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横刀十六国 > 第475章 名士

横刀十六国 第475章 名士

作者:苍穹之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41:49

477.第475章 名士

王猛无话可说,一同向前走去,忽听前方路口传来阵阵喝彩声。

喝彩声之后,传来各种器乐之声。

李跃只听出琵琶声、鼓点声,但鲜明的节奏极为欢快,心中好奇,便引着众人上前观看。

却见几个穿着圆领袍的男女正载歌载舞,旁边有人拿着箜篌、胡笳、筚篥、筝、角等乐器。

君子六艺,乐排在第二。

汉魏以来名士多擅长此道,汉末“曲有误周郎顾”的周瑜,作胡笳十八拍的才女蔡文姬,竹林七贤的嵇康、阮咸等,还有孤城胡笳退数万匈奴大军的刘琨……

邺城沦落胡尘四五十年,融合了不少胡人风格。

尤其是舞蹈,奔放热烈。

李跃看的津津有味,却不料身边二十步外有人愤愤不平道:“胡人雕虫小技而已,惜乎北国尽染胡风,竟不知我华夏雅乐。”

声音很大,恰好卡在了节律处,打乱了节奏,让乐声没了先前的欢快之意,舞跳不下,乐声也演奏不下去。

众人目光一同循声望来,却见一青年负手而立,头戴远游冠,上襦下裳加蔽膝,衣袖宽大,腰系一条玄色革带,革带上挂着一柄长剑和一把青碧长笛。

年纪虽轻,但全身上下流淌出超然物外之气,说不出的潇洒飘逸。

敢说出这番话,肯定是擅乐理之人。

“你这后生既然口出狂言,不妨上前比试比试!”持胡笳的中年汉子挥手道。

青年等的就是这一刻,昂首上前,向围观人群抱拳,“献丑了。”

说罢,取出腰间长笛,开始吹奏起来。

李跃心中一动,说话这人明显不是关东的立场,不然也不会口口声声“北国”。

邺城举办各种盛会的消息传遍天下,吸引不少人前来。

这青年一看就是江东人士。

梁国上下务实而不务虚,所谓的“名士”也就那么几个,反而是道人和尚居多。

长笛声悠悠响起,虽然只有一件乐器,曲调却清新活泼,旋律跌宕起伏,时而急凑如风吹雨打,时而婉转如黄鹂脆啼,时而温柔如石上清泉……

一静一动、一柔一刚。

一段音律来回吹奏三次,但三次各有不同,引人入胜。

就连李跃这个外行都听出不凡来,王猛更是“咦”了一声,压低嗓门道:“其声空灵,其人非常!”

一曲终了,鸦雀无声。

仿佛还没从悠扬的笛声中苏醒过来。

“敢问此是何曲?”之前演奏之人大为叹服,纷纷拱手,甘拜下风。

青年脸上也收起倨傲神色,“此为在下所创梅花三弄,难登大雅之堂,让诸位见笑了。”

“梅花三弄?”李跃一怔。

“敢问阁下高姓大名?”

“不敢不敢,在下桓野王,有俗务在身,多有冒昧,就此告辞。”青年将长笛插回腰间,拱手一礼,挤进人群之中,就此消失了身影。

几个校事挤了过来,以眼神询问李跃要不要追。

李跃挥挥手,让他们退下。

既然知道名字,也就不难找到蛛丝马迹,这青年腰悬长剑,孤身从江东而来,武艺必然不凡,若是被他察觉有人跟踪,反而弄巧成拙。

“桓野王,莫非是桓温子弟?”李跃第一时间想到了桓温。毕竟天下姓桓的人不多,能有如此气度,绝非寻常人家子弟。

王猛道:“既然来了,肯定还会再见。”

李跃点点头,来邺城之人何止桓野王,连辽东慕容恪,漠北的柔然都或明或暗的来人了,想一窥梁国虚实。

这场盛会正是展现中原的机会。

李跃与王猛继续游览邺城,街头依旧热闹,不过都有些意兴阑珊,北城繁荣,南城却颇多衣衫褴褛之人。

原以为是流落而来的流民,一问才知是各地赶来的穷苦书生、工匠,蜷缩在墙角,面有饥馑之色,但眼中闪烁着光彩。

而且很多人都是拖家带口而来,一家人簇拥在一起。

“老丈从何而来?”李跃凑近一家询问。

“回禀贵人,我等俱是代郡铁匠,闻大梁皇帝重匠人,特来寻口吃食!”老丈其实并不老,四十左右,但脸色黧黑,身体瘦弱,也就显得苍老。

“甚好,甚好,皇帝必不辜负尔等。”在李跃眼中,这些都是无价之宝,他们肯来,说明心向梁国,信任李跃。

“借贵人吉言。”铁匠一脸喜色。

这年头不比后世到处都是大路,仍处在乱世。

远离故土,千里迢迢奔赴邺城,沿途不是土匪就是野兽,这是拿自己的性命作赌注。

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桓野王那般潇洒。

询问其他人,竟然还有人是从草原上逃回的锻奴,也有从南阳、江淮潜逃过来的。

这年头工匠比军户地位还差,属于士族豪强、达官贵人的私有物品,遭受他们的盘剥掠夺,穷苦不堪。

历史上,几十年后的赫连勃勃造统万城,蒸土筑城,锥入一寸,即杀匠人,尸体筑入墙壁,造五兵之器,射甲不入,即斩弓人;如其入也,便斩铠匠……

以前只有北方百姓往南边跑,总算有南边的往北边跑。

这是一个好兆头。

“着京兆尹郭环速速安排住处,准备衣食,安排大夫,不可令一人挨饿受冻!”李跃吩咐身边的崔宏道。

崔宏稍愣了一下,然后赶紧去办,刚刚回返邺城,还未适应节奏。

“等等,去查一下桓野王何许人也!”

“唯!”崔宏拱手。

李跃令左右拿出身上值钱的东西,多是些散金碎铜,难见铜钱,去换了些胡饼回来,分给众人,“商贾如刀剑,可以伤人,亦可救人,就看被谁掌握,是时候重铸五铢钱了。”

方才百姓买卖多是以物易物,体面一些的人则用粮帛,两边都不方便。

经济不起来,别说追赶两汉,就是西晋也很难恢复。

王猛道:“臣知矣,眼下紧要之事便是重铸钱币!”

古代铜矿集中在雷首山脉(中条山)、太行山脉、秦岭山脉、剑南山地、南岭山区和长江下游丘陵地带。

雷首山在河东,太行山也基本被梁国掌握,寻到铜矿不难。

石虎搜刮天下,邺城很多宫殿都镶铜镀金,府库中藏了不少金铜,可以拿出来造钱。

西汉五铢钱七成是铜,两成是铅,一成是其他杂质,除了铜五铢,还有金五铢,大汉帝国之所以强盛,跟完善的五铢钱体系脱不开关系。

有现成完善的五铢钱体系,没必要再弄铸其他钱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