明白通畅的文章,万不可走驾空翼尾、艰棘怪诞的路子,尔等明白?”

三人闻言心中感激,这可是大魏朝文官中的第三号人物亲自来给他们讲考试心得。

尤其是最后一句,那可是徐嵩对同在内阁的吴兴邦的深刻体会。

会试怕什么?

就怕摸错主考的意旨。

有了徐嵩的指点,几人已经不用被外界对吴兴邦文风的揣测所打扰,只要专心致志写出煌煌之文便可。

会试出题,虽然房官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但决定权在主考手里。

这科主考虽有两人,但其中邱腾位卑,定然一切以吴兴邦马首是瞻。

也就是说,吴兴邦的决定才是最后的决定。

徐鹤也不禁在想,这位昨天到底出了个什么样的题目?

徐嵩该交代的已经交代完了,于是长身而起道:“老夫祝你们鹏程万里!”

几人连忙站起躬身回礼送徐嵩离开。

在上车前,徐嵩把徐鹤拉到一边道:“亮声,对别人而言,能中进士即可,但我对你的要求,是考中二甲前十,有信心吗?”

大冷天的,徐鹤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这谁说得清?

还没等徐鹤答应,徐嵩突然道:“你是去过漕督府的,进了漕督府,有个大牌坊上,匾额四字为何?”

徐鹤一愣,下意识脱口而出道:“重臣经理!”

徐嵩微笑点头,拍了拍徐鹤的手道:“去吧,给咱们徐家再考出个进士出来!”

几人目送徐嵩离开后,全都提着考箱坐上了谢家派来的马车。

徐鹤一人独坐一车,刚上车的他便闭目沉思大伯刚刚所说的话。

重臣经理。

很明显,大伯应该是听到了什么风声,甚至很有可能是吴兴邦亲自向他透露些什么!

大魏朝的常例,总裁官在开考前一天才会通过翻阅四书五经,随机出些题来。

但书在总裁官手里,谁又不知道总裁官到底翻到哪一页,总不能趴在人家主考面前监督吧。

所以这一条也就是个意思,说不定总裁官心中早就有了题目,要不然历史上为什么那么多考题被泄的案例。

但很显然,假设吴兴邦有意提醒徐嵩这一科的考题,他也不会说得太过明显。

最大的可能就是在日常办公的时候,通过一些刻意强调的细节来暗示徐嵩。

大家都是聪明人,有的时候一点就通。

而且徐嵩很可能早就猜到了什么,但压着一直不说。

这都已经快开考了方才上门提醒,估计徐嵩的内心也在纠结。

他也不想让侄儿通过这种手段来通过会试,但事到临头,又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徐鹤,所以才用漕督衙门的牌匾四字,点一点徐鹤。

重臣经理。

这四个字可以掰开两部分。

一是重臣。

二是经理。

重臣这两个字太过敏感,吴兴邦肯定不会在会试试卷上出这种题目。

以他谨慎的性格,岂能不知,要是出了这种题目,会试是要出幺蛾子的。

那么,也就是说,大伯想要告诉他的,其实是经理二字。

经理有几种解释。

一是常理,二是经书中的义理,三是治理,四是经营管理。

这就更难猜了。

这四个解释,每一个都能从四书五经中找出无数的考题作为备选。

徐鹤皱眉苦思,突然,他眼前一亮,为什么大伯要用漕督衙门的牌匾举例?

漕督是专管漕政的官员,跟粮食打交道的。

粮食转运在国家而言,其实就可以用经营管理这四个字来概括。。

徐鹤立马心中明悟:“大伯是在告诉我,第一场首艺的考题是经济问题!”

想到这,徐鹤顿时有种破解谜题的痛快感。

但很快,他又犯了愁。

知道考题跟经济有关,那么问题来了?

如今的大魏朝,经济问题也是个很敏感的问题啊。

农民辛劳一年,最后还是食不果腹,各地官府贪污**,竭尽全力搜刮,朝廷的赋税入不敷出……

这些问题是他一个小小的举人能提的吗?

“我懂了!”徐鹤突然在昏暗的车厢中笑了。

为什么大伯会在刚刚提醒他们三个说“本科主考,尤其是次辅吴大人,最喜纯正典雅,明白通畅的文章,万不可走驾空翼尾、艰棘怪诞的路子,尔等明白?”

这不就是给出了他答题的方向。

别写什么特立独行的答案,把话讲漂亮就肯定能过!

可是!他徐鹤是这种人吗?

言之无物的文章能写得花团锦簇吗?

这满目疮痍的山河到了连一篇满是真话的文章都容不下的地步了嘛?

徐嵩不说还好,说了徐鹤就想猜。

可猜不出也就罢了。

聪明人的烦恼更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