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横刀十六国 > 第362章 武举

横刀十六国 第362章 武举

作者:苍穹之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41:49

第362章 武举

第362章 武举

彭城,一张武举的公文贴在府衙之前。

“永嘉以来,晋室颓弱,华夏沦丧,胡虏竞骋于前,耀武扬威,视中国如无物,欺华夏之无人,大丈夫生天地之间,岂容胡虏猖獗至厮焉?凡国中烈血忠勇之士,无论贵贱,不拘出身,皆可应试,谋略、武艺,各凭其能,有异材者,可为上将军也!”

一名三十多岁的落魄书生摇头晃脑的念着。

引来百余人的围观。

“可惜了,我王峰之读了一辈子的圣贤书,到如今手无缚鸡之力,不得投笔从戎。”书生一声接一声叹息。

旁边的李屠夫不乐意了,“你这穷酸,去年去郡里考试,排在倒数第一,还有脸再次聒噪?”

“哈哈哈……”

周围一阵谐谑之声,对王峰之指指点点。

王峰之连忙以手遮脸,羞惭而退。

不过人群之中,有一十四五岁的少年却两眼放光,“兄长勇武盖世,何不前去应试?”

旁边一紫脸青年却喟然一叹,“我父我祖,世代效忠朝廷,如今……为了区区前程,背叛朝廷,非我所愿也。”

“朝廷?朝廷这么多年管过我等死活么?若不是梁王的粥棚,我等早就饿死街头,还谈什么朝廷?”少年一脸怨气。

“江东毕竟是父母之邦。”紫脸青年还是摇头。

“呸,刘牢之、刘轨,你这两个小子,不知吃了贾太守多少粮,原来是头喂不熟的白眼狼!若不是司马家,我等会岂会过的如此之惨?”李屠夫凶神恶煞的骂道。

紫脸青年刘牢之,将门世家,西晋雁门太守刘羲之孙,征虏将军刘建之子,年仅十七,以勇名为乡人称颂。

李屠夫瞪着一对牛眼,“你念着江东,江东会念着伱么?多少南下的英雄豪杰都死无葬身之地,你刘牢之难道比他们还厉害?”

刘牢之全身一震,他久有投江东之意,却一直没有机会,其实心中也明白,江东朝廷不会重用他这样的人。

江东看重的是谢尚、荀羡这样出身名门之人。

单纯的武人去江东,即便立下大功,也看不到任何希望。

“错过这次武举,你小子这辈子说不得就被埋没了。”李屠夫眼中闪过一丝沧桑。

“兄长……若是不愿去,小弟一人前去,你我兄弟就此分别。”刘轨冲刘牢之拱手一礼,然后大步离去。

刘牢之愣在原地,犹豫了半晌,终归还是追上刘轨。

李屠夫哈哈一笑,在后挥手道:“若不闯出个名堂,就别回来了!”

周围的乡邻也跟着一起笑了起来……

邺城。

今年的春闱比较仓促,慕容氏倾国之军南下,梁国形势并不乐观,观望之人颇多,所以前来参举之人并不多。

而如今尘埃落定,燕国被击退,梁国雄踞中原之势已成。

来应试者多了起来。

邺城仿佛一夕之间就重现昔日曹魏时的繁华,街上行人摩肩擦踵,各色店铺鳞次栉比。

文举李跃全权交给刘群、崔瑾、辛粲三人,李跃的原则,凡事都要建起一套制度,不能什么事都由君主来决定。

一个人的精力就这么多,而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就可以了。

这时代的天花板就是王猛,其他人再强也不可能超过他。

李跃遂退居幕后,将心思花在武举上。

这么大的中原,五六百万的人口基数,不可能没有人才。

苻氏和慕容氏才多大,居然冒出三四个万人敌。 武举范围不局限于国中,黑云军、镇军、乃至敌国都可以参加,甚至参加了文举的人,一样可以参加武举。

项目则暂定为骑战、步战、负重、兵法四项。

凡参加武举之人,一概由官府安排住宿,来回的盘缠,也一应报销。

原以为会人山人海,却不料武举当日,也就区区三百多人,看热闹的却有四五千人……

而这三百多人中一半来自尚武堂,另一半则来自青州、徐州,

“豫扬二州或投江东或投荆襄,兖州有才干者早已投入我军之中,冀州战乱多年,人口凋零,唯有青徐二州还有些人物。”崔宏解释道。

李跃点点头,敢来的,都是有一定自信之人。

骑战很简单,就是考验马术、骑射、长槊三项,一个冲锋就能看出来。

步战则考验弓弩、刀剑、拳脚,排兵布阵,长矛、负重行军等等,反而麻烦一些。

第一天李跃还饶有兴趣,不过第二天就感觉有些枯燥,上过战场之人,再看这些东西,就觉得索然无味了。

刀矛耍的再利索,真上了战场,还是两说。

到了第三天,文举中试者出来了,三十二人。

李跃忙着选前三甲。

刘群、辛粲两人的水平绝对足够了,崔瑾则是起个监督作用。

李跃扫了一眼名单,房默、房旷、郝略、崔逞、韩胤、田勰等王猛招揽的关东名士赫然在列。

这些人跟着王猛足以飞黄腾达,却还来参加科举,就已经能看出他们公正的品行。

而今年的策论恰好是关于治理地方的。

每个人都答的头头是道,颇有可取之处。

不过,李跃在这些人中居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韩绪。

京县令韩绪,也算是自己的一批支持者。

这几年戎马生涯,居然忘记了这位故人,李跃一阵汗颜,“京县这几年政绩如何?”

刘群道:“豫州之最,人口较去年增长三倍,百姓安居乐业,上缴的粮赋也是豫州最多的一县。”

“此人定为状元如何?”

“此人文采平平无奇,策论也并无新意,似乎略有不妥。”崔宏拿起卷子看了一阵。

李跃笑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文采跟治民有甚关系?江东会写锦绣文章的大有人在,却有几人为国为民?”

有品行,有能力,爱民如子,关键还出身寒门,足够了。

“殿下所言甚是。”刘群微一点头。

“那就这么定了。”

“殿下,校武场……出事了。”亲卫前来禀报。

“出了何事?”看他一脸惊慌,李跃还以为有人造反了。

“有一人能与魏将军斗的旗鼓相当。”

“哦?”李跃兴趣也来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