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刷短视频被古人看见了 > 第112章 有的人看似是凡人,可是却肩比神明

第112章 有的人看似是凡人,可是却肩比神明

第112章 有的人看似是凡人,可是却肩比神明(二)

《鼕鼕:民以食为天,饭碗牢牢端在我们手中。》

《风中叶:袁老,封个谷神不过分。》

《我们的梦:袁老在古代是要封神的,祝您长命百岁。》

《人生的楚门:爷爷注定是要载入史册,让后人敬仰。》

各朝的百姓看到天幕上的评论,他们深深的赞同天幕上所说。

如果放在他们这个时代,能够让百姓们种出这么多粮食,不要说封神了,就算天天把他当祖宗,供着他们都愿意。

他们经历过饥饿之苦,深深的知道人在饥饿的时候犹如那禽兽一样。

那个时候不要说道德理念,为了一口吃食,甚至会易子而食。

同时各朝的百姓,也深深的希望,自己所在的时代,能够出现这样一位人物。

秦朝。

秦始皇看到天幕上所说,他立即下旨,让人修建神农院,让诸子百家的农家,也研究这杂交之术。

同时也在神农院,树立起了两个人的雕像,一个是远古时的神农,一个是后世的‘神农’。

他希望在这神农院的农家,也如这两位神农一样,大大提高大秦的粮食的产量。

就算产量能够达到后世的一半,那也是一个相当高的产量。

同时对于研究出来的成果,秦始皇也让人制定了标准。

秦始皇相信,他这个世界也有这样的神农,为他大秦的百姓做出贡献。

明朝。

朱由检看着天幕上所说,他深表赞同。

这样的人物就该载入史册,也就该封神,供后世瞻仰。

同时他也深深的羡慕,羡慕后世能够出现这样的人物。

可是他知道,光羡慕是没有什么用的,大明也需要这样的人物。

他当即下了一道圣旨,号召所有的百姓,如有提高粮食的方法,将得到朝廷的奖赏,并封为当代神农供后世瞻仰。

朱由检相信,经过这些措施,大明的产量也会大大的提高。

而再加上红薯和玉米这两种高产的农作物,过了今年之后,只怕大明再也不害怕灾害。

《宇宙人:神农返回了他的天国,留下人间稻米满仓。永远怀念,永远感恩!》

《勤劳的小蚂蚁:为了让我们吃饱饭,袁老一生都投入了杂交水稻事业,90多的年纪,身体不适的时候,他还在稻田看庄稼的长势,这样的人值得我们敬佩。》

各朝的百姓,看到天幕上这两条评论,他们议论了起来。

90多的高寿,实在是令他们罕见,更令他们的罕见的是居然还在农田工作。

如果换了他们这个时候,这样的年纪,只怕已经含弄贻孙享受天伦之乐。

同时他们也明白了,为什么天幕上说他应该被封神。

这样一生把所有的时间都贡献给土地的人,实在值得他们的敬佩,也实在应该封为神农。

秦朝。

秦始皇看到袁老竟然活到了90岁,他突然觉得自己有了目标。

秦始皇觉得,如果自己能活到这个年纪,只怕大秦再也不会出现二世而亡。

同时他也好奇,历史中记载的高寿是不是真的?

而后世之人,又如何活到这个年纪?

《求天不回来:还记得袁老刚去世的时候,就有些所谓的懂哥冒出来,说袁老没有这么大的功绩,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科学家。

而且还说,就算没有袁老,这个世界上也会有其他的科学家做这些事。

当时我听到这些很是火大,他们真是端起碗当孙子,放下碗就骂娘。》

《网络喷子:这种人都应该怼他,既然他这么能,为什么研究不出这样高产的粮食?》

这……

各朝的皇帝有些不理解,这后世竟然有如此之人,难道是吃饱撑的了?

要放在他们这个时代,如果真的有人敢这样说,只怕早被活活的打死。

同时各朝的百姓看天幕上所说,他们愤怒不已。

他们可是经历过饥饿之苦,也知道生活的不易。

如果真的有这样的人生活在他们这个年代,简直是他们的救世主。

如果有人敢对他不敬,只怕他们第一个不愿意。

《因为有你:说实话,杂交水稻的确不好吃,但是我们小时候就是吃那个长大的,在那个生活条件不好的年代,它养活了我们,谢谢袁爷爷。》

《袁老千古:“我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每当我看到这句话,我都会流下眼泪。》

《梦的开始:一个人养活了14亿人。永远怀念。。》

正在受灾害忍受着饥饿的各朝百姓,他们看到杂交水稻不好吃,他们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他们觉得后世之人,还是没有经历过饥饿,不知道饥饿的时候人会做出什么事情。

当看到‘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远离饥饿’,他们流下了眼泪。

如果他们这个朝代,也有这样的人物该多好啊,这样他们也如后世一样,能够远离饥饿。

秦朝。

秦始皇看到天幕上的评论,他又让人下令,在神农院的雕像下面刻上了这句话。

这句话不只是对农家的激励,也是对大秦的激励。

秦始皇相信,经过他这里的大秦,百姓们也可以远离饥饿。

不只是秦始皇这样想,很多朝代的皇帝们也是这样想。

他们也在纸张上写上了这句话,时刻的提醒自己,粮食才是国家的一切。

有了粮食,国家才能安定富强,百姓们才能远离饥饿。

《风的自由:永远记得“禾下乘凉梦”,永远记得您,你就是我们的灯塔。》

《熊贰:这样的才是我们的榜样,做人做事都值得我们学习,袁老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落日余晖1027:当代神农。现在的年轻人没挨过饿。我是80后的,小时候奶奶跟我说厕所掉的饭粒都要捡起来吃。老一辈的人根本就不会浪费一粒米。》

各朝的读书人,他们被袁老的故事深深感动。

他们突然觉得,这天下也不只是读书一条路。

如果真的如袁老一样,也能载入史册。

于是有一些读书人,他们自知自己不能高中,默默的放弃了读书投身于发展农业,想着如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