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横刀十六国 > 第507章 伐心

横刀十六国 第507章 伐心

作者:苍穹之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41:49

509.第507章 伐心

苻坚还是出兵了,李跃并不觉得意外,很少有君主能控制住对土地的渴望。

但疆域越大,越考验治理能力。

梁晋秦燕代,若论内部之复杂,氐秦排在首位,只是因为现在处于扩张期,被掩盖了,如同当年的前燕。

西边在打,南边又不安分起来。

东关算是江淮的门户,袁真、邓遐投降之后,桓温咽不下这口气,在与江东士族妥协之后,重新在濡须聚集水军。

袁真虽然投梁,却隔不断与江东的各种联系。

建康不断派人游说袁真部曲,以其家眷威胁。

秋收之后,东关发生数次兵变,全被袁真压了下去。

江东还派人来请求归还东关,交出袁真、邓遐、朱辅等叛将。

“袁、邓二将被逼无奈投奔大梁,其部众未必心服,不如调入青州,与北水军合并,远离江东是非之地。”崔宏拱手道。

虽然东关投了梁国,但处于半自治状态,袁真有自己部曲城池,以及水军。

正常状况下,崔宏之策原本没错。

不过李跃却另有想法,“袁真、邓遐在东关,可壮我大梁声威,瓦解江东人心士气,非但不能调回,还应该加大扶持力度!”

崔宏单纯是从军事上考虑,李跃却从全局出发。

袁真邓遐就是一块活招牌,打江东士族的脸,恶心司马家。

“陛下……高论。”崔宏反应过来。

“传令江东,东关乃大梁土地,立即送还东关将士之家眷,任何对东关的攻击,都是对大梁的不敬。”

梁国为上,上国就要拿出上国的气势来。

不能为小弟撑腰,还当什么老大?

“这……”崔宏没想到还能这么玩。

李跃拍拍他的肩膀,“放心吧,江东那群鼠辈,不敢跟我们撕破脸的。”

此次北伐,李跃算是摸清了江东的底细。

从祖逖开始,只要是北伐,江东各种幺蛾子乱飞,使劲扯后腿,煮熟的鸭子都能弄飞,到嘴的肥肉重新吐回去。

桓温能力强一些,但私心也大,从北伐结果上看,跟殷浩相差无几。

李跃巴不得桓温再来几次北伐,他苟在江南,梁国一时半会儿拿他没办法,但只要渡江,便是送温暖。

此次北伐,梁国俘虏江东士民三四十万,战场缴获粮草六十万石,各种军资堆积如山,还得到袁真的水军。

除此之外,还有订立盟约,每年几十万的粮食……

桓温弄了几年的庚戌土断,成果却被李跃享用了大半。

就像当年殷浩北伐,给丧家之犬姚襄送了一波温暖,靠着殷浩抛弃的粮草军械青壮,一下就支棱起来,得到了西进关中的底气。

江东再来几次北伐,都不用李跃南征,江东自己就崩了。

“陛下所言……确有几分道理。”崔宏苦笑。

“袁真虚封庐州刺史,朕准备设置庐州,将合肥、居巢、浚遒、六安等九县合为一处,让他的庐州刺史名副其实!”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北方大军伐晋,要面临很多困难,气候、水土等等,都是难题。

而袁真所部都是江淮勇士,用他们为前锋,事半功倍。

所以干脆给他一块发展之地。

江淮诸城,东关是唇齿,合肥是咽喉,而寿春是心腹,只要寿春在后面压阵,前面的庐州便飞不走。崔宏敬佩道:“臣擅谋军,陛下却擅谋国,袁真为江东所弃,心有怨气,今受陛下恩惠,他日伐晋,必舍生忘死。”

袁真邓遐为晋朝舍生忘死,功勋卓著,江东弃之如履,换谁都受不了。

其心可用也。

李跃笑道:“朕以国士待之,彼安能不以国士报效大梁?”

袁真混了几十年,信用还不错,是江东为数不多能打的军队。

不然司马昱也不会想到扶植他对抗桓温。

朝会上,李跃实置庐州之策,遭到了一些反对,认为袁真邓遐刚投靠其心未知,将合肥交与他手,风险颇高。

但这正是李跃做给江东看的。

只要江东将吏来投,大梁敞开怀抱。

对付江东,直接出兵风险太大,还不如一寸一寸瓦解他们的人心和士气。

最终还是尚书令常炜一锤定音,“区区合肥一座小城,何足挂齿?上兵伐谋,其下伐兵、伐城,若能动摇江东人心,何乐而不为也?”

“令君所言正是,伐其城,不如伐其心,今袁真制江淮,压其首,王景略经营南阳,挟其腰,他日只需攻克荆襄,江东不战自降!”李跃心中对南面的战略逐渐清晰起来。

其实根本不需要管他们,让他们自己斗就行,斗着斗着自己就崩了。

江东也就这点出息。

反而大兵压境,会让江东团结起来,同仇敌忾一致对外。

先伐其心,再以势压之,江东绝不会死战到底。

无论是王濬灭吴,还是历史上隋炀帝灭陈,江东都是自己投降。

总之一句话,不必过度关注江东,梁国的重心在内部、在北方。

李跃诏令发出,快马南下,不到一个月,江东便陆续送还袁真部曲的家眷,快的连李跃都有些诧异。

就连桓温也率水军返回荆襄,留桓豁镇守濡须。

南边的事按下去了,北边又狼烟四起。

柔然、高车等部族南下劫掠,轻骑一度翻过阴山,大则四五百骑,小则百余人马,袭扰幽州,抢夺粮食,掳掠百姓。

每年深秋南下劫掠,几乎成了他们的习俗。

气候深深影响天下大势,从汉末起,北方便一直处于小冰河期,漠北越发苦寒,草原部族南下迁徙,几乎是大趋势。

永嘉之乱后,不仅西域胡人内迁,连草原部落也纷纷南下,进入中原。

并州、幽州、辽东、凉州这些传统汉家故地,迁徙来大量夷狄。

燕国占据幽州时,丁零酋首翟鼠率部投降慕容俊,被封为归义王。

晋朝的衣冠士族们不愿北伐,也跟气候有很大关系,北国苦寒,遍地凶神恶煞的胡人,南方温暖如春,是个人都知道怎么选。

晋人南下之后,也是大力开发岭南。

屯兵上谷的张生野率军出击,敌军掉头就走。

张生野返回,这群人又到别处劫掠,如同苍蝇,防不胜防。

不过幽州豪强也不是好惹的,民间尚武,后世流传的很多拳法、武术,大多出自幽州,田、卢、牵、公孙等大姓组织僮仆,聚坞而守。

柔然人、高车人也没占到什么便宜,但毁坏了不少刚刚开垦的田地,放火烧了阴山马场的草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