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横刀十六国 > 第374章 讥讽

横刀十六国 第374章 讥讽

作者:苍穹之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41:49

第374章 讥讽

第374章 讥讽

大河东去,滔滔不尽。

春风驰骋在大河两岸。

尽管桓温摆出了一副大战的架势,却一直不肯渡过黄河,在河南设置重重壁垒,鹿角铺了一重又一重。

而北岸什么都没有,只有一面面的黑云赤旗在春风中招展。

黑云军隔河列阵,留出渡口,故意给桓温渡河的机会。

但李跃表现的越从容,桓温反而越是谨慎。

李跃骑在马上,望着麾下的大军,一场场血战,已经凝练出王者气势。

一杆杆长矛刺向天穹,一面面盾牌厚重如山。

骑兵左右驰骋,斥候龙腾虎跃,黑云将们指着南面晋军大声喝骂,只求一战。

然而对面却一直沉默着,缩在壁垒之后。

“在下愿为前锋,踏破敌营!”姚襄休养了几日之后,又生龙活虎起来。

不过他这几千人马,过去只能是送菜。

李跃弄出这么大的阵仗,其实也不想打,希望吓退桓温,某种程度上,桓温并不是梁国的对手。

李跃的目标是驱除胡虏,一统北国。

桓温的目的是入主建康,掌握大权,行司马懿、王敦之旧事。

在桓温没有掌控江东前,两边并没有利益冲突,完全不需要你死我活,相反,还有很多共同利益。

“不必,桓温必不会久留洛阳。”李跃望着河南连绵的晋军大营道。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只要桓温没头脑发昏,就不会与黑云军死战,这场战争也无必要,李跃对洛阳也没多大兴趣,投入产出不成正比。

崔宏道:“然则,桓温固守洛中,隔岸观火,牵制我军主力。”

虽然知道桓温不会打,但这么拖着,也不是好事。

并州,才是梁军利益所在。

望着滔滔河水,李跃心中一动,令士卒们朝南面呼喊:“请桓公渡河!”

一开始是千余亲卫喊,接着士卒们也跟着呼喊起来。

此起彼伏,犹如海啸一般,震动大河两岸。

桓温北伐关中失败,正是因为屯兵灞水,不敢渡河,让苻氏缓过一口气来,完成绝地反击。

李跃这招,等于是在揭桓温的伤疤。

“请桓公渡河!”

杀人诛心,字字如刀剑,刺向对岸。

在北岸激战,李跃有足够的自信留下桓温。

对岸很快就有了反应,大营中一阵骚动,一将策马而出,身后跟着数百骑,贴着南岸奔跑,“桓镇恶在此,可来决一死战!”

几百骑兵大吼大叫。

但很快就淹没在北岸几万人的呼喊声中。

此刻,桓温面色铁青的望着北岸影影绰绰的黑云军,屯兵灞水,坐视氐秦恢复元气,从而大败自己,一直是他的耻辱。

黑云军请他渡河,明显是在讥讽。

“贼子大胆!”桓温怒骂一声。

“明公息怒,此乃梁军激我军出战之计也。”郗超赶紧劝谏。

不过劝谏是多余的,桓温还不至于被一句讥讽之言冲昏头脑,大笑起来,“竖子可恨也!”

不过笑完之后,脸上多了几分担忧之色,“数年之间,黑云军竟精悍至此,假以时日,只怕难以克制。”

“明公无需多虑,北面、西面有人会比我们更忧惧此事,燕、秦、代实力颇强,中原百战之地,梁国四面皆敌,只需一败,大好形势便会付之东流!”郗超的话,其实也是江东绝大多数士族的看法。 当年刘渊、刘曜、石勒、石虎、冉闵,比现在的梁国更为强大,但最后还不是灰飞烟灭?

梁国蒸蒸日上,但慕容氏、苻氏也不容小觑。

谁是北国最终的胜者,犹未可知。

“嘉宾之言是也!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北国人心动荡,诸族逞雄,豪强阳奉阴违,想要收拾人心,没这么容易。”

桓温之所以不愿进军关中,其实也是因为这些。

攻下来容易,治理却难,还是图谋江东容易一些,有司马懿的现成模式在,桓温只需沿着他的旧路走就行。

而拿下洛阳便是关键一战。

“那么明公是战是走?”郗超其实也不愿桓温与黑云军大战。

上一次北伐失败,让桓温声望大跌,梁国之强,还在氐秦之上。

一句话,桓温输不起。

“即便要走,亦不可如此匆忙!”桓温大手一挥,带着千余铁甲亲卫走出营垒,立于大河南岸,亮出牙纛。

既然都不想打,那就只有谈。

很快对面也有了反应。

“梁”字牙纛缓缓推向北岸,千余虎背熊腰的黑甲军士簇拥着一人近前。

北岸的呼喊声渐渐停歇。

“桓公别来无恙乎?”李跃说一句,宿卫就跟着喊一句。

“梁王数年间能席卷中原,堪为一代雄杰也!”桓温不胜唏嘘起来,想当初黑云军还只是一伙儿山贼,趁着羯赵、冉魏大乱,快速崛起。

时也,势也。

不过李跃的崛起也不是第一个,当年石勒更为传奇,一介奴隶,拥十八骑转战天下,十数年间便横扫北国,建立羯赵。

“桓公西平巴蜀,矢志北伐,廓清天下,大有当年诸葛武侯之气度也!”

花花轿子人抬人,桓温恭维对面,对面也什么好话都奉承上来。

一听到诸葛武侯之气度,桓温满脸红光,名士最喜欢的不就是这个?

桓温一向追崇诸葛武侯、刘琨,早年常以刘琨自比。

灭蜀时,桓温还曾寻访蜀中耆老,询问诸葛武侯有何过人之处,被人一句“自诸葛公以后,更未见有妥当如公者”怼了回来。

桓温喜笑颜开,低声对左右道:“梁王真吾知己也!”

不过郗超却尴尬而古怪的望着桓温,小心提醒道:“诸葛武侯一生北伐,六出祁山而无功……李跃乃是讥讽……明公……”

桓温笑容戛然而止,干笑两声,“李儿何其狡诈!”

笑容虽然去了,但脸上仍有得意之色。

郗超暗叹了一声。

“桓公既已收复洛阳,名震天下,功业已成,何不回返江陵?北国龙潭虎穴,非久留之地。”北岸又传来了吼声。

“中原未复,何谈功业已成?阁下若是奉还玉玺、许昌,两家修好一如既往。”

关键问题上桓温没糊涂。

“豫州为大梁腹心之地,许昌乃将士血战所得,桓公欲取之,可提刀剑一决雌雄!”黑云军寸步不让。

说完这句之后,便退走了。

稍顷,万余黑云军列阵而前,一言不发,沉默的望着南岸。

而沉默中一股煞气拔地而起,扑向对面,令人心惊胆寒……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