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朱元璋穿越崇祯 > 第17章 申湛然献策

朱元璋穿越崇祯 第17章 申湛然献策

作者:风醉天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32:37

第17章 申湛然献策

当朱元璋回到东暖阁时,夜幕已经降临。

尽管黑夜让整个皇城显得黑沉沉的,不过却丝毫没有影响到他愉悦的心情。

因为就在刚才,李牟在他的威压下,终于开口了。

根据李牟的讲述,李自成此次带来的兵马只有十万余,而且有三分之一是新近投降的明兵。

剩下的人中有一半都是流民,并未打过几次仗。

真正能战的只有老八营发展起来的五万人,现在分为两支队伍。

一支三万人的队伍由总哨刘宗敏带领,现在应驻扎在彰义门。

而另外一支两万人的队伍,则由李自成侄儿李过统帅,应已在今日申时潜伏到德胜门附近。

李牟之所以连时辰也知道,是因为李自成的军师宋献策之前已经占卜过。

不仅说李自成在申时到达京城外最好,还建议在二十五日黎明的小雨中破城最吉利。

若是错过了这个时间,必须要再等三日才有吉时。

李岩对此本提出过反对意见,认为行军打仗应因地制宜,不能这般僵化。

不过牛金星和宋献策当即反驳他,说要顺应天意,不然会影响大顺的国运。

李岩据理力争,虽驳倒了牛、宋二人,但李自成却并未采纳他的意见。

李岩本还想着事后再行劝说,没想到第二天李牟就接到了进京做策反工作的任命。

经此一事后,李岩去意更坚,不过担心义军受挫,会让百姓再次经受战火,才说服李牟入城。

“所谓天命、神迹,不过是哄骗百姓的把戏,没想到李贼竟奉若圭臬,焉能不败!”

朱元璋看着李牟书写的叛军资料,微微摇头后,又喃喃自语地道:“按李牟的说法,唐通、白广恩等降将对叛军多有不满,应该还是可以争取的,就不知吴孟明和高文采能不能劝得动他们?”

“还有李岩,听李牟的讲述,倒也是一个人才,不过恐怕以李牟的能力,未必能够说服得了他,而且李牟也未必会真心替咱劝降。”

“既然如此,咱就不能浪费了这步棋......”

“轰!”

“轰!”

突然,寂静的黑夜中发出两声巨响,随后就见到王承恩和李若琏快步跑了进来。

朱元璋见他二人神色紧张,淡定地道:“你们放心,叛军这会不会攻城的。”

两人闻言一愣,一脸惊讶地看向他。

朱元璋并未解释,而是看向李若琏道:“李卿,你立刻将所有的锦衣卫都派出去。”

“一来维持秩序,稳定人心,二则留意各府的动静,今夜恐怕不会太平静。”

李若琏领命后,立刻匆匆走了出去。

朱元璋沉默了一会,又对王承恩道:“你去把申湛然叫来。然后去宫外说一声,今日推迟一个时辰下钥。”

王承恩心中虽然疑惑,也不敢多问,恭敬应下后,就缓缓地退了出去。

待王承恩离去后,朱元璋又拿起一份奏章,这是李琎写给他的奏章。

李琎在奏章中说,这次查抄富户总共得银四百五十万两,黄金五千六百斤,另外还有古董字画等数百件,估价二百八十万两左右。

除此以外,还在十几个富户的家中发现了三眼铳、铠甲等物,所查数量远超正常的防备需求。

因此他怀疑这些富户并非只是简单地投诚,很有可能会协助叛军攻城。

为保京城安全,他建议锦衣卫以缉拿叛军为名,对可疑的富户进行查抄,以免城中出现叛乱。

奏章的末尾他又笔锋一转,大力推荐申湛然,称他有经天纬地之才,让朱元璋一定要重用他。

“经天纬地之才?”

朱元璋喃喃自语,不禁又想起了以前那个号称有经天纬地之才的人。

这时,一个小太监带着申湛然走了进来。

朱元璋示意小太监离去,又亲自扶起申湛然,随后将李牟供述的叛军资料递了过去。

申湛然恭敬地接过来后,只扫了几眼,就朝朱元璋拱手恭贺道:“恭喜陛下,有了这份资料,叛军必败无疑。”

朱元璋见他如此快就看完了李牟的供述,心中也颇为惊讶。

虽然他刚才给申湛然看的是一份简化版的资料,但里面的信息也十分繁杂,并非仓促间就能消化。

于是他故意试探道:“你确认李牟所言属实吗?”

