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横刀十六国 > 第296章 科举

横刀十六国 第296章 科举

作者:苍穹之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41:49

第296章 科举

第296章 科举

邺城非常大。

百姓迁走后,城中更显得空旷旷的。

魏国夫人董氏多次请求搬出皇宫,但李跃没有同意。

有铜雀、冰井、金虎三台足够处理公务。

当年石勒攻打邺城,刘演、谢胥、田青、郎牧等乞活军凭借三台与石虎大战,抵挡多日。

石虎即位,又扩修了一番,内设马厩、武库、粮仓,台下有密道连接水门通往城外的漳水,三台中的冰井台下曾储存大量冰块、煤炭、米粟、食盐、胡椒。

从地势上看,三台居高临下俯视河北大地,本身就是一座军事要塞。

这样的地方,肯定不能错过。

搬进皇宫意味着与士卒隔离,与部下分开,一头扎进女人堆里,周围群狼环伺,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李跃不敢有丝毫懈怠。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也全都搬进金凤台中。

中军大营设于铜雀园,一旦有战事,骑兵可以直接从厩门杀出,步卒从西南面的金明门出战。

除此之外,李跃还将尚武堂、讲武堂也搬了进来。

士卒的家眷则安置在内城之中,几家或几十家合住一座羯赵权贵们遗留下来的大宅院。

冉闵襄国惨败,覆灭的不仅是十万精锐,国中人物亦殁于阵中,刘群、崔瑾、申钟、条攸等人重新搭建官僚体系。

魏晋时期,三省六部已经发展完善,一直沿用到后世。

“遍览魏晋之失,皆在九品官人法,贤者不能入朝,庸者占据高位,此法不可再用,今后录用官吏,先考其才干,后试其德行。”

即位梁公的第一次大朝,李跃直接废除传统的九品官人法。

从江东士族们的表现就可以看出九品官人法选出来的都是些什么人,而江东在九品官人法里面越走越远。

“梁公是说董仲舒考试之法?”刘群眼睛一眨,便知道李跃的用意。

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有记:考试之法,大者缓,小者急;贵者舒,而贱者促……前后三考而黜陟,命之曰计。

分科举人,考试进用,正是西汉最早出现,有秀才(茂才)、明经、明法、贤良方正、孝廉多个科目。

所以后世也有人认为科举最早出现在汉朝。

不过昙花一现,东汉士族豪强茁壮成长,垄断了选拔之权。

“正是,此法名为科举。”李跃扫了一眼众人。

永嘉之乱,衣冠南渡,魏晋的大士族们纷纷逃往江东,北国士族正是虚弱之时,这个时候不在源头上遏制他们,只怕东汉魏晋的弊病会卷土重来。

而地方上的豪强,心思全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没空管朝堂上发生了什么。

科举虽然不是万能的,但至少给了寒门庶族一丝机会。

历史上尝试科举的,恰恰是十六国之后稳定下来的南北朝,北魏、北齐、南朝齐都在尝试科举,直至隋炀帝发展成型。

设科举是李跃的第一步,为尚武堂、讲武堂铺平道路。

“此法……于国有益,天下大乱,正是不拘一格用人之际。”刘群脸色平静。

其他的申钟、条攸、聂熊、籍罴等人都算不上大士族,更不会反对。

乱世有乱世的规则。

即便采取科举之法,士族豪强依旧占有巨大的优势,这年头能读书习字的,有几人不是士族豪强,在他们眼中,换汤不换药而已,自然不会跟声威正盛的李跃起争端。

没有李跃的默许,他们这些司空、侍中的位置都将不存在。

所以这只是一场利益交换而已,能立足此间者,自然没有一个蠢人。

科举之议也就这么定下了。 朝议之后,李跃与崔瑾、魏山、高云等人巡视军营。

忙碌近两月,新军已经募齐。

令李跃失望的是,士卒普遍比较瘦弱,面黄肌瘦,跟黑云军老卒站在一起,泾渭分明。

这年头的人吃上一口饭都难,更别提吃饱。

吃不饱,自然就瘦弱。

“别看他们瘦,上了战场都是数一数二的硬汉,当年我等在黑云山亦是如此。”魏山倒是无所谓。

李跃点点头,“训练就先不必了,养上一个月,每天三顿管饱,每日一顿荤,调理调理身体,别拉出去像叫花子一般,丢我黑云军的脸。”

众人大笑。

笑完之后,崔瑾道:“近日苻雄攻破洛阳,正南下轩辕关,进入豫州掠夺百姓。”

苻氏这么弄,的确有些不讲规矩,苻健上位后,跟苻洪完全两种风格。

魏山怒道:“哼,苻氏在我们眼皮之下肆意妄为,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桓温出手了没有?”李跃问道。

崔瑾道:“桓温顿兵新野,按兵不动,很可能看不上张遇的这点家当。”

桓温连蜀中都不经营,两眼死死盯着江东,更不用说一个豫州。

李跃令人取来地图,揣摩起来。

苻健这么狂是有原因的,入关中之后,就成了猛龙过江之势,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实力快速膨胀。

如今手都伸到中原来了。

完全没把自己放在眼中。

“来而不往非礼也,他们手伸过来,我们也把手伸过去。”想要赢得他们的尊重,需要展示一下实力。

不然将来很有可能苻氏与慕容氏联合,平分关东。

这种可能性极大。

站在关中视角,燕魏鹬蚌相争,他们渔翁得利。

燕国强,苻氏也许会跟自己联合。

但有一天,中原发展起来了,他们就会转头跟慕容氏穿一条裤子。

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苻氏与慕容氏往日无怨近日无仇,两边的地缘不构成威胁,联合的可能性极大,加上关东这么大的利益摆在眼前,不可能不动心。

“大善!苻氏狂妄,小觑于我,当令他们知道我军之利!”魏山一拍大腿。

“高云,我军如何出兵,汝可有良策?”李跃目光转向高云。

在场诸人,无论崔瑾,还是魏山,兵略上都比他差了一些。

众人目光旋即落在高云身上,他神色略有些窘迫,“属、属下以为,当取河内,然后顿兵河阳,威慑氐军之后。”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连魏山也暗自点头。

河阳隔黄河而望洛中,有这么一根钉子在,苻雄在前面也得掂量掂量。

“此策虽好,但略为保守。”李跃指着河内郡上面一块,“上党为邺城西壁,此北国脊梁也,居高临下而望天下,不可落于外人之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