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朱厚照,加入美帝聊天群 > 第90章 谢迁:八百里加急奏请陛下天子守国门

第90章 谢迁:八百里加急奏请陛下天子守国门

第90章 谢迁:八百里加急奏请陛下天子守国门!

京城内阁成替身了!

这是杨廷和第一个念头。

朱厚照怎么敢的啊?

他以为他是太祖朱元璋啊?

这是杨廷和的第二个念头!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大明太祖朱元璋挟开国之功,直接一举废除了传承千年的宰相制度。

从此,中国大地这片土地上,就没有了宰相。

不,更加准确的说,大明没有了宰相。

在大明这里。

皇权和相权之争,在朱元璋这里暂时画上了句号。

皇权达到了几千年以来的巅峰。

胡惟庸成了最后一个宰相。

而没有宰相和宰相制度后。

朱元璋的集权达到了巅峰。

他一个人面对六部,大明方方面面的事情,都需要他亲自过目和批阅。

朱元璋精力过人,对权力控制力几乎达到了变态的地步,整个大明在建国头三十年,可称为朱元璋时代,只有他一个人的声音。

他的存在感拉得足足的!

可以说是历朝历代开国皇帝当中,干事最多,对王朝影响力最大的第一个皇帝。

在太祖里面,论制定天下规则和折腾打破规则的,他绝对算得上第一人。

刘邦、刘秀、曹丕、司马炎、刘渊、拓跋珪、杨坚、李渊、耶律阿保机、赵匡胤、成吉思汗等等,在这方面,都比不上他。

正是他的影响力太强,才使得他废除宰相制度后,大明后来的皇帝,哪怕是朱棣,都不敢打破这个规则。

然而,朱元璋也给了一个错误示范。

权力太过集中后,必然会被分散。

没有一个人能够有他如此变态的精力每天处理这么多的事情。

他的这种行为,反而为下一个皇帝挖了一个巨大的天坑。

大明第二个皇帝朱允炆就不行,只得倚靠建文三重臣来协同治理国家。

然后这个时期,面对骤然接踵而至的巨大权力,无论是建文帝朱允炆和建文三臣都没有好好的接住,甚至步子迈得太快,直接开始削藩,导致了朱棣被迫造反,被迫接棒大明第三任皇帝。

