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我有幻兽工厂 > 第二章:收买人心

明末:我有幻兽工厂 第二章:收买人心

作者:不听劝的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39:05

第二章:收买人心

深夜,云南布政司衙门里还灯火通明,这倒是让人觉得奇怪,官老爷们哪有这般勤政的时候?

再者,巡抚吴兆元和巡按吴文瀛,在乱军中没了身影,众人估计二人是凶多吉少。

乱战之中,为保性命,昆明城中的三司官员跑了不少,衙门早已如同虚设了,哪里能有这般光景。

官老爷们自然不会平由懒散变得勤政,可偏偏现在这布政司衙门里热闹非凡,一间房里挤满了人,若有人对云南官场熟悉,就会发现房里可谓三司齐聚。

沐天泽费了好大力气,才把他们寻来,聚在了一起。

除了那些实在跑得太快的例外。

三司分列站着,这小小大堂还站不下,费了一会功夫,去了无用的桌椅,又将三司所属混在一起,这才勉强在门口处止住了队形。

站在堂前的之人,是一中年男子,身形高高瘦瘦,穿着一身灰色儒袍,留着一撮约莫四寸长的山羊胡子,背着一支手,正对着三司诸官员讲着话。

三司官员倒也不闹腾,他们虽然是官,可这紧急之间,多弃了官袍,又怕招贼人惦记,一身破破烂烂,哪有往日半点官老爷的威严。

如今身家性命在人家手里,该听也得听着!

好在像夫子,说话却不啰嗦,片刻功夫便讲了个大概。

“诸位大人,可还有疑惑,可直言。”

听到这话,他们互相看了看,大抵知道了他们的来历和意思,心里有了底,又见他们始终较和善,不似那土司蛮横,便推举了几人出来问话。

“徐大人,您说的这沐二爷!可是十年前,出了沐府的那个沐二爷?”

“藩台面前在下可称不得大人,二爷一般称我先生,诸位大人若不嫌,称我为徐夫子即可!”

“二爷此刻正在沐府,骨肉分离多年,一时得见,实在脱不开身,便特意交代我,见了诸位大人,还得告一声罪!”说着话音一转,往屋内喊道:“来人,把二爷给诸位大人的赔礼抬上来!”

没多时,一伙衙役打扮的持枪卫士,便从内堂抬来了几个箱子。

一打开,满是白花花的银子!

这下屋里的诸多官员,一下都打起了精神!

徐夫子望着他们的神情,也很满意,边摸着自己的山羊胡子边说:“二爷知晓近年来诸位大人难得俸禄,生活日艰,便特意从军中拨了些钱粮过来,好解诸位大人免于柴米之忧,以便一心为公。”

随着这话,从大门外又进了几辆粮车!

“使不得,使不得啊,百善孝为先,可不能因我等而使国公爷一家不得相聚啊。”

“为国为民,是我等职责所在……”

听着他们的那一个个正义凛然的场面话,徐夫子笑而不言,大手一挥拿着一份册子开始核名身份,发起了钱粮。

等到钱粮发完了,门口不知何时聚了百十号人,肩上扛着火枪,整齐的排列成一个方阵!

众人带着疑惑的眼光看向徐夫子,不知他又玩什么花样!

徐夫子倒也不啰嗦,直言道:“诸位大人明日起便又坐堂判案了,可是衙役多不见了踪影,二爷便从军中挑了这百人,方便各位大人在行政、司法时好有几个好使唤的人。”

