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刷短视频被古人看见了 > 第75章 出师表是逼宫还是劝诫?(三)

第75章 出师表是逼宫还是劝诫?(三)

第75章 出师表是逼宫还是劝诫?(三)

《模型制作:比起历史上那些残害猜忌忠臣的皇帝,刘禅已经是一代明君了,一个普通人生在乱世做到这地步不错了,他和诸葛亮是历史上最一条心的君臣,是岳飞想都不敢想的。》

《日月与卿:你们嫌刘禅不聪明,后面的岳飞羡慕的流口水,只要刘禅能当他老板,他认刘禅当相父都行。》

《不可思议:突然想起那个李世民穿越到刘禅身上的小说,诸葛亮临死前说的那句:我只是想问问我那个不成器的少主去哪了。》

各朝的百姓看了天幕上的评论,他们没想到竟然还可以这样。

特别是明清正在写小说的落魄读书人,他们眼前的一亮。

不管是刘禅魂穿到赵沟身上,还是李世民魂穿到刘禅身上,都是一个很好的题材。

他们相信这样的题材的小说,如果写出来,肯定是卖爆。

蜀国。

刘禅看着天幕上的评论,他心里微微的高兴。

虽然他知道他不是明君,可是他也喜欢听到别人的夸奖。

特别看到,自己这样平庸的君主,竟然连那忠心耿耿岳飞心里都羡慕,刘禅很是高兴。

同时他不明白为什么那大宋的赵构,这皇帝做的如此失败,让尽心尽力的臣子竟然冤死。

只是当刘禅看到李世民魂穿自己身上,他心里微微的有点失落。

虽然他不知道李世民到底是谁,又有怎么样的能力。

可是如果他真的能完成父亲的遗愿,相父的期望,他刘禅也愿意把这皇位禅让于他。

同时刘禅看到评论中,诸葛亮临死前询问:“我只想问问我那不成器的少主去哪了?”

刘禅的眼中突然流下了眼泪,他就知道,不管什么情况下,他的相父始终会想着他。

只是面对在空荡荡的大殿,刘禅也想他的相父了,可是他也再也见不到他的相父。

他只能强忍着哭,伪装成大人,守护着这蜀汉的江山。

唐朝。

李世民看着天幕上的评论,他微微的一愣。

三国时期,是很多人向往的时代。

那个时代,也涌现出了很多传奇的人物,各自在历史中留下自己的烙印。

如果自己真的能穿越到三国成为刘禅,那自己能改变蜀国的未来吗?

李世民细细的想了一下,他发现,就算他怎么努力,也比不过那时候的英豪,更不要说完成统一华夏的大业。

自己现在的成就,完全是时也、命也。

程咬金看着天幕,他眼前一亮,相比别人的考虑很多,他更想的是追随过去,领略那三国的情怀。

他在大殿中跪拜,向李世民说道:“陛下,如果你真的穿越到三国成为那刘禅,请把臣也带过去,臣愿意成为你的先锋大将,去攻打那曹魏,消灭那江东鼠辈。”

(江东孙权:伱礼貌吗?)

李世民其他的臣子,听到程咬金的话,也都跪拜在地。

如果李世民真如天幕上所说,穿越到那,蜀国成为刘禅,他们也愿意穿越过去,一同去开疆辟土,领略那三国情怀。

李世民看着跪拜在大殿上的臣子,他哈哈大笑了起来。

大唐有这样的臣子,又怎能不会兴旺?

宋朝。

被12道金牌召回的岳飞,现在赋闲在家。

虽然这种情形,他早有预料,只是他还是很可惜自己收复旧河山的十年之功。

同时他也明白,以后的大宋再也没有收复旧河山的机会。

这时岳飞看到天幕上,说如果刘禅是赵构,他就是认刘禅当‘相父’都行,他觉得天幕上说的很对。

如果赵构和自己如同那刘婵和诸葛亮一样,那也不至于12道金牌召回自己。

如果不召回自己,只怕那旧都东京,早就被收复回来。

如果可以,他更希望赵构像刘禅一样,只需安安稳稳的坐在那皇位上,那样的话,他也能安心的收复旧河山。

赵构看着天幕上的评论,很是生气。

他感觉这后世之人,简直是不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那刘禅是什么人?竟然也敢跟他比。

如果这后世之人,是他的子民,赵构都想砍他脑袋,省的一直诬陷自己是昏君。

《你是来搞笑的吧: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蹦迪,花光预算,卒于白帝城KTV。

臣本DJ喜洋洋,打碟于南阳,苟全于闹市。

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之酒吧,咨臣以蹦迪之法,由是感动,遂许先帝以驱驰。

出山后先帝带臣去蹦迪,混迹于蜀地各州酒吧。先帝后喜得一子,取名阿抖、字音!》

《那怎么办?:先帝创业未半,蹦迪花光预算,编过草鞋吃过苦,打过曹魏罚过吴,终是皇叔负了蜀,接着奏乐接着舞。》

蜀国。

本来看着天幕上的评论,心里很是欣慰的刘备,看着这两条评论,他手里的酒杯掉在了地上。

刘备很是怀疑,这天幕上说的是自己吗?

还有这蹦迪是啥?KTV又是什么?

天幕上的评论,虽然他每一个字都认识,组合起来却又完全不认识。

但是他也从中了解大概的意思,也听出了后世之人的调侃之意。

……

刘禅看着天幕上的评论,他睁大了眼睛。

他不敢相信天幕上说的竟然是他的父皇,也没有想到里面竟然也有他的相父,让他更没有想到的,竟有他阿斗的名字。

不过他刘禅的字并不是音,而是公嗣。

虽然刘禅也能感到里面的调侃之意,不过他并没有在乎。

相比印象中那死板的父皇,他更希望他的父皇是在评论中描述的父皇。

其他的朝代,看到天幕中对刘备、诸葛亮、刘禅的描述,他们也哈哈大笑了起来。

相比以前学到的史记记载,评论上的描述,更令他们记忆深刻。

元末明初。

正在写《三国演义》的罗贯中,看着天幕上的评论,他扔下了手中的笔。

《三国演义》这个时候他已经写了大半,然而现在天幕上突然出现这样的情景,让他不知道是跟着天幕上改,还是继续按照自己的想法写。

罗贯中思考了良久,才决定继续按照自己的想法写。

如果按照天幕上的写,只怕这小说会被改的面目全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