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朱元璋穿越崇祯 > 第41章 顺藤摸瓜

朱元璋穿越崇祯 第41章 顺藤摸瓜

作者:风醉天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32:37

第41章 顺藤摸瓜

朱元璋因李琎是第一个向他效忠的人,加上李琎个性率直,有胆有识,因此心中对他格外看重。

此刻见他突然跪下,急忙扶起他道:“李卿,咱知道你是一个有分寸的人,有什么事但说无妨。”

朱元璋此言一出,李琎脸上不禁露出一缕羞愧之色。

而一旁的刘文炳、申湛然等人也是面露惊疑,默默地看着他们。

“陛下,微臣请求您法外施恩,放了在正阳门冒犯您的沈有成。”

李琎犹豫了一会,终于开口道。

朱元璋听到“正阳门”三个字,立时想起了那个嚣张的富家公子。

他阴着脸看着李琎,道:“咱记得当时沈有成对你十分刻薄,你为何要替他求情?”

李琎见状,知道朱元璋误会了他,急忙又跪下解释道:“陛下,臣替沈有成求情并非其他原因,只因他是沈庄主的独子,虽然生性倨傲,却并没有坏心。”

“而臣在逃难之时,曾受到沈庄主的照顾,今日听闻沈有成已在牢中吓病,沈庄主也因此忧心忡忡,故而才冒昧祈求天恩,万望陛下成全。”

朱元璋见他言辞恳切,不似作伪,便又笑着道:“既然如此,你回头和李卿说一声,就说......”

他话未说完,突然又停了下来,盯着李琎。

李琎本要谢恩,却见朱元璋一直盯着他,不由地也愣住了。

“今日捐献银钱的沈无双可是你口中的沈庄主?”

朱元璋沉默了一会,突然一脸严肃地问道。

李琎点了点头,有些疑惑地道:“不错,今日捐粮的正是沈庄主!”

朱元璋闻言,立时怒道:“你此刻为沈有成求情,可是私下答应沈无双,只要他捐粮,便会放了沈有成?”

李琎见状大惊,急忙解释道:“微臣纵使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拿此事去做交易。”

“臣是今早听闻粮价上涨,担心引发城中混乱,想到沈庄主家有不少存粮,才去找他商议借粮之事。”

“他原本是有些犹豫,后来听闻广渠门之事,立刻就答应了,当时新乐侯也在场,您一问便知。”

朱元璋闻言,又看向刘文炳,厉声问道:“事实可是这样?”

刘文炳急忙跪下道:“李大人句句属实,并无虚言,望陛下明察!”

朱元璋见状,又收敛怒容,笑着道:“好,这才是咱的好臣子!”

说罢,又亲手扶起他二人,随后对李琎道:“你回头去找李卿,让他将沈有成放了。”

“另外让户部赶制一个匾额送给沈无双,就说是朝廷奖励他捐粮助饷之功!”

李琎见朱元璋露出笑容,原本提着的心才放了下来,连连谢恩。

随后他才发现,不知在何时,汗水已经浸湿了后背的衣衫。

朱元璋待李琎离去后,又对刘文炳道:“新乐侯,咱若让你在今日日落之前,组建起一支一万人的精锐之师,你可有信心?”

刘文炳闻言,有些为难地道:“陛下,不要说精锐,就是让臣再招募一万壮丁,臣也没有把握。”

朱元璋笑道:“谁让你只招新兵了,除锦衣卫外,凡是京城中的兵士和壮丁,只要你看中的,都可抽调。”

“不过你虽可从城门中抽调兵士,却不能影响城防,抽调之人必须及时补上,至于补充之人,首选有田产的百姓。”

刘文炳想了想,沉声道:“好,微臣一定完成任务!”

朱元璋点了点头,又对巩永固道:“巩卿,训练之事还是由你来负责,至于军中火器之事......”

他说着又停了下来,沉吟了一会,看向黄尼麓道:“黄卿,新乐侯的这支军队的火器由你负责,全军除了要装备京城中最好的火器外,搭配也必须合理。”

“特别是遇到大规模的骑兵时,必须要有野战的能力,你可有问题?”

