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横刀十六国 > 第211章 双喜

横刀十六国 第211章 双喜

作者:苍穹之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41:49

第211章 双喜

第211章 双喜

“哇——”

府中响起了初生婴儿的啼哭声,这让李跃一颗悬着的心落下了。

“恭喜都督,母子平安!”侍女第一时间出来通报。

李跃心中大喜,儿子出生不仅是自己生命的延续,更能稳定整个兖州的人心。

血缘是这时代最坚固的纽带。

慕容俊、姚弋仲、苻洪之所以这么豪横,还不是一堆的兄弟子侄在背后撑着?

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南北分裂的格局已经形成,而北国之乱绝非短时间便能平息的,很有可能要经历两三代乃至几代人。

儿子出生,李跃便与这个时代紧密相连了。

若子孙中出来一个慕容恪、慕容垂之类的人物,老李家的江山至少能稳定两代人。

若是直接出来一个李二大帝,可以直接横扫十六国了……

正在意淫时,隔壁厢房里又是一声响亮的啼哭。

“都督,双喜临门,双喜临门,二夫人也生了,母子平安,母子平安!”侍女脸上笑成了一朵花。

辛粲抚着花白胡须,嘴唇也在微微颤抖。

李跃喜得贵子,辛家在兖州也稳了。

别看辛粲能力不怎么样,但派头极大,加上主持尚武堂的启蒙,越发的老气横秋,连黑云将都敢指着鼻子骂。

李跃在门前来回踱步,连手脚都不知往哪儿放,刚要挤进去看看儿子,却被侍女和稳婆们挡在外面,咯咯直笑:“夫人产子,都督不可入内,沾了秽气不吉利。”

李跃哈哈一笑,“赏,每人十石粮食!府中其他人五石!”

“谢都督!”周围一片喜气洋洋。

“都督可曾取名?”辛粲凑了过来。

按习俗,应该由有德行的长者取名,但辛粲跟德行二字似乎挂不上钩,自从成了李跃的岳祖后,整个人都抖擞起来。

而且李跃也不想两个孩子跟辛氏有太多的关联,取名又不是什么大学问。

“老大李仪,老二李佑。”李跃张口就来。

汉魏三国取名都有规律,以单名为贵,多以玉、竖心为偏旁。

李跃取单人旁,意思是不管自己的儿子将来成就如何,先做个正常人。

“好名,好名!”辛粲嘴上称赞着,但脸上有抑制不住的失望之色。

借此机会,李跃也大赦兖州境内的囚犯,将喜报送传外镇的崔瑾、魏山、徐成、刘启等人。

他们等这一天等很久了。

李跃本想免赋免徭役一年,但整个兖州刚刚稳定了一年,正是积累战备之时,没这个条件。

消息散播出去后,治下各郡各县的官吏、豪强纷纷送上礼品。

其中不乏贵重之物……耗资不菲,穷一点的也献上金银钱帛。

堆了整整一屋子。

李跃一直以为大家都跟自己一样,穷的喝西北风,但现在看来,穷的只是百姓,这些官吏和豪强的日子过得还是不错。

最让李跃无法忍受的是,军中将领也送来的礼物。 镇守轩辕山的呼延黑,居然送来七件玉器。

别人家底多少李跃不知道,但呼延黑可是连女人都娶不上,去了轩辕山三个月,就能掏出这么多东西……

“西汉之兴,在勤在俭,魏晋之亡,在奢在侈,中原四面皆敌,若奢侈享乐之风兴起,覆灭之在旦夕之间!”

酒宴上,李跃当着将吏的面道。

西汉立国之初,刘邦想找同色的马都找不到,只能以牛充数,汉文帝穿补丁衣服,下田间劳作,开创文景之治,为汉武帝北击匈奴积累家底。

而曹魏到了中后期,大兴土木,从上至下皆以奢侈为荣,到了司马晋,居然斗起富来。

司马家败的这么快,与此大有关联。

一个人沉迷于享受,还愿意上战场与胡人厮杀么?还愿意兢兢业业的劳作吗?

黑云军能杀到今日的地位,靠的是光脚不怕穿鞋的亡命之气,光脚不怕穿鞋的,这是黑云军在乱世中立足的根本。

李跃一直注视着外面,有些忽略内部了。

不是所有人都想着“驱除羯奴,复我河山”,人性大多小富即安。

“这些金银钱帛从哪里来的,放回哪里去,以前的事都过去了,以后谁贪赃枉法,休怪军法无情。”李跃冷着脸道。

一场喜宴弄得不欢而散。

不过李跃并不后悔,再好的制度都是慢慢毁在人情往来之中。

防微杜渐,现在不防,以后再想治理,可就难上加难了,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李跃让辛粲起草了一份勤俭令,写的文绉绉的,读起来颇为麻烦,这时代绝大多人都是文盲,写的再有文采,别人也看不懂。

这份令文不仅要给官吏看,还要给军中将领看,更要让所有百姓看到。

不是李跃小题大做,而是风气坏了,怎么治都治不好。

休养生息,积累家底,不是为了让这帮人享受。

“两年之前,尔等饥寒交迫,流离失所,朝不保夕,如今刚刚有所好转,便贪图享受,难道要舍弃被胡人占据的故土吗?难道要忘记父母妻儿被胡人残害的仇恨吗?吾为豫兖都督,日日惕厉自醒,衣不重彩,食不重味,况尔等乎!今日之后,严谨奢侈之风,各太守、校尉、县令、都尉,务必以身作则,规民以正风,行勤俭之良俗……”

李跃洋洋洒洒写了六七百言,让辛粲润润笔,就抄录下发出去。

口头训斥的再严厉也没用。

李跃挑选斥候营五百人为校事,巡视地方,侦察境内将吏,考察各地民风。

只对李跃一人负责,相当于耳目。

校事一职,三国时便有之,魏吴皆有设置,汉武帝设有绣衣使者,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今时不同往日,黑云山再也不是一座山,几万人马,而是横跨中原两州之地,五十万百姓,治理的成本不但增加。

校事设置后,对地方产生极大的威慑。

第一个被捉拿的是轩辕山的呼延黑,这厮以前穷怕了,当上轩辕山都尉后,开始膨胀起来,养了二十多个女人,手脚也就不干净起来,在轩辕山下私设关卡,过往之人,多少要留下点东西。

仗着李跃亲信的身份,连曹堪的运盐士卒都敢拦截。

念着当初的救命之恩,李跃留他一命,免去了他所有官职,让他守着功田过日子。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