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横刀十六国 > 第445章 横跳

横刀十六国 第445章 横跳

作者:苍穹之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41:49

第445章 横跳

第445章 横跳

桓冲、谢尚、袁真的五万大军,李跃不放在眼中,不过是壮壮声势而已。

但桓温亲率三万大军入驻宛城,威胁极大,东面是许昌,北面是洛阳,兵力空虚。

拿下洛阳,踏过黄河,便可以从河内攻打邺城。

苻坚回军后,立即令邓羌率一万大军进入蒲坂,苻飞率八千骑入驻冯翊,有攻取太原之意。

而细作回报,苻坚正在跟慕容垂眉来眼去。

最让李跃无语的是,岳父拓跋什翼健脑后生反骨,也来掺和一脚,“梁王既然已经攻陷襄国,见好即收,燕国安于幽州,梁王全据冀州,从此两家和睦,休养生息,岂不美哉?代郡乃吾家故土,如今收复,合当归还……”

李跃这几年涵养一向不错,但看到拓跋什翼健这封信,当场火冒三丈。

代郡是从燕军手中拿下的,关拓跋家鸟事?按他的说法,代郡、定襄、云中、九原都是汉家故地,是不是都该归还?

再说拓跋什翼健算哪根葱,凭什么调解两家战事?

凭他是慕容俊的姑父,自己的岳父?

李跃好气又好笑。

其实所有势力只有一个目的,阻止梁国击败燕国,吞并幽州,全据河北之地。

一个强大的梁国对所有势力都是巨大威胁。

拓跋什翼健反复横跳便是这个原因。

而江东原本就跟燕国有约在先,自然不会坐视燕国战败。

“江东虚张声势耳,桓温心在江东,绝不会此时与我军大战,即便其攻陷洛阳、许昌亦难以防守,合肥更是无忧,殿下不必担忧。”刘应越来越有参军的风范,比只会埋头抄抄写写的郑林、卢青强上不少。

刘琨、刘群的子弟,家学渊远。

“虽然如此,不可不防,豫州乃我腹心,数年经营方有今日,传令,邯郸高云率一万步骑南下防备桓温。苻坚既然对太原有意,可去信一封,让他会猎太原。”李跃连连下令。

“殿下此策大妙,以退为进,让苻坚与慕容垂鹬蚌相争!”刘应很快就反应过来。

慕容垂手上精锐未损,颇有战力,不是苻坚说灭就能灭了。

此举也是敲打苻坚。

“拓跋什翼健不是想要代郡么?可以,让他一同出兵攻打蓟城,将来灭了燕国,别说一个代郡,孤把漠北、辽东都封给他!”

李跃一张大饼呼在拓跋什翼健脸上。

漠北不是那么好拿的,柔然人越来越强盛。

当然,梁代联盟能不能走到那一天,还是两说。

燕国刚露出颓势,他就来玩平衡之策了。

将来反攻幽州,他还不背后捅刀子?

“不能再拖了,当速灭慕容恪!”李跃沉声道。

只要苻坚、桓温不傻,就知道要来拖梁国的后腿,不能让梁国吞掉燕国。

不过李跃这边没动,慕容恪却动了,大军向中山撤退。

慕容垂不敢在上党大战,慕容恪留守此地已经没有意义。

这一退,等于将常山拱手相让。

李跃派三千轻骑追袭之,却中了慕容恪的埋伏,阵亡三百余军,退了回来。

不过燕军也冻死不少人,尸体弃于道。

连出身辽东的燕军都受不了苦寒,更不用说黑云军,路上再被慕容恪伏击,弄不好全军覆没。

而后方粮草在下雪之初便中断了,没有粮草,大军追击,弄不好就是冉闵的下场。

这么大的雪,王猛不可能从井陉中出兵,围攻慕容恪。

李跃干脆固守襄国。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慕容恪这一退,意味着燕军处于全面守势,以燕国的体制,不扩张就只有静静等死。

雪越下越大,压塌了襄国仅剩不多的屋舍,将士们冒着严寒清理积雪。

城楼上的斗拱鸱尾上结满了冰挂,连地面都被冻住了。

城中战马牲畜每天冻死百余头,冻伤不计其数。

很多将士脸上手上也生了冻疮,甚至有人晚上睡去,到了早上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

这不是大雪,已经是雪灾冰灾了。

比起追击慕容恪,李跃更担心国内,慕容恪跑的了这次,躲不过下次,但国中百姓若是大量冻死冻伤,这几年的积累又白费了。

多难兴邦,古人诚不我欺。

好在襄国城中有不少煤饼、干柴,炭火燃起,倒也不那么难熬。

冻死冻伤的牲畜全部宰杀,供给将士们。

有了油水,身体暖和多了。

熬着熬着,风雪消退,天地转暖,冬去春来。

后方粮草辎重恢复供应,王猛从井陉杀出,攻打常山,防守常山的傅颜不战而走,赶赴中山与慕容恪会师。

魏山准备出代郡攻打广宁郡,但拓跋什翼健横插一脚,屯兵弹汗山,随时可南下代郡。

李跃去信一封,让他攻打广宁、上谷二郡,只要打下来,地盘人口就归他。

但送去信宛如石沉大海,连使者都杳无音讯。

这翁婿之情连纸糊的都不如,说翻就翻,不过这样也好,他作初一,也就别怪以后自己以后作十五。

“拓跋什翼健反复无常,定有南下中原之意,殿下不可不防。”刘应提醒道。

当年冉闵立国,残杀石氏,拓跋什翼健就在草原上召集诸部,要“亲率六军廓定四海”,后来见冉闵太生猛了,杀的诸胡血流似海,遂罢南下之念。

“五年前北国大乱他都没机会,现在天下大势已定,他还能如何?待孤扫平燕国,下一步便请他回邺城养老!”

不是李跃看不起这位岳父,有野心是好事,但没眼力就不对了。

历史上最大的成就就是生了一个好孙子……

李跃暂时没空理会他,令魏山镇守代郡,防备慕容垂的反扑和拓跋什翼健的被刺,提兵八万北上中山,继续与王猛夹击慕容恪。

慕容俊尽起蓟州大军,赶赴中山。

一场雪灾,并未浇灭战火,反而让大战更为激烈。

中山境内,两边人马加起来,将近四十万。

恰好,李跃屯兵之地就在当年冉闵被生擒的廉台,既然是台,地势高平,东南面凭临滋水,北面有一条木道沟,不必担心被敌人阻断了水源。

此地自古便是屯兵之地。

战国时,赵国与中山国大战,名将廉颇驻兵于此,因此得“廉台”之名。

东北三里,有一大坟,乃当地百姓为纪念廉颇而作。

王猛屯兵南行唐,与李跃一西一南威慑中山,如果不是拓跋什翼健拖住了魏山,燕军就会被三路包夹。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