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横刀十六国 > 第316章 远交

横刀十六国 第316章 远交

作者:苍穹之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41:49

第316章 远交

第316章 远交

这场兵变让李跃看出一件事。

燕国也陷入短暂的疲惫之中,以往燕军南下,动辄十几万大军,兵出三路,而这一次的规模明显小了许多。

封奕三万人马,见鲁口大势已定,立即退兵,没有丝毫犹豫。

换做以前,怎么都要围上几个月。

但这并不意味着燕国实力弱小。

冉闵灭亡,慕容氏吃进肚子里的东西并不比李跃少。

慕容俊南下,前前后后掳走了二三十万百姓,这还不算无路可走主动投附他们的胡人。

两边都在消化肚中的东西而已,下一场大战必定空前绝后,惨烈程度要超过慕容恪与冉闵之战。

慕容氏历经数代经营,厚积薄发,正处在民族士气的巅峰,实力在自己之上。

这一点,李跃无论如何都不能否认。

“燕国横贯天北,东与高句丽接壤,西与张平相联,北与敕勒、拓跋诸部相连,可合纵连横,远交近攻,四面围堵牵制慕容氏。”

危机就是动力,头顶上悬着一把刀,李跃唯一的想法就是怎么削弱它,超越它,吞并它。

与东晋还能和平相处,他们只想偏安江左,包括桓温在内,也没有恢复河山的大志。

但与燕国则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慕容氏一只脚已经踩进中土,肯定不会再退回去。

刘群道:“高句丽深惧慕容氏之威,不敢西望,张平首鼠两端,绝不会冒险,拓跋什翼犍与慕容氏联姻,此三者只怕难以改变,唯一可联合者敕勒也。”

敕勒也就是丁零、高车,石虎在位时,鼓励夷狄南下,迁入中原,敕勒人也顺着这股大潮迁徙,定居在阴山以北,金山以东的广泛区域。

不断南下侵扰燕国北境。

活跃在河北的翟鼠便是敕勒人。

“不管他们愿不愿意围攻燕国,总要派人去试试。”李跃就不相信高句丽不愿意复仇。

条攸拱手道:“拓跋什翼犍与慕容氏面和心不和,羯赵灭亡,什翼犍便在参合陂召集诸部,意欲南下,但诸部酋首慑于武悼皇帝杀胡令,不敢南下,什翼犍遂罢此念头。当年什翼犍向慕容皝求亲,慕容皝两次不允,什翼犍心生怨恨,倨慢无礼,侵袭燕境,慕容皝令慕容俊、慕容评率五万步骑攻打代国,什翼犍率众远避大漠!”

刘群、条攸、申钟这些老臣年纪大的都快七十了,年纪小的也有五十多岁,对很多事都记忆犹新。

“原来如此!”李跃心中一喜。

高句丽、敕勒、张平这些势力都比不上一个代国。

代国这些年偷偷摸摸的发展,也成了一个庞然大物。

拓跋什翼犍既然有入主中原的野心,肯定不会跟燕国一条心,两边也就有了合作的基础。

“臣愿出使代国!”条攸当仁不让。

有人带头,其他人也站了出来。

“臣愿出使高句丽。”

“臣愿出使敕勒。”

“臣愿出使并州。”

“准!”李跃知道他们的心思,从梁公到梁王,下一步就是梁帝了,现在不抓紧捞些功劳,以后机会就不多了。

上有所好,下必从焉。

李跃不喜奢华、游猎、宫廷、女乐,夙兴夜寐,只为壮大梁国,这些人全都看在眼中。

想要在新朝有一席之地,全凭功绩说话。 梁国风气也因此积极向上。

李跃为他们准备了马车、护卫、礼品,率百官送出邺城。

一个国家的兴衰,外交的作用不可忽视。

春秋战国起,就有合纵连横,远交近攻等等极其高明的策略。

梁国周边能吞并的几乎都吞并了,剩下的一些都是难啃的骨头。

就连实力最弱势的张平这几年都弄得风生水起,据新兴、雁门、西河、太原、上郡之地,壁垒三百馀,夷、夏十馀万户,披甲控弦之士六七万之众,拜将置镇,东望燕梁。

关键张平还到处拜码头,几乎向周边所有势力称臣,左右逢源,猥琐到了极致。

刚想到张平,洛阳和晋阳的细作各自传回密报,姚襄与张平约为兄弟,暗中结盟。

两人抱团取暖,实力绝不算弱小。

但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他们二人穿一条裤子,要对付谁呢?氐秦、燕国,亦或中原?

李跃笑道:“这年头到处都是养不熟的狼崽子。”

崔宏摸了摸鼻子,“姚襄此人还算有信义,河北大战未分出胜负,应该不会背叛,臣以为二人联盟应该是针对关中。”

李跃总感觉关中要出点事,东边的大战打完了,也该轮到西边了,苻健一上来就称帝,已经引起周围势力的极大反感。

慕容俊如日中天,至今也只是一个燕王。

西边忠于司马氏势力还有很多,河西有张氏,汉中有司马勋。

李跃冲身边的张生野道:“斥候和校事多盯紧一些。”

“唯!”张生野拱手领命。

鉴于杨略在鲁口的优秀表现,李跃将校事单独分离出来,不仅监察内部,也负责对外的细作事宜。

斥候更多的是战场侦察,偏军事一些。

校事则无孔不入,渗透、拉拢、宣传、刺探、收集情报、制造流言,只要有利于梁国,什么都干。

这对校事的素质有更高的要求,不只会提刀砍人而已。

不过有尚武堂、讲武堂在,已经逐渐形成一条人才链。

从今年开始,已经有人陆陆续续的毕业,进入军中、地方、校事,从底层做起,没有任何特权。

梁国别的不敢说,向上的通道还算畅通,国中特、权阶级还未成型,即便刘群、申钟、条攸这些老臣,也仅仅位高而不权重。

再说梁国百废待兴,北国一片废墟,也没太大的利益让他们争夺。

李跃非但拿不出多少利益,甚至还要借士族豪强的力。

仅崔氏前前后后就贡献将近三十万石粮食,其他的钱帛、军械还不算在其中。

荥阳郑氏,在李跃大婚时,一次就拿出五千套各类甲胄。

而今年渔阳郡叛乱,背后也有卢氏暗中支持。

其他小豪强历次大战,都出兵协助。

眼下处于上升期,外部利益足够大,这些士族豪强自然没必要内卷,与李跃有共同的利益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