朱棣接手后,面对宰相这个权力,他算是接住了。

因为,他有太子朱高炽帮忙,接着就拉了几个品级不高的官员,专门给他处理奏章,筛选一下国家事务的轻重缓急。

这几个品级不高的人,成了内阁雏形。

朱棣死后,朱高炽继位,也延续了这个内阁制度,才出现了所谓的三杨重臣。

朱瞻基上位后,内阁彻底慢慢固定了下来,而内阁也开始慢慢承载着宰相权力,朱瞻基甚至不上朝也可以使得大明良性运转。

“三杨”可以说,成为了内阁重臣样版。

甚至,内阁在朱瞻基死后,表现太过于完美了。

因为当时朱祁镇九岁登基,皇帝年少处理不了国家大事。

只能由太后和内阁组成大明议事处理机构。

在朱祁镇亲政之前这段时间。

有朱棣、朱瞻基抗击北元之威。

有王朝国力发展上升期。

再加上吏治总体上算是高压后的放松期。

三期叠加,内阁在这几大时代风口上,勉强算得上蒸蒸日上,从幼年期发展到了青年期。

而这个时候,好死不死就遇到了想要大展作为的朱祁镇。

他亲政后,内阁还政给他,恰好就遇到了土木堡之变这个大明黑天鹅。

皇帝被俘、大明又群龙无主,只能再次依仗内阁。

内阁被迫在这个时候,再度接棒巨大的权力,甚至可以选皇帝了。

而选出来的朱祁钰,只能妥协。皇权在这个时候,彻彻底底低于内阁相权的。

朱祁镇回来后,似乎发现了这个事情,想要分散内阁权力。

可惜已经没有勋贵、武将等等来限制文官组成的内阁了,再加上他自身北狩的巨大污点,也导致皇权受到质疑,没成功压住内阁。

他儿子朱见深上位后,只能依仗西厂、锦衣卫,甚至搞出了几千人传奉官制度,来对抗内阁……

这段时期的内阁,自然被打压了。

万安等纸糊三阁老这种嘲笑般的戏称,就是内阁势弱的最佳明证。

好在,朱见深活得不够长,再加上后宫关系也有些乱,他才壮年就死了。

上台一个被深宫太后抚养、从小被欺负养成的讨好型人格的朱佑樘……又是年轻皇帝。

于是,内阁再次势大!

弘治三君子!

弘治三阁老!

威震大明官场!

内阁的权力,更是发展到了巅峰。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内阁的话。

太祖朱元璋:内阁,啥玩意?它有胡惟庸难杀?

建文帝朱允炆:内阁?怎么还有这么好的东西?

太宗朱棣:内阁,这不就是一个小小的秘书处吗?

仁宗朱高炽:内阁,这不是咱的好帮手吗?

宣宗朱瞻基:内阁,还可以,咱有些时候还挺怕他的?

正统朱祁镇:内阁,什么是内阁?王师傅高见!

景泰帝朱祁钰:内阁,你们看看我儿子能不能当太子?

天顺朱祁镇:内阁?你们手伸得太长了吧!朕才是大明皇帝,你们会后悔的!

明宪宗朱见深:谁说内阁纸糊的?在朕这里它才是纸糊的!

明孝宗朱佑樘:内阁各位大人,伱们看朕哪不对,朕改。

正德朱厚照:内阁,莫挨老子哦!

嘉靖朱厚熜:内阁,你们不太礼貌!朕来教你们什么是礼貌!

所以……

弘治帝的纵容,终究让他们飘了,皇帝不放在眼里?

最终让朱厚照也忍无可忍,想要再次仿照朱元璋,搞出一个废除宰相的行为?废除内阁?

他们,还是急躁了?

朱厚照虽然不敢,但他年轻啊,年轻人做事不计后果,只顾自己舒服!

难道,自己一生如履薄冰、矜矜业业才爬到今天这地步,就要因为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一时任性,彻底葬送了几十年的努力?

回光返照的闪过了大明内阁发展历程。

杨廷和反思之中,又冒出了第三个念头。

他的一生努力,全都要浪费?

就在这即将走向权力巅峰的最后一步?

他十二岁乡试中举,十九岁中进士,历经成化八年,弘治十八年,二十六年兢兢业业的努力打拼,家族的投入,就要化作乌有?

凭什么要因为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一时任性,都化作乌有?

“不!绝对不能让陛下在金陵另立内阁!”

“不能允许!陛下这是在全盘否定我们内阁这么多年来的努力!”

“他凭什么啊!?”

刹那间,杨廷和便是下意识的大吼而出,也不知道从哪儿来的力气,他甚至只感觉一股愤懑从脚底板冲到脑门,直接让从这个打击之中回过神来。

一股莫名的危机,也是让他彻底清醒过来。

这一声吼,倒是让谢迁、以及慌忙救助刘健的所有官员们都愣住了,被他吸引了注意力。

然后,看到杨廷和眼中坚定后,一瞬间有些被冲击的谢迁也反应过来了。

“对!介夫说得对!绝不能让陛下另立内阁!”

“他这是全盘否定我们所有人的努力!”

“大家先别慌,先冷静下来!想个法子,想个章程……”

“对!那,那谁……”

“你不是刚刚念叨到杨一清什么边疆不稳的奏折吗?”

“对!八百里加急送金陵!直接告知陛下蒙古来犯,请陛下天子守国门!”

“让陛下赶紧回来!”

情急之下,谢迁倒还是真的想到了办法,当前只能用这种办法强迫朱厚照回来了。

他不是一直想要打仗吗?

那就给他制造一场仗打!

这场仗,就算没条件,也要创造条件给他打!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