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横刀十六国 > 第409章 离间

横刀十六国 第409章 离间

作者:苍穹之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41:49

第409章 离间

第409章 离间

还没等到开春,拓跋什翼健就迫不及待的把女儿送了过来。

没有使者说的花容月貌那么夸张,但也颇有姿色,扎着小辫,头戴银饰,披着一件窄袖右直襟皮服,腰间内束帛布腰带,外系单带扣蹀躞带,挂着一件白毦和一柄铜鞘错银小匕。

前凸后翘,身材匀称,有股独特的草原女子野性和灵气,见了李跃,也不羞怯,睁大眼睛上下打量。

拓跋鲜卑原生部落是索头部,意思是扎着小辫。

她生母是慕容氏,慕容家男的俊,女的俏,相貌自然不会太差。

“拓跋玉树拜见梁王殿下。”虽不羞怯,但该有的礼仪丝毫不少。

鲜卑人不断南下,贴近中原,不管是慕容,还是拓跋、段氏,整体汉化较深,衣着、服饰、礼制都比较讲究。

“免礼、免礼!”李跃心情大好,虽然自己一点都不好色,但后宫多一些野性灵气,也是一件赏心悦目之事。

虽然一个女人代表不了什么,但有拓跋玉树在,梁代二国之间的关系就暂时有了一层保障。

“慕容氏立足并州未稳,我主愿与殿下南北夹击之,平分其地!”使者一上来就下猛药。

“何以如此急切?”上一个这么急的人,刚刚阵亡在蒲坂。

“慕容俊与慕容垂不睦,大将悦绾在辽东遇刺身亡,慕容恪称病不出,燕国内外失和,正是夺取并州的最佳时机!”

悦绾在辽东大刀阔斧,动了不少人的利益,前一阵细作送回情报,悦绾要改动军封制,将兵权收归国有……

燕国能走到现在,靠的就是军封制度吸收草原、中原豪强。

悦绾这么弄,直接动摇了燕国的国本,他不死谁死?

如果是在慕容廆、慕容皝时期,成功的几率极大,毕竟是第一、二代君主。

到了第三代,军封制早已深入人心,根本掉不了头,悦绾强行为之,只会让燕国的大船散架。

当然,慕容恪和悦绾勇气可嘉,也看到燕国的弊病,却难以改变现状。

悦绾的死代表着燕国革新彻底失败。

目前看来,的确是攻打并州的好机会,但不是战略反攻的最佳时机。

慕容氏韧性极强,当年崔毖鼓动高句丽、段氏、宇文三部围攻实力最弱小的慕容氏,却令慕容氏越打越强。

石虎四十万大军攻打辽东,破城三十六,棘城苦苦支撑,慕容皝坚决不降,听从慕容恪的计策,突击羯赵大军,一战逆天。

李跃个人觉得,燕国外部压力越大,内部越是团结一致。

相反,外部压力越小,慕容氏兄弟阋墙的老传统就会上演。

如果此时梁代二国联手攻燕,慕容俊为了大局,肯定要重用慕容恪、慕容垂。

这是间接拉了两人一把。

而从当前实力预判,梁代联手,也很难灭掉燕国。

“孤有一言,可回禀代王。”李跃心中很快就有了决断。

“殿下请说。”

“慕容氏吞下并州,辽东清理数十万人口,慕容俊国力大涨,燕国未见颓势,纵然你我联手,也难以短期内击败燕国,不如训练士卒,积蓄粮草,以待天时!”

革新虽然失败了,但衰落需要一段时间,此时燕国国力还是非常强大。

陷入拉锯战,对梁国不利。

“殿下……”

“不必多言,可回禀代王。”李跃挥了挥手。

即便结盟了,也不能被拓跋什翼健牵着鼻子走,而是让他按照自己的节奏来。

再说拓跋什翼健也不是什么好玩意儿。

真攻下并州,拓跋什翼健弄不好掉头又投入慕容俊的怀抱,反过来威胁梁国……

盟友是基于利益前提的。

李跃的原则是要么不打,要么一战将燕国打趴下。

长期拉锯,会消耗梁国的精力,李跃目标不仅仅一个燕国而已。 “唯……”使者不情不愿的走了。

慕容俊和慕容垂之间的裂缝越来越大,倒是让李跃看到了机会。

慕容垂背后是慕容恪,打压慕容垂实际上就是在针对慕容恪。

此次攻下并州后,慕容恪权势大涨,以慕容俊的性格,怎会不心生忌惮?

“令杨略再给燕国、秦国添一把火!徐成、高云见机行事,攻打关中!”

趁他病要他命,对付不了慕容恪,把慕容垂弄死也行。

慕容恪是燕国的现在,而慕容垂是燕国的未来。

而秦国也形势明朗,只要苻生不瞎,就知道苻坚的巨大威胁……

“遵令。”亲卫拱手。

李跃一愣,往常陪伴在身边的是崔宏,如今他赴任谯县,忽然感觉有些不适应。

不过这更坚定了李跃将崔宏外调的决心。

历史上所有有为之君,都是孤家寡人,与臣子太亲近绝非好事,崔宏的身份又是如此特殊,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李跃早就过了意气用事的年纪。

洪武元年就这么过去了,新的一年在大雪纷飞中到来。

瑞雪兆丰年。

这场大雪为今年开了一个好头。

拓跋什翼健还算听人劝,没有急着进攻并州,北方大地难得一片祥和。

每撑过一年头,李跃就能感觉梁国强大一分。

不过崔宏外调为县令,在很多人看来无异于贬谪,新的暗流又涌动起来。

崔言思抱着三个月大的嫡子李俭哭的泪眼婆娑,“我家为殿下赴汤蹈火,拿出一半家产支持殿下,却落得如今下场……”

无论古今,女人总是向着娘家一些。

崔宏外放,其他士族拿出自家压箱底的青年才俊,拼命向前挤,原以为他们会沆瀣一气,却内卷的出人意料。

这算是一个意外的收获,只要士族们不是一个鼻孔出气,事情就好办多了。

李跃提拔了郑林、刘应、卢青三人担任郎吏。

刘应乃刘群之孙,刘尚之子,去年秋闱,策论第一,其他的郑林、卢青也不差。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北方士族比衣冠南渡的士族生存压力更大,面对胡人的屠刀,没功夫像江东士族一般穷奢极欲,子嗣大多文武双全。

用对了,也是未来一大助力。

来到这时代,李跃算是看清楚了,完全消灭士族豪强根本不可能,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黄巢倒是大刀片子抡了下去,但结局无比惨烈。

即便消灭他们,也会崛起其他更顽固的利益集团,要么是宋朝的文官体系,要么是大明的缙绅集团……

郎吏汉初便有,主负责守卫殿门、传递信息,人数不定,多的时候有数十人,多是宗室和名门子弟担任,相当于君主的私人秘书。

又从尚武堂挑选了三名出类拔萃者为郎卫,带在身边一并培养,其中两个有姓,名字却有些难登大雅之堂,李跃干脆给他们改名。

窦封、白戡、李烈。

成为郎官近侍并不意味飞黄腾达,能走多远,还是要看他们的能力。

李跃只是提供一个平台。

不过为了平衡崔氏,李跃下令立李俭为世子。

崔言思这才破涕为笑,崔家也消停下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