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刷短视频被古人看见了 > 第103章 我国民风到底是强是弱(三)

第103章 我国民风到底是强是弱(三)

第103章 我国民风到底是强是弱(三)

《在云边:大部分男人,都曾经幻想过在战场上如何英勇牺牲(拜托那超帅的)。》

《淡淡定:我幻想过拯救国家拯救人民最后自己一定要死,不然体现不了我的壮烈。》

《龙神:如果要死我一定要带个大炸炸血赚一笔,最好整个阵地一起没的那种。》

《梦心:我很胆小,打个针都哭哭唧唧的,但是这不妨碍我一边哭一边突突你。》

秦朝。

秦始皇看到天幕上的评论,他沉默不语,他被后世子孙的想法惊呆了。

要知道这个时候大秦的百姓,从春秋到战国,再到秦朝统一六国结束了所有的战争。

所有的百姓经过这么多年的战乱,早已有了厌战的情绪。

相比不得安生的乱世,他们更喜欢过着平安的生活。

然而后世的子孙想法却和他的百姓恰恰相反,他们更希望自己在战争中来临时,成为拯救世界的英雄。

秦始皇不知道为什么后世会出现这种情况,可是他知道,这样的后世子孙将不怕面对任何威胁。

这样的后世,实在是华夏之大幸。

汉朝。

汉武帝刘彻看着天幕上的评论,他高兴的喝了一杯满满的美酒。

坐下参加校猎的文武百官,也随着干了一杯。

他们如汉武帝刘彻一样兴奋,这后世子孙的武德充沛实在是让他们高兴。

在他们看来,只有武德充沛的百姓,才能让自己的国家不再受侵略。

同时他们也很是兴奋,很想跟随着卫青、霍去病去攻打匈奴开疆辟土建功立业。

唐朝。

李世民和一众大臣看到天幕上的评论,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国家危难时刻,他们就如天幕上所说。

很是幸运,他们成功了,成功建立了大唐,也成功了让百姓们能够平安的生活。

同时他们也明白,这样的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的人用生命换来的。

如果有人想打破这种生活,那么就要先看看他们的刀利否?

宋朝。

无数的读书人,看到天幕上所说,他们流下了眼泪。

虽然他们看不起那些丘八,那觉得他能低人一等。

可是如果在国家危难之时,还是他们在拯救整个国家。

很多读书人开始反思自己的心态,反思自己的想法。

这个时候他们才意识到,大宋的军队如果有了这样的事情,只怕那辽朝和西夏不过是上家之犬。

狄青看了天幕上的评论,他流下了眼泪。

他虽然被军队认为是荣耀,可是在那些文光眼中,自己不过是一个贼刺配。

想当年,他也如天目上评论所说,幻想着自己能够拯救整个大宋。

可是随着他的位置越来越高,他越来越明白,这大宋并不是说他能够做主的。

哪怕他是军队的最高将领,也要受那文人的约束。

这不只是因为他们低文人一等,更是因为国家制定的国策如此。

明朝。

朱元璋看到天幕上所说,他想起了自己的过往。

他本来只是一个乞丐,因缘际会之下,才成为这九五之尊。

这是时也,命也。

也是他在面对苦难的时候,一次又一次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百姓想要什么。

现在大明建立,百姓们过上了安康的生活。

虽然不时有些贪官污吏敲诈百姓,可相比他小的时候,百姓无路可活,这个时候的百姓还是能活的下去。

只是朱元璋对这种情况并不满意,他是从乞丐而起,深刻的知道百姓的不容易,对于百官们的要求也更加的严厉。

自从天幕上知道,这个世界有很多无人的土地,朱元璋时刻就想着如何占为己有。

这并不是说大明缺少土地,而是他朱元璋觉得,只有更多的土地,才能让百姓们不至于出现又没地种而饥饿而死。

就在这时,一个宦官拿来了一封密信。

朱元璋看着秘信的内容,脸上露出了笑容。

密信上显示,朱棣已经开始攻打倭奴,并取得了首战的胜利。

朱元璋相信,以朱棣的本事,这倭奴不足为惧。

各朝的百姓看到天上墓上的评论,面对的战争,虽然他们有些胆怯,可是如果有人伤害他们的家人,他们将以命相拼。

在他们看来,这世间一切都可以放弃,唯有自己的家人不可以被欺负。

这个家人不只是自己的父母亲人,还有那无数的炎黄子孙。

他们虽然大字不识,可是也知道,没有国就没有家。

如果想自己的家庭安宁,就必须国家太平。

《玉米:人生最大的荣誉就是名字被刻在烈士纪念碑上,我是这样想的。》

《西二旗:你知道少数民族的兄弟姐妹为啥会在祖国的偏远地区吗?。》

《凌霄之上:当年蒙~古铁骑纵横欧亚,现在我们羡慕他们能歌善舞。》

各朝的将领,看到天幕上所说,他们露出羡慕的目光。

人生最大的追求,也不过被刻在碑上,被后世所敬仰。

其次就是写在那历史书中,传播到后世。

再次就是写在族谱之中,单开一脉,成为自己子孙所敬仰的英雄。

在他们看来,如果他们真的如天目上所说,把所有的侵略者赶到边境,让他们载歌载舞,只怕这功绩会流传百世。

很多将领暗暗下定了决心,自己一定要带领将士们,做到如此的功绩。

明朝。

朱元璋看了天幕上的信息,他直接愣到那里了。

蒙古铁骑在后世载歌载舞,这种情况怎么也让他不敢相信。

要知道他小时候生活的朝代,就是蒙古建立的元朝。

他们的威名,也深刻的印在了每一个百姓的脑海中。

只是后来发生了转机,才让大明得以建立。

并出现了无数的将领,才让那北元势力退出中原大地。

虽然现在蒙古的北元势力,只剩下少数的残余。

可是对大明来说,也一直是一个大麻烦。

至于像天目评论所说,让他们为大明载歌载舞,只怕这难度不低于再造华夏。

同时朱元璋也很好奇,后世的华夏是如何做到让这些少数民族成为兄弟,让蒙古族载歌载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