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刷短视频被古人看见了 > 第178章 他们一吐就是半个锦绣大唐

178.第178章 他们一吐就是半个锦绣大唐(二

第178章 他们一吐就是半个锦绣大唐(二)

陆风看着手机上的视频,他心里满是感慨。

那大唐实在是令人向往,如果穿越到大唐,和那些名人交流,那将是多么让人期待呀!

只可惜这个世界并没有什么穿越,只能在诗词中感受大唐的璀璨。

《我是小学生:是的,特别伟大,但能不能让他出来帮我完成一下作业,更可恨的是老师们过度解读他们的事迹,现在的作业都是他们的诗句分析。》

各个朝代无数正在学习杜甫和李白诗集的学子们,看到天幕上的评论,他们非常的赞同。

虽然李白和那杜甫的诗都非常的优美,可是总是要背诵他们的诗集,实在是令他们头大。

不只是如此,他们的先生,竟然还要为他们详细讲解注释这些诗集每一个词语的意思。

并且还会讲解,李白和杜甫做诗的时候想的什么?

这一切的一切,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折磨。

可是他们没办法反抗,只能够努力的去学习。

秦朝。

秦始皇看到天幕上的评论,他有些不理解。

如果李白和杜甫都相当的有学问,为啥后世那些学子们那么抵触?

如果放到他秦朝,只怕有无数的百姓希望自己能够学会他们两人的诗集。

毕竟他们秦朝,没有出现天幕之前,一直用竹简作为载具流传文字。

而那些百姓们,家里更是缺少藏书,也没有先生教导,就算想读书也找不到门路。

如果后世的条件放在他们这里,只怕他大秦的百姓有很多人羡慕。

唐朝。

李白和杜甫看到天幕上说说,他们手扶着额头感觉自己的脑袋有点头大。

他们做诗的时候,哪有什么道理和想法,只不过当时符合情景。

就算有些诗词,里面藏着心中的抱负,只是也不过是想表达。

然而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流传到后世,竟然会有很多人过度解读他们的诗集。

如果把他们放到后世,如果看到自己的诗,只怕也不能完全的符合老师的理解。

明朝。

朱厚照看到天幕上的评论,他非常赞同天幕上的评论。

他小时候就是这样,本来一首诗而已,可是那些先生们却讲解其中的各种道理。

而那些道理,只怕那作者本人你也不知道。

他那时候都想,如果能够把原作者抓回来就好,让他们也和自己一起学习一下他们的诗集,看他们的成绩能不能考满分?

《早上的朝霞:从悟境来说,李白要高出杜甫很多。。李白看到了芸芸众生皆是仙,因此进入了逍遥境界,成为了诗仙,而杜甫看到的苍生皆在苦海,因此进入了悲天悯人境界,成为了诗圣。。》

唐朝。

李白杜甫看着天幕上的评论,他再一次抚额。

那些事只不过是自己随意之作,没想到到后世竟然有这么多说道。

他现在更加的理解,为什么后世的学子那么抱怨自己写的诗词多。

如果自己是那学子的话,只怕也会抱怨。

于是他们暗暗下定了决心,自己少做一点诗。

只是这个决定,还没有过多久,就被他们遗忘在脑海。

《布衣天下:可笑的是,李白堂堂一介诗仙,却沦为阶下囚,曾经有大志胸怀的杜甫,后来也只写到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唐朝。 正在南逃的李白看到天幕上的评论,如晴天霹雳。

自己一生被世人所喜欢,没想到到老竟然是这种情况。

想想才发生的安史之乱,他心里更是忐忑不安。

杜甫看到天幕上的评论,他心里微微的一愣,他没想到自己年老之时竟然发生这样的事。

同时他又叹了叹气,安史之乱的发生,让整个盛唐转向了衰落,无数的百姓流离失所。

只是他虽然拥有一些才华,可并不能改变整个大唐。

宋朝的读书人看到天幕上的评论,他们都微微的一叹。

不管李白也好,还是杜甫也好,晚年的生活都不是太好。

也就是那个时候,那万国来朝的盛唐也走向了衰落,实在是让人可惜啊!

《匆匆人生:没有办法比较的两个灵魂,缺一不可,各有各的魅力。》

《终有一别:世人皆知杜甫从未年轻,可谁又知他也曾有过一段年少轻狂的人生啊!》

各个朝代的百姓看到天幕上的评论,他们觉得很对。

李白和杜甫并不一样,也都有自己的魅力,是不能让人一同比较。

唐朝。

杜甫看到天幕上的评论,他心里想着过去。

那个时候自己真的如天幕上所年少轻狂,可是随着安史之乱的发生,让他慢慢的成熟。

而且就是那个时候他将家搬到鄜州,直到当知道李亨继位,才开始冒死北上。

可是他的运气并不是太好,在投奔李亨的路上就被叛军抓到了长安。

被抓到长安城之后,闲着无聊的杜甫。

他细想自己的一生,他少年之时遇偶像李白,实在是人生的乐事。

然而随着安史之乱的出现,这一切都成了泡影。

《原来如此:如此看来,太白先生和杜甫先生就像镜子的两面,一面是锦绣盛唐的浪漫,一面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两相对照,才是那个真实的大唐和人间。》

《李白不白: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是我最爱的两句。》

唐朝之后的百姓看到天幕上的评论,他们感觉第一个评论说的很对,

李白和杜甫就像那大堂的镜子,只有有了他们两个,那才算真正的锦绣大唐。

只可惜那时发生了安史之乱,让极盛的大唐转向了衰败。

相比百姓们关心第一个评论,大唐之前无数的读书人可惜的看到第二个评论。

他们连连称赞评论上诗句的精妙,这样的诗词,不愧为口吐半个锦绣大唐的人。

秦朝。

秦始皇看到天幕上的诗句,他愣了愣。

虽然他知道李白和杜甫相当的有才华,可是当诗句真正的出现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他们。

同时他赶紧让人把这两句诗写到纸上,他要在闲暇时间慢慢的品味。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