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横刀十六国 > 第291章 梁公

横刀十六国 第291章 梁公

作者:苍穹之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41:49

第291章 梁公

第291章 梁公

“都督天命所归,当顺天应人,以承大位。”皇后董氏取来玉玺,双手奉上。

蒋干等人还心存幻想,但这位皇后却颇为明智。

“臣岂敢有此非分之想?”李跃也庆幸能遇到一位明白人。

如今的冉魏还剩下什么?

即便李跃不来,邺城也会自行崩溃。

“陛下被擒,燕贼围城,国破家亡之际,若非都督力挽狂澜,冉氏恐无遗类矣,都督之仁德,孤于深宫之中亦有听闻,邺城百万百姓嗷嗷待哺,能解此厄者,唯都督也。”董氏一脸的云淡风轻,很显然已经想好了一切。

冉闵性格不行,但娶的女人却深明大义。

李跃长叹一声,“臣万万不敢。”

吃相很重要,冉闵掌权后,肆无忌惮,为其败亡埋下伏笔。

取冉魏而代之没问题,但没必要如此猴急。

既然董氏如此懂事,李跃也就不着急,辞让一番后,便带着士卒退出皇宫。

宫外,刘群、董闰等候多时,见李跃退出皇宫,神色一阵释然,“邺城人相食,还请都督急调粮草,解城中之饥荒。”

李跃点头,“来之前,我已令陈留转运粮草。”

董闰身为武人,更直接一些,“都督既已入邺,当看管蒋干、刘崇、缪嵩等人,不可疏忽大意。”

刘群道:“都督新入城,当以安定人心为上,蒋干、刘崇之流,不足为惧,唯今之计,当总揽内外之权,然后再图其他,属下这就入宫请皇后定夺。”

接收冉魏势力要有一个过程。

邺城虽然在自己掌握之下,但河北还有一些势力忠于冉魏。

尤其是常山。

中山、襄国被慕容恪拿下之后,常山就成了邺城的唯一的屏障。

“有劳刘令君。”李跃拱手。

有他们这些人代劳,面面俱到,很多事不必李跃出面。

刘群效率极高,很快就请到了一份懿旨,加封李跃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晋梁公,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权臣三件套全部配齐,该有的都有了。

梁比齐靠谱一些。

战国时魏国迁都大梁,因此也称为梁国,而大梁正是陈留一带,也算是李跃的发迹之地。

魏梁不分家,刘群选的这个封号花了心思。

李跃倒是想直接弄个唐公,但封号都是有讲究的,有迹可循,多是根据地域,古唐国在并州一带,实在跟自己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