众人一听就明白了,不就是派人看着他们的嘛。

不过他们也没有反抗的能力,再说也没必要去反抗,巡抚、巡按生死不明,他们这些官员手无寸铁,多点保护也挺好。

至于都指挥使司,虽管军事,反而更没有反抗的意愿,他们这些这些人,在沐家长久以来各种手段的渗透及腐化之下,与其说是当大明的官,不如说是当沐家的官了。

如所料想那般,没人反抗,最终准备的其它手段也用不上了,徐夫子领着众人到了偏房,那里早已准备了饭菜。

这几日,多有兵祸,这群人谁没睡好,吃没吃好,又这大晚上的,被寻来听了这么长一段时间的话,早就饥肠辘辘了。

桌上酒食虽比不得往日精致,可胜就胜在这及时二字,不多时,院中便欢笑如旧。

半夜三更,原先的巡抚衙门,只有偏房还亮着灯,依稀可见到几个人影正在交谈。

第二日,沐府寻了个采购的名头,终于派出了人手,好不容易在士兵的护卫下,打探了些消息回来。

沐天波却高兴不出来,这一晚上的功夫,三司连同县衙都恢复了运转,连安民告示都贴满了街头。

沐天波实在想不通,这群贪身怕死的三司官员,什么时候这么勤政爱民了。

好在他没多少闲功夫,这不,沐天泽又牵着一支大黄狗来寻他了。

自打沐天泽进沐府以来,两人就被迫贴在了一起,或者说是沐天泽非要贴着他,简直是不离不弃,就差如厕时也跟上了。

他是怕自己这位大哥气不过一根白绫上了西天,他还需要借其黔国公的名头使使,可不像一回来就得了个杀兄的恶名。

至于以前驱赶他的族老,现在已经被他安排去看城门了。

他可不是单纯的报复,这不是为了以此表达官民一心嘛。

“大哥,快看,这我新收的小弟大黄,大黄快叫大哥。”

大黄狗倒也配合,“汪汪”,叫了两声。

沐天波就差没气晕过去,刚冒出个二弟,这又冒出个狗弟弟来了。

可偏偏又拿他没办法,如今沐府上下十步一岗都是对方的兵,可轮不到他放肆。

无奈之下,只好继续手足情深……

“你啊,还是那般没个正形,这天润听了可不得找你闹上一闹!”

“大哥、二哥,我为什么要闹?”

说曹操,曹操就到。

沐天润这好收到了下人的消息,正寻他大哥来了,没曾想沐天泽也在这!

心想,这人真似一张狗皮膏药,哪里都有他,脸上却恭敬得很!

沐天波见三弟步子急,知道其定是有事来寻,又不直言,那就是旁边这个走马遛狗的碍事了。

“有事吗?”沐天泽明知故问。

“没什么大事,只是听说这衙役都被编到了一起,叫什么巡察队?不知这吴抚台,为啥要下此令啊……”

沐天泽自然听出来他话里的意思,也不啰嗦,故作一脸惊讶!

“三弟还不知呀,那吴抚台在前日不愿受制与土蛮,以身殉国了。”

两兄弟虽然猜测吴兆元应该是出了事,却也没料到这种情形,不过想想也是,那吴老头因循守旧,他要在怎么出现这什么巡察队!

即使他们不信,想要查证也没有办法,现在这黔国公府内外隔绝。

虽在昆明城中,可却如同两个世界,连正常消息都没法出这大门,更何况这个吴抚台之死,根本就不是沐天波泽说的这般情形。

他们知道事态不对头了,可主动权早已不在他们手上了。

沐天泽又怎么会这么轻易放过他们,要知道这沐家的身份可是相当好使,不薅个干净,可就不符合他的性格了!

不过这昆明城中,着急上火的可不只有他们兄弟……

现在的昆明城,就像一个巨大的虫茧,内外不通,文武官员都没了头,所有的一切都聚到了沐天泽处。

三司之中,布政使司因为管着钱粮,与其它二司多有纠缠,往往其它衙门要钱的时候,大多时候就是一个意思,没钱!

