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横刀十六国 > 第203章 北上

横刀十六国 第203章 北上

作者:苍穹之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41:49

第203章 北上

第203章 北上

常炜的到来,让李跃大为欣喜。

黑云山不缺猛将,却缺谋士文吏。

常炜学识渊博,见识不凡,可堪大用,黑云山正少他这样的人。

若能顺利救出他的家眷,肯定会对黑云山死心塌地。

李跃也曾招揽了几人,不是夸夸其谈的僧道,便是道貌岸然的名士,指点江山口若悬河,头头是道,而一听说李跃让他们先担任县吏,掉头就走。

这年头僧道绝非后世吃斋念佛的出家人,他们积极入仕,称霸一方。

汉末张鲁的五斗米教,发展到如今,声势越发浩大。

兖州士族虽然为自己所用,但毕竟是外人,他们也有自己的诉求和利益,可以借用他们的力量,但绝不能过度倚重。

两边之间更像是合作关系。

东汉、曹魏、西晋的覆灭,都跟士族豪强脱不了关系。

对他们,李跃既要借用,但更要防备。

相比之下,乞活军和流民则称心如意的多,流民最大的诉求就是一块安身之地,乞活军基本是自己的嫡系。

虽然南北分家,却依旧千丝万缕,将来攻略河北,肯定要从广宗乞活军入手。

“将军需属下去做什么?”杨略好奇的问道。

“当然是发挥你的特长,渗透、笼络,府库中金银钱帛,你可以随意调用,两年时间,广宗乞活军的心要向着我。”

杨略面露难色,举起断手,“属下恐难当大任。”

李跃笑道:“又不是让你去打打杀杀,我都不怕,伱怕什么?事在人为,我会给你配一些精干人手,当然,如果你不愿去,我另寻他人。”

其实这事难度并不大。

已知的,就有董闰、祖寻,暗中心向黑云山的更不在少数。

而随着黑云山的不断壮大,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多。

杨略仍在犹豫。

李跃并不着急,如果他一口就答应了,说明不知其中深浅,去了反而不是什么好事。

片刻之后,杨略脸上的神色前所未有的严肃,“属下愿去!”

“不愧是我黑云男儿!即日起,你为广宗校尉,负责广宗之事,谨记,凡事无需太露痕迹,顺势而为即可。”李跃知道他一定会答应的。

冲锋陷阵轮不到他这断手之人。

凭着昔日恩情留在亲卫之中,没有功勋,迟早被他人取代。

而一旦广宗之事成功,前途不可限量。

“属下请求张猪儿一同前去。”两人私下是拜把子的兄弟,有这等机会,自然不会忘记兄弟。

“此事你自己决定。”李跃伸了伸懒腰。

两天之后,薄武匆匆赶来。

听到北上广宗救常炜家眷,当即拍胸脯,“此事还不是小菜一碟?”

话说的太满,反而让人不放心。

薄武姬妾近日为他诞下一男婴,喜不自胜,整日酒不离手,人也晕晕乎乎的,这种状态去广宗,只怕好事也办成了坏事。

思索一番,对常炜道:“先生智略深远,熟悉广宗情势,还是有劳先生亲自走一遭。”

“此为在下家事,当然在下亲自前去。”常炜拱手。

有他相随,李跃安心不少,又为他们安排了乔装成民夫的五百斥候随行。 出发之时,薄武忽然道:“还请都督为我儿取个响亮的名字。”

李跃想起辛氏姐妹肚中未出生的孩子,心中一暖,算算时间,也快要出生了,“薄兴如何?乃助我黑云山兴盛之意。”

“哈哈,不错不错!”薄武扬起马鞭,向北而去……

枋头。

南下的雷弱儿还未有消息传回,但邺城的密令就来了。

“陛下有口谕,若将军南下攻黑云山,事成之后,恢复雍秦都督,雍州刺史。”宦官尖着嗓门道。

蒲洪身后跟着蒲雄、吕婆楼、强汪、梁愣等人,而这几人站在一起,自有一股气势。

“雍秦都督,雍州刺史乃国家神器,既然封赏,为何收回?既然收回,为何暗中授予?”蒲洪一眼看出其中蹊跷。

黑云山如日中天,朝廷却要他去攻打,这不是借刀杀人吗?

这等拙劣的计策,一看就是出于冉闵、李农之手。

羯赵反复在雍秦都督上做文章,已经失去了信用。

宦官支支吾吾,“此、皆上、意也,将军莫非要抗命?”

“上意?是石闵的意还是陛下的意?分明是出自石闵之手!莫非我大赵已归一养奴不成?”强汪勃然作色道。

连诏令都没有,谁敢信?

一个宦官自然顶不住他们这几人的气势,当场面色惨白,蒲洪一甩手,宦官顿作鸟兽散。

吕婆楼道:“近日颇多流言,言黑云山欲取关中,不知是真是假。”

蒲洪仰天而笑,“黑云军在中原为虎狼,若是入关中,则不如一犬尔!天下间能定关中者,唯我一人而已!”

十几年低调隐忍,如今下定决心,蒲洪仿佛换了一个人一般,锋芒毕露。

加上近日投奔流民越来越多,蒲洪实力暴涨,自然也就抖擞起来。

不过这话并非是妄言。

他有这样的自信,更有这样的实力。

“石闵不敢出兵,而行此雕虫小技,正可见其心虚,短期内不必担心其挥军来攻。”蒲雄的话令众人眼前一亮。

当初攻打石冲时,石闵不顾皇帝和满朝文武的劝阻,提着刀就上去了。

鲁郡之战也是如此,十万大军还未休整,石闵又率两万精锐匆匆南下,若非伤了元气,岂会用这等计策?

“如此正好,只等江东的诏令一到,我们就立即起兵西归!”如今的蒲洪归心似箭。

枋头实在太小了,在邺城眼皮子之下,周围强敌环伺,很难发展。

而西归关中则是如鱼得水。

再过上十天半月,秋收也就到了,有粮食在手,西归更非难事。

蒲雄建议道:“为迷惑石闵、李农,大人不妨出一军南下成皋,待江东诏令至,立即北上为先锋,扫平前路,再派人暗中联络兄长,潜出邺城。”

蒲洪、姚弋仲的世子皆在邺城。

蒲健若是出事,蒲雄毫无疑问是下一任世子。

众人都暗中赞赏蒲雄的胸襟。

蒲洪忍不住一叹,“他日兴我蒲家者必汝也!”

忽然想到蒲雄之子蒲坚背上有草付二字,联想数月之前听到的谶言,草付应称王,蒲洪心中一动,“今日之后我蒲家改姓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