此外,按照李跃授意,董闰加封馆陶侯。

贾坚为徐州刺史,左车骑将军,镇彭城。

崔瑾青州刺史,右车骑将军,镇广固。

刘启的兖州刺史不变,封司空,刘群还是尚书令。

周牵为大司农,常炜封中书监。

魏山为前将军,徐成为左将军,梁啸为右将军,曹堪为后将军。

秦彪、糜进、高云皆封将军。

传国玉玺捏在手上,自然不能只封自己人,外人也可以大封特封。

张遇都督豫洛荆扬四州诸军事,封颍川郡公,张平为并州刺史,冯盎为上党太守,苏彦为左骠骑将军,周成为左骠骑将军。

常山李渎封讨寇将军。

其余河北大大小小的势力,只要还没臣服慕容氏,全部都封官许愿。

不过也有两个不太好封的势力。

一个在中山自称天子的苏林,一个是在鲁口自称安国王的王午。

苏林被慕容恪、慕舆根十五万大军夹击,也差不多快败亡了。

李跃就算想救援,也有心无力。

不过鲁口王午不能放弃,他手上捏着冀州的东北大门,几次挡住慕容垂,实力强大,暂时还需要他分摊慕容氏的压力。

李跃力排众议,直接盖上玉玺,给王午一个名正言顺的安国王,还让渤海送上去五万石粮食。

以如今的形势,王午别说只要一个安国王,就算要天王老子,李跃也得给他盖上玉玺……

上党冯盎、常山苏彦、李渎等皆上表归顺。

王午心满意足,表示坚决拥护朝廷。

许昌的张遇略有微词,也知道李跃将荆、扬二州给他都督,没安什么好心,但还是“欣然接受”。

不接受也没办法,他这片地盘比李跃还要恶劣。

如今跟江东士族们翻了脸,左后方是谢尚、荀羡,右后方是桓温,头顶上是李跃,心中即便有想法,也只能忍着。

封赏之后,李跃与崔瑾、常炜、刘群、董闰等重臣立即整改军队。

南军地和兖州军地域性太强,不太适合。

一番商议后,南军、兖州军、各地的州郡兵,包括王午的鲁口大军,全都改为镇军。

意为镇守之军,农忙屯垦,农闲训练,镇守一方,若遇大战,可集结而起,奔赴战场。

以往的左右中垒、中坚、骁骑、前锋、游击、轻骑等营皆扩充为军,每军五千至八千编制,增设左右羽林军。 李跃的亲卫营改为宿卫军。

力求扩充到十万精锐,依旧采用汉魏晋中外诸军的模式。

当然,精锐不是那么容易就得来的,邺城的两万守军一番裁汰下来,去了一大半,只剩下九千人。

其余人马从南军、兖州军中优先挑选。

即便如此,崔瑾预算下来,仍有四万的缺口。

李跃直接一道募兵令颁下,境内凡四十以下,十五以上,有志恢复中华,驱逐胡虏者,皆可应募。

与募兵令一同张贴的还有二十级军功爵。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只要利益到位,钱粮给足,没有打不赢的敌人。

秦军、汉军、唐军、包括子弟兵都是如此,要么给钱,要么给田。

李跃不仅给田,还给地位,给奴隶,给上升通道,先登、斩将、夺旗等殊功,明码标价。

募兵令一贴下去,邺城兵部前立即人山人海,上至六十老者,下至十一二岁孩童,都来争抢。

李跃将黑云郎、黑云将、斥候全部撒出去,让他们挑选合格之人。

整个邺城都异常繁忙起来。

刘群分发粮食,登记人口,周牵从陈留赶来,开垦荒田,崔瑾、董闰忙着征兵。

而李跃也在为“后宫”之事烦恼。

石虎曾规定全国上下,十五以上女子随时准备入宫,其后又三番五次强掳民女,导致皇宫之中有十余万的宫女。

邺城缺粮,这些宫女首先遭殃,成为食物,有近万人死于非命……

不过仍旧剩下七八万人。

李跃征集了她们的意愿,愿意回乡者自去,不愿回乡者,可嫁与士卒为妻为妾,或者嫁给寻常百姓。

只要结婚,官府提供民房,编户其民后,生男,赏田十亩,生女,赏田七亩。

河北遍地焦土,哪有还有她们的故乡?

一出宫门,这些弱女子们不是被虎狼所食,便是被遍地的盗贼掳走,依旧免不了成为粮食的命运。

所以大多数都选择嫁给黑云军将士为妻为妾,小部分嫁给适龄百姓。

结婚当日,李跃直接拿出粮食,不论妻妾,没人两石粮食,算是嫁妆。

就这么点粮食,令这些饱经摧残的宫女们哭哭啼啼,一个个朝李跃下跪。

忙碌中,邺城总算有了一抹生机。

金凤台中,李跃召集众人商议国事。

慕容恪、慕舆根十几万大军夹击,苏林顷刻覆灭。

中山重新落入燕国之手。

慕容恪重振旗鼓,在襄国、巨鹿一线布置重兵,慕容俊直接以慕容垂为中山太守,对邺城虎视眈眈。

曾经冉闵与石祗对峙之势,换成了南北两股更大的势力。

邺城成了军事前沿,时刻在燕军的兵锋之下。

“我欲迁皇后、太子南下陈留,诸位意下如何?”

面对襄国的巨大威胁,邺城周边屯垦没有任何意义。

但如果粮食要从兖州送上来,耗时耗力,还随时有被燕军截断的风险。

董闰道:“梁公方踏足河北,如今返回大河之南,河北豪杰将如何看待将军?”

一句话,就把李跃堵死了。

南北两大势力争锋,谁后退一步,谁气势就弱一分。

慕容氏为了争锋中土,先将都城从龙城迁到蓟城。

“邺城八十余万百姓,十万大军,不能自给自足,供给艰难,河北争锋,非一朝一夕之事,诸位不见陛下之旧事?属下建议南下。”刘群实事求是。

将领大多主张留在邺城,与慕容氏死磕。

而以刘群为首的文士则赞成南下。

正僵持的时候,周牵道:“徐州土地肥沃而人口空虚,梁公何不先迁百姓充实其地?邺城可为屯兵之地也。”

近百万的人挤在邺城周边,压力极大。

但如果百姓都牵走了,所用问题迎刃而解。

崔瑾道:“大司农之言甚善,邺城为石氏经营二十余载,城高池深,南有枋头、黎阳,东有广宗,足以与慕容氏相抗,天下大势皆在河北,梁公若退回陈留,则北地士卒必无心与敌死战。”

既然他都这么说,李跃也就点头应允了。

大河两岸最坚固的城池便是邺城,石虎曾感慨过子孙万代无忧。

两章…………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