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横刀十六国 > 第455章 正统

横刀十六国 第455章 正统

作者:苍穹之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41:49

第455章 正统

第455章 正统

当初棘城之战一样,羯赵数十万大军被击溃,从此一蹶不振。

这一战同样如此,燕国去了大半条命,被梁国踩在脚下。

虽然还占据着蓟城,却处于梁国三面包围之中,被攻陷是迟早的。

李跃在蓟城周边设下五支人马,贾坚镇守束州,徐成镇范阳,鹿勃早镇乐安,此地也是当年邓桓屯兵抵挡燕军之地。

秦彪镇居庸、糜进镇雍奴。

慕容恪无论是北退草原,还是东下渤海,都被堵死。

稍有动作,五路人马齐至。

“臣以为可以蓟城为饵,诱燕国人力、物力西出,不出两年,可耗空辽东国力,届时东进,事半功倍。”

没有其他人在时,王猛才说出心中构想。

从中原攻打辽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幽燕北背沙漠,进临易水,西至军都,东至于辽,长蛇带塞,险陆相乘也。

没有大规模骑兵,过去了也很难立足。

如今的辽东已经不是秦汉时的蛮荒之地,汉末至晋末连年混战,大量河北百姓避祸辽东,促进了当地的发展,燕国、高句丽、扶余都曾强横一时。

西汉建昭二年(前37年),扶余人**于玄菟郡建高句丽国。

永嘉五年(311年),高句丽趁中原大乱,秋八月袭取辽东西安平,截断了半岛通往辽东的水陆通道。

两年之后,冬十月侵乐浪郡,虏获男女二千余口。

又于建兴二年(314年),秋九月南侵带方郡。

如果不是慕容氏强势崛起,高句丽基本吞并整个辽东。

“关东稳固,钱粮充足,甲马齐备,周边无扰,方可进图!”李跃慎重许多。

历史上隋炀帝的教训不能不重视。

慕容氏进图中原的野心被击溃,只能将重心挪回辽东,与高句丽狗咬狗。

两边分出胜负,李跃差不多一统北国了。

事分轻重缓急。

慕容垂在太原苟延残喘,年轻的岳父拓跋什翼健在漠南不停骚动,苻坚两路攻打凉州。

李跃积极进取,其他人也没闲着。

慕容氏被打残后,威胁最大的是江东。

桓温执掌江东大权后,强势推行庚戌土断,成果斐然。

今日之江东绝非王谢荀殷时的江东。

而且桓温一向野心勃勃,肯定不满足于一个郡公,他要走司马懿的老路,唯有北伐,树立功勋……

“先西后南再辽东!”李跃骑在马上,远眺河北山川河流,胸中豪情万丈。

王猛却拱手道:“臣以为不妥。”

“为何?”李跃大概猜出他的意思,几次谈论天下大势的时候,王猛都不主张进攻江东。

“江东有长江天堑,人才济济,乃天下正统,一脉相承,大梁虽席卷北国,然麾下多为晋人,人心怜晋,未必会尽全力,仓促南下,只会令江东上下一心同仇敌忾,此汉赵、羯赵皆不敢南侵之故。”王猛一脸认真。

“大梁有天命眷顾,莫非不及江东之正统?”李跃蹙起了眉头。

司马家干了这么多缺德冒烟的事,如今却因为正统二字动不得了?

李跃自然不甘心。

王猛道:“正统即名分,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遂。永嘉以来,胡人席卷北国,忽兴忽亡,一世而强,二世而衰,祸起萧墙,满门猝灭,皆因正统名分不足!”

“原来如此!”李跃眉头舒展。

问题不在外面,而在内部。 十六国南北朝,有几家能顺利传位的?

刘渊、石勒、石虎都曾强横一时,三人一死,国中血流成河。

如今梁国实力还比不上当年的他们。

另外一大问题则是梁国也吸收了大量羌氐乌桓鲜卑匈奴等夷狄,内部问题被隐藏起来,并没有消失。

整个南北朝其实都在解决这个问题。

不攻就不攻吧,先把自己的根基稳固下来。

梁国最大的问题依旧是家底薄弱。

“依景略之见,大梁岂非不能一统天下?”李跃望着苍茫大地,春日之下,万物勃发,江山如此妖娆,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从立国之日起,一统天下便是隐藏的夙愿。

王猛笑了起来,“江东是正统,只限于晋室,而非其他!”

“知矣。”李跃也跟着笑了起来。

江东其实已经陷入一个怪圈之中。

君弱臣强,权臣林立。

被取代是早晚的事,没有桓温会有刘温、萧温,要么腐烂下去,直到亡国,要么被新崛起的势力取代。

而新崛起的势力,会冲淡江东的正统性。

梁国的机会不会少。

前提是梁国自己夯实根基,不陷入十六国南北朝的怪圈之中。

“报殿下,蓟城全城举丧,慕容俊病死,托孤于慕容恪、阳鹜、慕容评、慕舆根,世子慕容暐继位,!”

就在大军离邺城只有百多里时,斥候追了上来。

“慕容俊既死,燕国内乱将起也!不用两年,孤将得辽东!”李跃笑道。

慕容恪是燕国的顶梁柱,但慕容俊是燕国的根基。

根基没了,顶梁柱无处着力。

一朝天子一朝臣,慕容俊能维持与慕容恪的和睦,但慕容暐却未必。

燕国早已分成两派,慕容恪、慕容垂、悦绾一派的革新势力,可足浑氏、慕容评一系的守旧势力,还有阳骛、封奕、皇甫真、慕舆根等豪强势力。

而慕容俊的托孤非常有意思,阳鹜、慕容评、慕舆根与慕容恪并驾齐驱,也就说是大权并非慕容恪独揽。

能看出慕容俊想玩平衡之道,却学艺不精。

但以燕国如今形势,内忧外患,急需大权独揽霍光、诸葛武侯一类的人物,慕容恪这么的苗子居然不用,由此也能看出慕容俊对慕容恪的忌惮。

这种安排只会令燕国更混乱,立即要了燕国的老命。

“燕国败亡,将由此而始也!”王猛也赞同李跃的看法。

“给慕容恪送份国书,让他节哀顺变,保重身体。”李跃决定给燕国再添一把火,国书不给慕容暐,给慕容恪,试探试探燕国的氛围。

“哈哈哈,殿下……英明。”王猛一眼就看穿李跃用心。

现在看来,不打蓟城好处甚多。

攻破蓟城,燕国就一心一意固守辽东,今后反而难打。

但留下蓟城,燕国不得不分出精力防守。

争天下,不计一城一地之得失。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