申湛然见到朱元璋的目光,微微一笑道:“从李牟的口供来看,他也知道自己是一颗弃子,既然肯开口,自也不会替李贼遮掩。”

“而且他所言与李大人所说大致相符,只不过在数字上更加具体,应该可信。”

“何况他还愿意与陛下的人一起去劝说叛将,可见他并不怕对质,更能证明他说的一切都是真的。”

“只是在劝说李岩一事上,臣觉得他未必会尽心,因为他虽对叛军已无好感,但若让他归顺朝廷恐怕也不太可能,毕竟叛军都觉得陛下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

申湛然说完,又一脸恭敬地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冷冷地看着申湛然,沉默了一会,又将李琎的奏章递了过去。

申湛然有些诧异地接过奏章,快速地扫了一眼,脸上闪过一缕犹豫之色。

朱元璋见状,又沉声问道:“你可有退敌之策?”

申湛然闻言,身体微微一颤,随即跪下道:“微臣有罪,请陛下恕罪!”

朱元璋这次并未扶起他,而是佯作不解地道:“你这是做啥,咱只是询问你退敌之策,并未责怪于你,你何故请罪?”

申湛然的身子又不受控制地颤了颤,道:“臣因身份卑微,常受小人之欺,养成了谨小慎微的毛病。”

“今日陛下在弘德殿询问退敌之策时,臣本也想上奏,只因畏惧天颜,一时犹豫不决,未能及时为君父分忧,故而请罪!”

朱元璋见他如此机警,又想起崇祯以前的所作所为,确实难以让人臣服,便又道:“罢了,此事原也不怪你,起来吧!”

申湛然闻言,这才缓缓起身,恭敬地道:“依微臣愚见,李大人今日在弘德殿的方案大致可行,只有两件事尚需完善。”

“其一是兵士的士气问题,自太祖创建的卫所制度没落后,我朝兵士的战力是一日不如一日。”

“为解决这个问题,前朝名将大多采用银钱来激励士兵,李大人采用的也是这种方法。”

“若是在平日,这种方法也可行,只是此刻已经兵临城下,纵使有再多的银钱,也买不来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

“更何况我听说在册京兵大多是些小官宦的子弟,他们参军不过是想谋个进身之阶,所以想要用银钱让他们拼命,很难!”

申湛然一边说着,一边默默地观察着朱元璋的表情,见他似乎有话要说,便适时地停了下来。

朱元璋见他如此知机,微微颔首,道:“你说的不错,这些少爷兵确实非银钱能够打动,毕竟谁当皇帝,对他们影响都不大。”

说着,他又看向申湛然道:“你可有破解的方法?”

申湛然点头道:“臣有应对之法,而且只有今日的陛下才能破解!”

朱元璋知他是在指之前的崇祯太过自负,杀伐也不够果断,对官爵又太过吝啬,更听不得逆耳之言,才变成一个孤家寡人。

于是他点了点头,继续试探道:“咱知道你的意思,但是光这条,恐怕还不足以让那些少爷兵拼命吧。”

申湛然道:“只要陛下能真正做到恩威并施,我相信七成的兵士都会为陛下卖命。”

“至于剩下的三成,并非是对银钱和官爵不感兴趣,而是他们没有信心,只要我们守住城池,他们自也会投入其中。”

朱元璋闻言,摇了摇头,道:“不,这样太过被动,而且这种消极的情绪传染极快,咱不能被动地等他们醒悟。”

“况且不日就要大战,京中兵士本就不足,第一波的防守最为重要,必须要做到同心协力才行。”

申湛然见朱元璋已经识破李牟的作用,心中也不禁有些敬佩。

于是他躬身行礼道:“陛下圣明,李贼虽然狡诈,不过看他重用宋献策等人,当知他应也相信天命,只要我们严阵以待,定能让他铩羽而归。”

朱元璋笑着点了点头,道:“不错,申卿,你此言正和咱意,咱正有一事想听听你的意见。”

申湛然见朱元璋虽是一脸笑容,不过话语间却隐藏严肃,他恭敬地行了一礼,道:“请陛下赐教!”

朱元璋嘿嘿一笑,道:“咱知道你们这些文人都不喜怪力乱神之事,不过兵事就是诡道,今日咱要让你去办这件事,你可愿意!”

申湛然愣了愣,随即恭敬地道:“陛下圣明,臣愿效犬马之力!”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道:“好,那你接着说第二件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