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横刀十六国 > 第205章 军功爵

横刀十六国 第205章 军功爵

作者:苍穹之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41:49

第205章 军功爵

第205章 军功爵

各营基本组建完毕,便立即投入训练之中。

李跃一向遵循生存是最好的训练。

士卒们上山围猎,下水捕鱼,足迹从黑云山踏遍泰山,有时深入青徐地界。

只要举着黑云赤旗,各州县的守军都不敢轻举妄动。

而黑云军也没劫掠他们,连田地里成熟的粮食都没动,只捕杀野兽。

青徐百姓自然拍手称快。

乱世里野兽非常邪性,牲畜不吃,一心偷袭村落,捕杀人类。

曾有斥候在须水之北见一兽,类鼠,红毛,大小如牛马,前爪如钩,捕水中浮尸为食,斥候欲射之,此物却钻入水中,不见踪影……

一次次狩猎,也让青徐地区坞堡、郡县对黑云军信任起来。

临淮郡高山县东山中聚集一群盗贼,有四五千之众,时常下山劫掠,百姓深受其害,郡县不堪其扰,却无力剿灭,见路过的黑云军秋毫无犯,便尝试的求援。

路过的五百游击营果断出击,抬手就将山上的盗贼扫灭,还抓了两千多俘虏回兖州。

这一举动立即赢得青徐各地交口称赞。

以至于后来各地有事,直接派人去鲁军找崔瑾寻求帮助。

挨着泰山郡的青州济南郡即墨、祝阿二县因水源纠纷不找济南太守,而是直接南下鲁郡,让崔瑾解决纠纷……

青徐的赵军和羯赵任命的官吏逐渐成了摆设。

黑云军虽然没占领这些地区,但影响力和软实力却在不断加强。

当初鲁县一战,打出了黑云军声势。

转眼间秋收到了,兖州境内忙碌起来,到处弥漫着丰收的喜悦。

周牵忙的脚不沾地,连黑云军都协助收割。

李跃提着镰刀在田地里装了一天的样子,激励激励士气,后面就空闲了起来,正好利用这个时间,将军功爵制度完善起来。

春秋时代便已有军功爵制,秦国商鞅变法只是将其完善,从公士到彻侯,分二十级,西汉立国之初,一以继之,武帝重视军功,北击匈奴,又置《武功爵》十一级。

秦汉时的赫赫武功离不开军功爵。

东汉时由于察举、征辟任官制度的推行,以及募兵制的实施,军功爵已经跟寻常士卒没多少关系。

十八级以下的军功爵趋于衰亡,只剩下关内侯与列侯作为赐大臣和贵族之用。

后由于滥封,从东汉至西晋,公侯不断增多,土地、丁户不敷封赏,又在列侯中分为县侯、乡侯、亭侯三种,县侯仍食县,乡侯、亭侯则惟食一乡、一亭的租税。

这也导致士族豪强空前壮大。

司马炎立国,前前后后封了五十个王,五百多个公侯,跟汉魏虚封食邑不同,司马家是实封……

普通士卒战场杀敌晋升之路基本被堵死,所以魏晋时期的军队跟秦汉时差距巨大。

秦汉士卒闻战而喜,以从军为荣,而到了魏晋,士卒上升通道被堵死,百姓皆不愿从军,于是开始出现士家,也就是后来的军户,由官府强行指派,子子辈辈从军打仗,地位极其低下,寻常百姓都不愿嫁女儿给他们,只能士家之间互相通婚,与奴隶无异。

所以五胡乱华时,晋军从上到下衰弱、稀烂到了极致。

一群士族出身的膏腴子弟,领着一群军奴,怎么可能打得过残暴的胡人?

雄汉时的一汉敌五胡成了久远的传说。

黑云山想要驱除羯奴恢复河山,不能只喊口号,需要打通士卒的上升通道,激励他们杀敌的热情。

李跃直接恢复秦汉时期的二十级军功制。

这套东西经过实战检验,也适应眼下的形势,创新可以以后弄,而眼下是先把制度建立起来,从无到有。 自上至下,名字稍作修改,分为上护军、少护军、大庶长、驷车庶长、大上造、少上造、右更、中更、左更、右庶长、左庶长、五大夫、公乘、公大夫、官大夫、大夫、不更、簪袅、上造、公士。

以上护军、少护军取代了列侯、关内侯,毕竟李跃现在还没有封侯的权力。

这样也能将军功爵与贵族爵、官吏爵区分开来。

其实这些秦汉爵名后面都对应着相应的奖赏,如公士、田一顷(汉魏一顷一百亩),宅一处,奴一人。

上造可得两顷田,配三头牛,蓄隶两人。

依次往上。

不更,可免充更戍(轮流服役的兵卒)之意。

以兖州现在的条件,田不是问题,野外荒田遍地,奴隶暂时没有,不过河北遍地胡人,河北大乱在即,以后有的是机会。

牛被李跃改成了骡驴,没办法,牛比较金贵,驴子遍地都是。

弄出之后,李跃拿去征询常炜的意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都督此策乃底定霸业之基也!”常炜叹为观止。

自东汉士族豪强崛起以来,就鲜有直接封赏士卒的。

路都被他们堵死了。

三国乱战,直接从军中杀上来的寥寥无几,也就魏延、丁奉等寥寥数人,绝大多数人要么出身豪强,有自己的部众,要么跟对了大哥。

真正代表底层的是黄巾军。

猛将起于卒伍,宰相始于州牧。

战国时期韩非子便有如此论述。

有时候李跃觉得司马家衰亡和五胡乱华是种必然,问题不断累积,又遇上了不思进取的司马家,也就集中爆发了……

“中原百战之地,无险可守,唯有激励士卒,迎战四方之敌也!”李跃也是被逼的没办法。

没有地利,只能多在人心上下功夫。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历史上从中原崛起势力不在少数。

中原有中原的劣势,但也有其优势。

李跃心中的构想也越来越清晰。

常炜微微一笑,“山河之固在人心不在险,都督此法顺应当前时势!”

这套军功爵制的本质是通过战功将土地重新分配,从根本上打破士族豪强对土地的垄断。

常炜不反对,李跃又让人送到鲁县和郓城,征询崔瑾和刘启的意见。

崔瑾跟李跃心意相通,让李跃尽快推行。

不过刘启却来信提醒李跃休养生息,不可穷兵黩武,眼下正是积蓄实力的关键时候,此策一下,军中必人心思战,无人安心农桑,劝李跃等到河北大乱时再推行,必能激励士气,以收奇效。

言语颇为中肯。

姜还是老的辣,再好的策略,也需要合适的时机。

“刘公之言老成谋国也!”李跃欣然接纳,暂缓推行。

有点事,近日两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