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横刀十六国 > 第358章 妥协

横刀十六国 第358章 妥协

作者:苍穹之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41:49

第358章 妥协

第358章 妥协

李跃的药方非常管用,仅仅一天,刘群便好转过来,开始处理政务。

而有他坐镇,河北各种蠢蠢欲动的势力都销声匿迹了。

“殿下的药方竟如此神妙?”张生野忍了几天,终究还是忍不住。

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出他跟杨略之间的差距。

杨略绝不会有此一问,只会埋头做事。

人的性格决定命运,决定他能走到什么高度,不过李跃也没有责备,这种小事没必要上纲上线,心知肚明即可,他身为斥候统领,职业特点便是好奇心重。

“民。”

“殿下一个字便治好了刘令君的心病?”张生野大奇。

“刘令君称病不出乃是为了避嫌,非常人可比,心中有正气,一向为社稷为百姓,打击豪强,利国利民,他自然会想通的。”

“殿下英明!”

刘群出山,这场革新的阻力也就被克服了。

崔氏、郑氏、卢氏唯其马首是瞻。

李跃冷落了崔宏,却收获意外之喜,崔氏主动上交户籍和田契,足有七千余户,十万亩田地,横跨清河平原二郡。

崔氏无疑开了一个好头,郑氏紧随其后,释放三千余户,四万亩田地。

卢氏祖居范阳,目前在燕国,李跃管不着,不过卢氏也拿出极大的诚意,将河间郡的一万亩田地献出。

他们的家底肯定不止这么些。

不过李跃也没想赶尽杀绝,打压士族豪强是个漫长的过程,他们退了一步,是个非常好的开端。

士族豪强并非洪水猛兽,你进一步,他们就会退一步,逐渐妥协。

每隔两日,李跃就会去信兖州,叮嘱王猛不用事必躬亲,掌其大略即可。

脏活累活肯定不能让他一个人做,人才也要省着点用。

诸葛武侯不就是活活累死的么?什么事都要王猛一人去办,对他也不是什么好事,树大招风,还是要低调一些。

王猛回信道谢,也顺带提了一下后面几步的规划。

基本与李跃不谋而合。

有王猛在兖州的示范作用,崔瑾、常炜也在青州、豫州掀起了波澜。

崔瑾、常炜萧规曹随,从刑狱入手,顺藤摸瓜,清理出来很多陈年旧账,打压豪强的同时,也裁撤了很多不法官吏。

豪强们当然不愿就范,要么联合起来,要么缩入坞堡之中,试图顽抗。

“蠢!梁王殿下是要给咱们分田地分屋宅,是来解救咱的,你还要跟梁王作对?”赵氏堡上,一名五大三粗的中年汉子对着周围的堡丁道。

堡丁们面面相觑。

“再说凭咱们打得过梁王殿下的大军么?”中年汉子继续蛊惑。

“对呀,对呀,听说兖州来了一个王使君,一番折腾,人人能吃饱,人人有屋住,人人分了田,人人能娶女人!”另一个尖嘴猴腮的堡丁道。

别的也就算了,能吃饱诱惑极大。

这年头动辄天灾**,能吃上饭就不错了。

而有头脑之人一听见人人分田,顿时眼冒绿光,有了田就有了一切……

一个骨瘦如柴的堡丁跳了起来,原本忠厚的脸上狰狞起来,“那还打个鸟,开城,谁挡我分田,我杀谁全家!”

穷了几辈子的人,稍微见到些光,自然要奋起玩命。

他们不仅开城,还将坞主一同捉了,送给城外的黑云军。 这种景象在各地一再上演。

往往黑云军刚刚摆开架势,坞堡里面就开始自相残杀起来,过不多时,城门就打开了……

杨略南下之后,按照王猛的吩咐,令校事们大力宣扬新政的好处,瓦解了豪强们的根基。

堡垒都是从内攻破的,没人会拒绝田地的诱惑,所以豪强注定会失败。

不过崔瑾、常炜下手没有王猛这么黑这么狠,只是将豪强们举族迁往邺城。

豪强们知道不用死,反抗到底的决心也就淡了。

很多一看苗头不对的豪强,主动拖家带口逃往官衙,寻求保护,最终被送往邺城。

李跃也没为难迁到邺城的豪强,将空置的宅邸分赏给他们,又分给他们城外田地,而他们的私财,一概不碰……

中原大地上,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打压豪强不仅释放了人口和田地,也释放了百姓的热情。

不过针对王猛的中伤和谣言接踵而至。

任用私人,笼络军将,随意截留兖州赋税,蓄养死士,施恩于民,以至兖州百姓只知有王使君,而不知有梁王。

谣言传的有模有样。

关键也并非空穴来风。

校事暗中查探的也差不多,只不过谣言换了个说法而已。

王猛启用房默、房旷、郝略、崔逞、韩胤、田勰等人代行太守、县令之事,笼络高云、段罴也全都是真。

蓄养门客,也是不争的事实,要做事,自然需要一些贴心之人,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王猛手段狠辣,身边的人也都是一些狠人,不然怎么压的住地头蛇一样的豪强?

施恩于民自然不在话下,他出身庶族,知民间疾苦,对百姓肯定好一些。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潜伏在暗中的势力没有针对新政,而是将矛头对准了王猛。

王猛大刀阔斧,手段狠辣,得罪不少人。

而攻讦他的人,也不全包藏祸心,只是对王猛的人心提出质疑,担心王猛将来祸乱国政。

如果换成一个多疑的君主,王猛这一关很难过去。

李跃不得不佩服历史上的苻坚,敢用王猛,本身就需要极大的魄力。

王猛是一柄神剑,但需要持剑人的手不抖心不颤。

历史上商鞅变法成功,是因为背后有一个坚如磐石的秦孝公。

历史上绝不缺少商鞅,却极度缺乏秦孝公。

不过这些中伤和谣言不敢公开露面,李跃也就没放在心上。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他日以王猛的功绩,自然堵住所有人的嘴。

李跃原本想直接升王猛为相国,不过遭到了刘群的反对。

“王景略已在风口浪尖,殿下此举,更使人嫉恨,一年之内,从县令连升至刺史,古今罕有,殿下爱惜人才,也许为其考量,再者,今日封其为相国,他日再立大功,殿下何以赏之?”

姜还是老的辣。

李跃欣然从之,“令君之言是也!”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