黄尼麓思考了一会,道:“微臣没有问题。”

朱元璋见状,又看向申湛然道:“申卿,你一会去内阁与范卿商量一下,拟出一个方案,看如何利用京城附近有限的土地,调动百姓守城的积极性。”

申湛然闻言,眼中闪过一缕精光,恭敬地应了下来。

朱元璋又沉思了一会,道:“好,目前就这些事情,你们抓紧去办!”

“至于你们的功劳,咱都记在心里,等击退叛军后,再论功行赏。”

申湛然等人连称不敢,随后都急匆匆地离开了东暖阁。

朱元璋待他们离去后,正准备休息一会,没想到一个小太监又进来禀告说李国桢求见。

于是他又强振精神,将李国桢招了进来,谈论了劝降白广恩等事。

李国桢初时还有些犹豫,不过当他听完朱元璋的讲解后,立刻自告奋勇地要去劝降。

朱元璋对他的表现十分满意,又叮嘱了一些细节,便让他去准备劝降之事。

待李国桢离去后,朱元璋才发现不知不觉竟已到了申时初刻。

他想到叛军可能还会有一波进攻,又仔细查看了城防分布图,对其中的一些薄弱处做出了安排。

处理完这些事情后,他又拿起朱慈烺上呈的供状,喃喃自语地道:“这孩子看似文弱,骨子里却有一股狠劲,咱故意冷落了他这久,不知他现在怎么样。”

想到这,他刚要叫人传朱慈烺,却又见到一个小太监进来禀告说李若琏求见。

朱元璋皱了皱眉,示意小太监让李若琏进来后,又缓缓地走了回去。

当他见到乔装而来的李若琏时,心中不禁有些疑惑。

李若琏见状,不待他询问,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出来。

原来刚才李若琏去抓捕周钟时,无意间在周钟书房的火盆中发现了半截尚未燃尽的书信。

虽然书信的内容已不全,但是从剩下的内容来看,此事的主谋之人极有可能是光时亨。

李若琏知道查抄周钟的事情瞒不了多久,所以他留下部分人继续搜查后,就火速带人赶往光时亨的府邸。

因他知光时亨与魏藻德等人关系密切,担心抓捕光时亨的消息泄露后会引起动荡。

所以他并没有走正门,而是派人翻墙打开了后门,悄悄地从后面进去。

当他强行闯入光时亨的书房时,见到光时亨正将一叠书信丢入火盆中。

李若琏当即踢翻火盆,将所有的信件抢了过来,同时让人抄查光时亨的府邸。

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李若琏没想到一向自诩清廉的光时亨也是个贪官,府中藏银竟达五十万两,除此之外尚有古董字画数十件,估价在三十万两左右。

另外府中的暗室内还藏有数百件铠甲和百余支三眼铳,完全可以武装一支数百人的队伍。

至于李若琏抢过来的那些书信,则多是光时亨与周钟、项煜、时敏三人之间的往来信件。

其中不仅有谋划如何以太子顶罪,替叛军笼络人心,更有设计如何打开德胜门,如何趁乱将崇祯困住献给李自成等事。

李若琏通过这些信件,已大致理清了在承天门发生的事情,因缺少了那个妇人的消息,他又让人将光时亨带来审问。

光时亨刚开始还想狡辩,不过当李若琏动用了锦衣卫的两种简单刑罚后,他立刻将一切都招了出来。

原来那妇人外号红娘子,是李自成军师李岩之妻,在七日前找到了他。

光时亨本不想理红娘子,只是对方给他看了盖有李自成玉玺的招降信,以及惠世扬让他协助破城的书信后,他不禁有些动心。

红娘子见状,又对他许以重礼,他一时鬼迷心窍,才联络周钟、时敏等人,根据红娘子的指示,策划了之前的粮食事件。

同时光时亨还供出张缙彦一直与叛军有联系,似乎还有一个叛军将领藏在张缙彦的府中。

除此之外,张缙彦还瞒着他和魏藻德,将五百死士藏在距离彰义门一里外的民宅中,准备今晚打开彰义门,引叛军入城。

李若琏听闻此事,立刻派人去核实,竟真如光时亨所言。

于是他调了一队锦衣卫暗中监视那些死士后,便乔装赶回宫禀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