偏偏三司因职权关系,又需要合作,平日里勉强只能称得上斗而不破,可这回不太一样了,有人下了套。

布政使在家坐立难安,倒不是因为又有土司攻城,而是得了赏,本来昨夜那徐夫子就单独留他,给了不少钱财。

还说三司都有,是沐二爷体贴他们,特意给的赏赐。

这银子怕是不好取,本着无功不受禄的推辞拒绝,奈何还非得他们拿,拿不走,还特地借给了他几个卫士,一路敲锣打鼓的送到了家里。

偏偏一晚上的功夫,别说三司了,整个昆明都知道他拿钱了。

宦海浮沉多年,哪里不知道是中套了。

而其他几人和下面的许多官员也得到了同样的待遇。

到了第二天,这不大的昆明城中就传遍了各种消息,说什么话的都有,有说沐二爷财大气粗直接赏了十万两银子,有说沐二爷已经统筹三司……

谣言越传越没谱。

不过,巡察队接管了城中治安,派来的士兵接管了公文的上下传递,公章也由什么特勤处保管,所有官员的一笔一划都在人家眼皮子底下。

沐天泽的到来似乎没有改变什么,之前当官的还是当官,种田的还是种田,只是路上多了一些发放钱粮的官员与士兵。

钱粮不多,只够一人两天吃食的。

但官府从来都是收粮的,何时放过粮,直到有人抱着试探的心思去真领到了之后,顿时在各个街头巷尾都排满了前来领粮食的百姓。

“名字、岁数、住哪儿?识不识字?”在一队持枪军士的保护下,一一辆辆装满粮食和铜钱的车辆摆在路边。

“领粮食还这麻烦?”一位前来领粮食的老者有些犹豫,怕报了名字和住址日后被收拾,与他有类似想法的人不少,但又馋这两日的钱粮不甘心离去,在一旁守着。

“不是官府发的,是黔国公府的沐二爷心善赏你们的,一人只能领一次,快点,不报就让后面的人领。”办事的小吏皱起眉头催促着。

“要要要,白得的钱粮怎咋能不要……”老者连忙报出名字。

“伸出手来。”另一小吏用毛笔在他手背点了一个绿色的点。

“这是?”老者不解。

“绿墨,点了三天不掉,免得有人重复领粮……”

第二天。

同样的地点,同样的方式。

沐天泽又让人发起了钱粮,只是比起昨天多了一条规矩。

手上有绿色墨点的可领三天的钱粮,而没有绿色墨点只可领两天的钱粮。

此项规矩一出,顿时,昨天观望的那群人大呼上当,纷纷挤进了街头的队伍里。

城中的富商大感奇怪,这位沐二爷怕是把黔国公府的银粮全发完了。

真是个败家子!

沐天泽对此种言论不屑一顾,散给穷人总比历史上被土司抢了去来得好,况且,这才多少钱,投资懂吗?没见过世面就是小家子气。

夕阳西落,徐夫子带着沐二爷的手令和几大箱银子,嘉奖了三司中几名这几天办事卖力的官员和小吏。

实打实的奖赏刺激着官员的心,作为下层的官吏,何时有过如此待遇,至于坐在官衙里的高官老爷们眼见自己唤来的手下被一点点收买,却不敢有何动作,uu看书 因为那些守在门外提着枪的士兵时刻提醒着他们昆明是谁的。

一套萝卜加大棒的措施下来,昆明城逐渐恢复了秩序。

沐天泽不仅进一步收拢了人心,还获得了这座城市的一手资料,人口数量、男女比例、适龄劳动者数量。

沐天泽站在昆明城的城墙上俯视着这座古老的城池。

除了一些达官贵人的府邸,一切都太破旧了,就像是这个国家一样,看起来暮气沉沉。

当所有都在沐天泽这位突然冒出来的二爷感到奇怪或感激的时候,他则在脑中规划未来。

“那么第一个工厂要建在哪里好呢?”

没错,他不是来欣赏美景的,而是在寻找一个适合建立工厂的地方。

他费尽心思来昆明不是为了来给那些官老爷发福利充当救世主的,而是需要人口和地盘。

作为云南最大的城市,这里比南边的热带丛林的条件可好太多了,大量的百姓在这个天灾不断的年代对别人而言是负担,但对他而言却是最好的助力。

幻兽世界可以提供很多东西,但……代价很高,里面的东西他只能拿出百分之一来。

要不然他早就从丛林里冲出来大杀四方了。

在现实建立工厂成了最后的选择,这里接受教育的人比起堪称蛮荒之地的南边多太多了。

比起在腐朽的大明官僚的统治下陷落,不如在他手里发光发热。

“想好了,第一个工厂就叫云南第一枪炮制造厂好了,毕竟没记错的话,大西的残军在孙可望的带领下就快来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